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會
如何將“課程思政”落實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算盤”一課教學為例,踐行新時代思政課程理念,抓住數學本質實施學科育人,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案例背景分析
《課標(2011版)》要求小學生“知道用算盤可以表示多位數”。為了表示更大的數,數位概念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算盤,有利于學生對多位數的認識,也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仡?992年《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中表述:“認識算盤,掌握撥珠方法。會珠算加、減法?!币簿褪钦f,過去算盤教學的重點定位于計算,現(xiàn)在的重點定位于數數和記數。
從單元整體來把握教材,“萬以內數的認識”是小學數學“數的認識”中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對于學生數概念的形成和發(fā)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的學習建立在100以內“數”的認識和數數經驗的基礎上,又是后續(xù)學習萬以內數加、減法和大數認識的基礎。算盤作為一種看得見、摸得著、敲得響的基本學具實施了課堂教學。
課前調研,對一個未開設珠心算班級的31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1. 你日常計算的工具是什么?(可多選)
A:口算、心算90.32 %;B:計算器74 .19%;C:電腦25.81 %;? D:算盤0%
2. 你會使用算盤嗎?
A:一點點35.48%; B:完全不會 64.52 %;C:會0%
調研結果顯示,對于算盤的認識與使用,學生“沒有人用,且沒有人會用”。
二、確定學習目標
1.認識算盤,知道算盤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算盤表示數(重點)。深化學生對萬以內數的認識。
2.經歷撥珠的操作過程,掌握用算盤記數的方法(難點),體會計數工具和數的表示方法的多樣性,初步滲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盤的歷史,感受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對算盤的熱愛。
三、具體實施環(huán)節(jié)
圍繞核心問題“怎樣用算盤數數和記數?”設計學習活動,課程思政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環(huán)節(jié)。
1.揭示課題環(huán)節(jié)。認識算盤的結構,首先告知學生“算盤是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種計算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數數和記數”。使學生明確算盤是中國古代的發(fā)明和傳統(tǒng)的計算工具。
2.新授環(huán)節(jié)。用算盤表示數的首要任務是確定數位,了解上、下珠的數值是基礎。在算盤上如何撥出1—10這10個數?怎樣認、讀算盤上表示的萬以內的數?利用核心問題引領,通過不同層次的教學,讓學生經歷撥珠記數的操作過程。學生在豐富的一個一個地數、一十一十地數、一百一百地數的活動中,加深對一個四位數的基本意義、“滿十進一”的十進位制計數法的理解。將抽象的數字形象化、可視化,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能力。
3.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閱讀教材“知識窗”內容,算盤能與中國的四大發(fā)明相媲美,為世界的文化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明代商人程大位撰寫的《算法統(tǒng)宗》是我國影響最大的珠算巨著;拓展課外內容,2013年12月4日,中國珠算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繼而欣賞算盤圖,讓學生體會到算盤種類的多樣性,并提示“其實算盤的功能遠不止這些”,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算盤的熱愛之情。
4.課后實踐活動環(huán)節(jié)。操作實踐是萬以內數的撥數練習;拓展實踐是對算盤感興趣的學生查閱資料并分享。鼓勵學生去自主了解與之相關的更多知識,將學生對算盤的學習熱情延伸到課外。
四、實施主要成效
“認識算盤”作為《課標(2011版)》要求的新增內容,具有它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一方面?zhèn)鞒形覈鴥?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給師生多提供一個教具、學具,多呈現(xiàn)一種直觀表示數的方法。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戰(zhàn)略布局中,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被提升到了文化戰(zhàn)略的高度,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算盤是第一批能夠提高人類智力的工具之一,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準確等優(yōu)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引導學生認識算盤的結構,學會撥珠數數,拓展環(huán)節(jié)結合多媒體演示,在教師的深情感染下,同學們一定會和老師一樣,心里充滿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感慨我們的祖先是多么的聰明和富有智慧,促進了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的升華。
“五升十進制”是中國算盤的進位方式,體現(xiàn)出人類初期認數、記數的累數制思想、位值制思想,相鄰兩個數位之間的十進關系一目了然。算盤是學習位值記數法的最佳模型,它在不同的檔位上,同樣多顆珠子表示的值不同,即給予一個抽象的數字以“物”或“形”的表征。通過這樣數與形的結合,學生既可以加深對算珠所表示的不同數值的理解,進一步感受十進位值制,同時又能體會到記數工具和數的表示方法的多樣性,從而體會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記數方面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