方郁芝 秦銀銀
暑假過后,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湖南省宜章縣第一中學校園內又熱鬧起來,各種活動有序開展,同學們臉上都洋溢著對新學期的期待。在科技創(chuàng)新實驗室,我們見到了剛剛結束考試的高三學生谷晨雨,她的臉上絲毫沒有考后的緊張與焦慮,而是一臉坦然與自信。
“晨興有物命運我定,雨潤萬物偉業(yè)天成”,谷晨雨在對自己的描述中就表達了對生活的態(tài)度。愛笑,源于她對生活的熱愛;愛看書,源于她對知識的渴望;愛上科技創(chuàng)新,則源于她對未來、對科技的期待。
從啟蒙至今,谷晨雨的科技創(chuàng)新之旅并不短,讓我們一起看看,她在這段旅程中如何播下科技創(chuàng)新種子,靜待科技創(chuàng)新之花盛開。
在谷晨雨心中種下科技創(chuàng)新種子的,是她的哥哥。“我哥哥曾獲得第八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全國總決賽中學組一等獎、第六屆全國青少年影像節(jié)二等獎、第36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二等獎?!碧岬礁绺?,她眼里滿是崇拜,“看著他平時在學校、家里進行一些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我也忍不住想加入?!?/p>
哥哥上中學時經常到學校的實驗室做實驗,開展實地考察與走訪調查等活動。在谷晨雨的請求下,哥哥也會帶上她一起參與。哥哥的良好示范讓她在這些活動中養(yǎng)成了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品質。
谷晨雨的媽媽是一位養(yǎng)花愛好者,她在家中養(yǎng)了很多植物,其中最多的是綠蘿。一天早晨,谷晨雨偶然發(fā)現(xiàn)綠蘿葉尖上掛著一些小水珠,可媽媽并未給綠蘿澆水,這些水珠從何而來?她趕緊召集了兩位小伙伴,開啟了尋找《綠蘿之淚》的科學影像探究。
拍攝并不容易。由于綠蘿“吐水”現(xiàn)象一般出現(xiàn)在夜間或溫暖濕潤的早晨,拍攝的時機非常難掌握,而且綠蘿葉片密密麻麻,究竟哪一片才是最佳主角?攝像“小白”谷晨雨一無所知,自然一連好幾天都未能捕捉到綠蘿“吐水”的畫面?!暗却臅r間太長了,而且也不能確定能否拍攝到,太煎熬了,我差點就要放棄?!被叵氤跗诘呐臄z,谷晨雨臉上的笑容淡了一些。
經過一周的觀察與試拍,谷晨雨終于與其中一片綠蘿葉片“對上了眼”,并掌握了最佳拍攝時段為半夜。就這樣,從葉尖初現(xiàn)小水珠起,谷晨雨一刻都不敢松懈,為了防止自己在半夜睡著而錯過拍攝時機,她設置了多個時段的鬧鐘,通宵達旦地拍攝。
確定主題寫腳本,谷晨雨是“編劇”;不斷調整角度拍攝,她是“攝像師”;將視頻剪輯成片,她又成了“剪輯師”……擔任組長的谷晨雨不斷調整自己的角色,每一步都自己摸索,每一步都走得磕磕絆絆。為了遵循科學的嚴謹性,她還在指導老師的指引下來到長沙理工大學,向專家請教綠蘿的生理機能與生長習性。
因為無法取舍綠蘿重要的“吐水”過程和實驗探究過程,谷晨雨制作的科學影像《綠蘿之淚》播放時間過長,無緣青少年科學影像節(jié)大獎?!坝行┻z憾,但我覺得記錄真實完整的科學現(xiàn)象比參賽得獎更重要。”于谷晨雨而言,這次科學影像的拍攝與制作經歷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每個學期結束后,谷晨雨和哥哥的舊書便堆成了“小山”,這讓家人頭痛不已。媽媽多次提出將舊書直接賣掉。谷晨雨認為這種處理方式有些浪費,不禁提出疑問:“能否對其中的舊課本進行回收利用呢?”
谷晨雨組建團隊并向學校提交了《課本回收利用現(xiàn)狀及解決方案》的開題報告,又在老師的指導下,確定了課題的研究內容、方法和預期目標,進行可行性分析。作為課題研究組組長,谷晨雨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并制定了研究計劃。查閱相關資料,撰寫文獻綜述,利用假期進行了調查訪談……之后的一段時間內,她都很忙碌:“我采訪了學校的學長、學姐,了解到他們也曾自發(fā)開設舊書‘跳蚤市場’,但活動持續(xù)性較差,未能系統(tǒng)地將舊書本利用起來。”
谷晨雨將訪談實錄整理,又發(fā)放了調查問卷,帶領組員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歸類、統(tǒng)計,結合訪談內容編寫了調查分析報告、研究日志、研究論文,并參加2019年湖南省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獲得了一等獎。她很開心,因為這次活動實實在在地“推廣了課本回收的理念,激發(fā)了同學們的責任感,讓他們認識到珍惜資源、節(jié)約資源的重要性?!?/p>
爺爺的菜地是谷晨雨暑假必去的“打卡”之地,在幫爺爺下地干活時,她看到爺爺通過收集人畜糞便發(fā)酵制肥,“‘土肥料’制作過程復雜且不衛(wèi)生,還可能造成細菌殘留,但過度使用化肥又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惫瘸坑杲榻B,“當時我就思考,有沒有一種肥料既能彌補化肥和‘土肥料’各自的缺陷,又能給植物提供足夠的養(yǎng)分呢?”
一次偶然的機會,谷晨雨得知,縣城附近的一個蔬菜種植基地正在使用生物菌肥開展小白菜種植,用生物菌肥澆灌的小白菜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這個信息觸發(fā)了谷晨雨的探索興趣,她開始了生物菌肥對小白菜種子生長發(fā)育及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及其機理的探究,想讓更多人認識生物菌肥,并從中受益。
在學校的校外葡萄基地收集肥料,在實驗室培養(yǎng)菌落,將收集的生物菌肥與培育的生物菌肥進行對比,又到食品質量監(jiān)督局檢測、對比生物菌肥中蛋白質的含量,探究生物菌肥對小白菜生長的影響……從立項到初現(xiàn)成效的一年多時間里,谷晨雨忙得不亦樂乎,《生物菌肥對小白菜和種子萌發(fā)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還獲得第41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二等獎。
2019年暑假,經層層選拔,谷晨雨獲得參加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營的機會。期間,她代表所在小組參加科學營“一站到底”知識競賽,在一對一車輪戰(zhàn)中應對自如,其中一輪搶答獲得了“以一敵三”的佳績。“這得益于我從小養(yǎng)成的‘攤大餅’式閱讀習慣,讓我接觸到了各類知識,我還經常在爸爸手機上的‘學習強國’上做題?!痹诠瘸坑昕磥?,“知識能讓人免于平庸?!?/p>
學校每年的科技節(jié)讓谷晨雨頗為期待,在這場科技創(chuàng)新盛會中,她可以肆意放飛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設計科技創(chuàng)新板報,在學校的鄉(xiāng)村科技館為同學們解說有趣的科技項目,現(xiàn)場組裝各種奇形怪狀的小車,等等。她在各項活動中都能游刃有余。
除了在科技創(chuàng)新方面摸索出屬于自己的特色方法,谷晨雨還在哥哥的建議下,建立了高效的學習模式:制作錯題集,以列提綱的形式將學習內容在腦海中“放電影”,對知識定期“日清”“周結”,有針對性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查漏補缺。“無論是進行科學探究還是文化課的學習,都有‘法’可循?!边@也正是不論在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的現(xiàn)場還是在各類文化課的考場,谷晨雨都能笑著面對的原因。
如今,為高考備戰(zhàn)的谷晨雨依然保持著對科學的熱愛,因為她始終相信,這份熱愛能讓她在未來繼續(xù)發(fā)光,“既然播下了種子,就靜待花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