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亮 邙光偉 王養(yǎng)龍 應 飛 王 婷 馬立軍 穆云森 蓋顏欣
(1.承德市農林科學院 河北承德067000;2 承德新禾源種業(yè)有限公司 河北圍場068451;3.承德市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測站 河北承德068359;4.隆化縣安州街道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河北隆化068150;5.隆化縣農業(yè)農村局 河北隆化068150)
中國玉米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居世界第2 位[1],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2-3]。 冀北是河北省早熟玉米種植主要產區(qū),2010 年河北省玉米種植面積為300.9 萬hm2,總產量達508.7 t,占全省糧食總產量的50.7%[4]。 在玉米增產諸因素中, 品種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產量增益的35%~40%來源于遺傳改良。 河北省早熟玉米種植面積6.67 hm2, 主要分布在張家口市、承德市。 承德玉米種植總面積18.67 hm2, 是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9.17 hm2)的 63.8%,占河北省春玉米面積的28%。
目前在種質資源的保存利用上, 仍處于較低水平。 缺乏遺傳基礎豐富的種質資源,難以選育出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青貯飼料玉米品種。 近年來,為改變種質基礎狹窄的狀況,育種家們也作了大量工作。 在第三輪全國玉米區(qū)試參試品種中, 四大系的比重已明顯減少,僅為第1 輪的1/3。 不少單位還利用回交、復合雜交或合成群體等方式對四大系進行改良, 但還沒有出現能替代MO17 和黃早 4 的優(yōu)良系。因此,利用多種質材料選育新自交系, 以改變我國玉米種質資源貧乏的局面。 對現有的種質資源進行深入細致的鑒定、 改良和創(chuàng)新, 并積極引進利用國外的優(yōu)良種質,是我國玉米育種工作的當務之急。
長期以來玉米病害的流行一直是影響我國玉米高產穩(wěn)產的1 個主要限制因素[16]。 近年來,我國玉米產區(qū)老的病害,如青枯病、病毒病、大小斑病等并未得到完全有效地控制[17];新的病害,如彎孢菌葉斑病、灰斑病、 紋枯病、 銹病等有擴大之勢。 新老病害的蔓延此起彼伏, 給玉米生產造成嚴重損失。 因此,提高玉米的抗病性已經成為當前玉米育種非常重要的目標[18]。
干旱是玉米生產的第一限制因素, 可使玉米品種減產20%~30%。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國家[19],干旱、半干旱耕地面積約占總耕地面積的51%[20]。 選育生育期在125 d 左右、高抗逆境、籽粒脫水快、適應性廣、商品性好、品質優(yōu)的玉米新品種,產量較當地主推品種增產5%以上,利用現代手段和遺傳技術改良獲得抗旱的玉米品種尤為重要。 承禾136 就是在這個育種目標下, 承德新禾源種業(yè)有限公司以WW178 為母本、WW-04 為父本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種,該品種經過各級試驗,于2018 年7 月21 日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審定編號:冀審玉20180074 號), 正式定名為承禾136。 2018-2020 年3 省試點平均增產9.1 kg/畝, 推廣面積超過300 萬畝。
是以CH581×3401 為基礎材料,連續(xù)自交6 代選育而成的遺傳性穩(wěn)定的高產抗病自交系。 1999 年春從扎蘭屯引入極早熟雜交種CH581, 當年種植在資源圃里,抽雄時該品種抗病性強、抗寒抗旱、籽粒容重高,2004 年選擇植株矮、抗病性強、雄穗分枝少的優(yōu)株進行了自交和提純。 2005 年將CH581 和3401進行雜交,雜交種在抗病性上有顯著提高,早熟、耐密,并具有較強的抗逆性、適應性和穩(wěn)產性。 出苗至成熟128 d 左右,需≥10℃活動積溫2 150℃左右。 幼苗綠色,葉鞘淺紫色,株高242 cm,穗位高70 cm,全株17 片葉,株型半緊湊,植株健壯,花絲綠色,護穎綠色,花藥紫色,雄穗分枝數 5~10 個,筒穗形,穗長14 cm,穗粗 3.6 cm,穗行數 14~16 行,行粒數 25 粒,百粒重35.7g,出籽率83%,單穗粒重108.5 g,籽粒黃色、硬粒型,軸紅色。
是以南9311 變異株為材料采用系譜法加代自交選育而成的自交系。 具有極早熟、抗病、抗冷、高配合力等優(yōu)良特性。 這些特性反應了它的遺傳組成是適應高寒接壩地區(qū)廣泛種植的,具有超早熟、抗寒冷的玉米種質資源,反映了WW04 良好的遺傳基礎。莖稈粗、韌強,抗倒、米質好、抗病性好,生育期106 d,需活動積溫2 100℃。 幼苗深綠色,葉鞘紫色,葉片有波紋,成株型平展。 全株葉片12 片,生育期103 d,株型半緊湊。 株高 140~150 cm,穗位高 50~65 cm,雄穗分枝 3~5 個,護穎綠色,花藥綠色,花絲綠色。 穗長12 cm,穗粗 3.8 cm,穗行數 14~16 行,百粒重 28 g,白色穗軸,紅軸半馬齒粒。 抗絲黑穗病,抗大小斑病。
承德新禾源種業(yè)有限公司于2011 年以WW178為母本、WW-04 為父本組配雜交組合(CH1401)。2012 年在圍場組合鑒定試驗中發(fā)現,“W-1201×WW-04” 組合產量高而且極早熟,2013 年參加承德市多點品比試驗,2014 年參加承德市春播極早熟組預備試驗;2015-2016 年度參加承德市春播早熟組區(qū)域試驗;2017 年參加承德市春播中早熟組生產試驗。2013-2014 年進行多點品比試驗;2015-2016 年參加承德市極早熟組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729.3 kg,比對照德美亞1 號(平均畝產697.8 kg)增產5.0%。 2017 年河北省春播極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單產619.9 kg/畝,比對照德美亞1 號(畝產603.8 kg)增產2.7%。
生育期121 d,在≥10℃有效積溫2 100℃以上的河北、黑龍江、山西、內蒙均可種植,屬早熟玉米品種。 株高 252 cm、穗位高89 cm,穗長 17.5 cm,穗行數 16~18 行,禿尖 0.4 cm。 株型半緊湊,雄穗分枝數5~11,花絲綠色,花藥綠色,果穗筒形。 千粒重 256 g,籽粒色為黃色,半馬齒形,軸紅色,出籽率76.0%,倒伏率1.8%,倒折率0.4%。
2015 年12 月吉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結果:高抗絲黑穗病,抗莖腐病,感大斑病、彎孢葉斑病,感玉米螟。
2017 年1 月吉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結果:高抗絲黑穗病,抗彎孢葉斑病,中抗大斑病、莖腐病,感玉米螟。
2014 年經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承禾 136(CH1401)籽粒品質分析結果:方玉 1 號籽粒含水量7.36%%,粗蛋白含量 9.69%,粗脂肪含量3.93%,粗淀粉含量71.91%,賴氨酸含量0.28%。
2011 年參加圍場縣道壩子鄉(xiāng)品比試驗, 平均畝產 757.4 kg, 比對照冀承單 3 畝產 699.1 kg 增加7.2%。 2012 年在下伙房鄉(xiāng)參加鑒定試驗, 平均畝產737.8 kg, 比對冀承單 3 號 660.4 kg/畝增加 11.7%;2013 年在下伙房鄉(xiāng)參加品比試驗,平均畝產694.9 kg,比對照冀承單3 號畝產585.6 kg 增加18.7%。表現比冀承單3、元華116 早熟、高產。 該品種早熟、高產,并具有較強的抗逆性、 適應性和穩(wěn)產性。 2014 年以CH-1401 為名參加承德極早熟組預備試驗入選;2015 年參加承德極早熟組區(qū)域試驗第1 年, 平均畝產683.1 kg,比對照德美亞1 號平均畝產640.2 kg 增加6.7%,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居本組第1 位。 5 個試點全部增產。 2016 年參加承德極早熟組區(qū)域試驗第2 年,平均畝產775.5 kg,比對照德美亞1 號平均畝產755.4 kg 增加2.7%;2017 年在河北省春播極早熟組生產試驗中平均619.9 kg/畝, 比對照德美亞1 號畝產603.8 kg 增加2.7%;2018 年禾源 136 在黑龍江鳳凰山農場、南岔區(qū)、克東縣、云山農場、青龍山農場種植平均畝產 658.5 kg, 比對照 603.8 kg/畝增加9.1%;2019 年承禾136 在黑龍江同江市銀川鄉(xiāng)、鶴崗市五道崗農場、 龍山農場現代農業(yè)發(fā)展中心科技園區(qū)、北安市趙光農場第1 管理區(qū)、遜克縣干岔子鄉(xiāng)種植平均畝產614.9 kg, 比對照561.7 kg/畝增加9.5%;2020 年禾源136 在黑龍江遜克縣干岔子鄉(xiāng)、 同江市銀川鄉(xiāng)、 鶴崗市五道崗農場、 龍山農場、 北安市趙光農場種植平均畝產661.3 kg, 比對照德美亞1 號508.3 kg/畝增加8.7%
承禾136 春播全生育期121 d, 適宜在河北、內蒙古自治區(qū)、黑龍江、山西春播區(qū)≥10℃有效活動積溫2 100℃以上地區(qū)種植
該雜交種屬極熟品種, 應選擇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地塊種植。春播區(qū)一般在4 月下旬為宜??筛鶕寥缐勄檫m時播種,播種時要求深淺一致,播種保全苗,可條播或穴播。
種植密度以5 000 株/畝為宜, 覆膜種植可以為 5 500 株/畝。
適時追肥:畝施種肥磷酸二銨10~20 kg,配施三元復合肥10~15 kg,拔節(jié)期重施一次氮肥。
播種后早定苗。 適時中耕培土、 施肥、 灌水,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控玉米螟。 及時排灌: 田間土壤持水量低于50%時要適時澆水, 澇時要及時排水。適時收獲:灌漿結束,出現黑粉層、苞葉發(fā)黃后3~7 d即可收獲。
選擇無霜期120~130 d, 有效活動積溫2 200~2 300℃的春播玉米區(qū),空間隔離在500 m 以上,有灌溉條件的地塊更好,或旱澇保收的地塊,繁種種植密度5 000 株左右,苗期、撥節(jié)期、抽雄前去雜要徹底,抽雄期間去雜要干凈,收獲、脫粒去雜要認真。
父母本行比2∶6,父本、母本同期播種,母本種植密度4 000~4 500株/畝, 父本種植密度1 000~1 300株/畝;在生長期間分別于出苗期、開花期、收獲期進行嚴格去雜去劣,全部雜株最遲在散粉前拔除。 雌穗抽出花絲占5%以后,雜株率累計不能超過0.01%,收獲后對果穗進行純度檢查,嚴格分選,分選后雜穗率不超過0.01%方可脫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