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 姜中華
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哈密邊境管理支隊下馬崖邊境派出所位于祖國西北中蒙邊境。建所57年來,派出所連續(xù)7屆被國務院、國家民委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3次被團中央、公安部授予“青年文明號”,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活動示范單位”“全國擁政愛民模范單位”等榮譽,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三等功20次。2021年6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堅持黨建統領,基層戰(zhàn)斗堡壘堅若磐石
1950年,“伊吾四十天保衛(wèi)戰(zhàn)”在此打響,11名鋼鐵二連的戰(zhàn)士用生命和鮮血換回了下馬崖鄉(xiāng)的安寧和諧。派出所成立后,民警接過革命先烈手中接力棒,堅持不懈地把紅色基因鑄入警魂,把黨的工作深深扎根在邊疆這片沃土。派出所始終把政治建警作為“第一屬性”,把“踐行黨的宗旨、筑牢忠誠本色”作為新人入警的“第一堂黨課”,把“楓橋經驗”和“東萊精神”融入隊伍發(fā)展,激勵歷代民警守心如初、扎根奉獻。
派出所以打造“新疆邊境堅不可摧的紅色戰(zhàn)斗堡壘”為目標,深化“邊境黨建文化帶”建設,與當地黨支部建立“四聯共建”機制(聯合議事、聯合抓建、聯合服務、聯合穩(wěn)邊),深化“五個一”做法(黨課培訓一起上、政治生日一起過、星級黨員一起評、困難群眾一起幫、楓橋創(chuàng)建一起抓),推行“1+3+10+N”舉措(派出所1名黨員幫助3名群眾黨員、3名群眾黨員帶動10名群眾骨干、10名骨干以群體化輻射延伸),落實民警兼任村官機制,開創(chuàng)“六到”工作法(想到、人到、見到、問到、講到、心到)。
派出所將黨員民警作為發(fā)揮黨員模范先鋒作用的排頭兵,打造黨建引領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新樣板,建立“戶戶通”微信工作群,“愛民之聲”廣播站、開辦下馬崖“零距離”工作室,回應群眾需求,最大限度把黨的方針政策輻射滲透到百姓心中。
派出所還堅持將“紅色基因”融入當地民俗文化,融合紅歌與十二木卡姆民族藝術,打造了下馬崖鄉(xiāng)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藝術,實現了黨的組織、活動、作用發(fā)揮全覆蓋。
堅持為民初心,甘做守護群眾“貼心人”
把“真心為民、真情愛民、真誠利民”作為永恒的精神追求,不斷深化黨史教育成果,積極響應國家“鞏固脫貧攻堅、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在駐地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先后打出“愛民井”,修通“團結路”,筑起“連心壩”,幫助群眾嫁接果樹、種植“晚熟哈密瓜”“致富葡萄”,結對幫扶25戶貧困家庭,開展免費義診300場次,為轄區(qū)弱勢群體提供“一站式服務”980次。
“‘何師傅’在不在派出所?我的打草機壞了,想請他過來幫忙修一下?!薄澳缘纫幌?,他現在正在尼加提家?guī)椭藜粜訕淠?,等他忙完就去?!?0月28日,下馬崖邊境派出所接到轄區(qū)群眾艾散·艾力的求助電話。
民警何春明是該所“紅旗黨員服務隊”的“臺柱子”。他身材不高、皮膚略黑、濃眉大眼,一眼望去一團精氣神。12年的軍旅生涯不僅鍛煉了他如鐵般的堅強意志,更是練就了他一身的本事,“水電、機修、種養(yǎng)殖”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他常年堅持為鄉(xiāng)里群眾的生產生活服務,被鄉(xiāng)親們稱之為穿警服的“何師傅”。
今年,下馬崖鄉(xiāng)正在逐步擴大發(fā)展旅游經濟,在鄉(xiāng)政府的幫助下老百姓紛紛開起了民宿。轄區(qū)古麗謝姆·夏克爾大姐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離異后的她既要照顧年邁的奶奶,還要撐起一個家庭的日常開銷,遇到了很多困難。民宿的裝修就是她最頭疼的事兒。
“我只是在跟他聊天的時候隨口說了一句,他卻幾乎解決了我所有的難題?!焙未好鳛榱俗屆袼薇M快投入運營,帶著工具主動跑來幫著組裝床和衣柜,幫她把所有自來水管和閥門全部檢查一遍換成新的,還主動承擔起古麗謝姆民宿的日常維護保養(yǎng)。
在何春明的帶動下,派出所還牽頭組建了警地“紅旗黨員服務隊”幫助群眾喂養(yǎng)牲畜、維修電暖、嫁接果樹、種植“晚熟哈密瓜”“致富葡萄”。該所護邊員艾爾肯就是在“紅旗黨員服務隊”的幫助下順利貸款15萬元,購買了10頭牛和20只羊,搞起了養(yǎng)殖業(yè)。
“你只管去醫(yī)院照顧老人,家里的事不必擔心,有我們在呢?!蹦瓿?,艾爾肯的母親在哈密市住院,需要長期陪護,家里的牛羊就無人喂養(yǎng),這讓他一籌莫展,何春明拍著艾爾肯的肩膀說。此后的兩個多月,“紅旗黨員服務隊”的民警利用休息時間輪流幫艾爾肯喂養(yǎng)牲畜,還拍視頻發(fā)給艾爾肯,讓他安心照顧母親。
3月20日,艾爾肯的母親康復出院。回到家看到自己家的牛羊都長壯了,艾爾肯和他母親都特別感動。母親對艾爾肯說:“派出所的民警那么忙,還把咱們家的事當自己的事來辦,要好好感謝他們?!?/p>
轄區(qū)群眾阿布杜瓦伊提身患腿疾,獨自一人種著5畝瓜地,干農活很吃力。耕種、除草、澆地、采摘、銷售“紅旗黨員服務隊”全程參與到了阿布杜瓦伊提種植哈密瓜的各個細節(jié)。每當提到民警們給予他的幫助,阿布杜瓦伊提總是眼含熱淚。此外,“紅旗黨員服務隊”還為12名病殘老人量身定做了“暖心呵護”方案,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截至目前,“紅旗黨員服務隊”已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問題100余件,促進群眾增收100萬余元。
多元化解糾紛,“石榴籽”開出“團結花”
近年來,下馬崖派出所推行“四化”矛盾調處工作法(分類摸排精準化、調處責任精細化、靠前服務主動化、調解措施依法化),在派出所、警務室、執(zhí)勤點設立“多層級”調解室,堅持“領導接訪+民警走訪+警地融訪”三訪齊下,做到矛盾糾紛隨時隨地化解。
聯合縣司法局聘請2名公益律師定期開展法律咨詢,與鄉(xiāng)司法所簽訂《矛盾糾紛聯調協議書》,物建4名“人民調解員”設立聯合專席開展矛盾化解工作,積極推進“四聯”(黨政聯席、治安聯勤、問題聯治、警民聯手)社會管理手段,延伸工作觸角。2019年以來,走訪群眾5000余人次,主動發(fā)現消除隱患苗頭319起,聯合駐地化解矛盾糾紛204起,開展法律咨詢服務1300余次,收集社情民意1025條。
設立“黨員星級調解戶”12戶,組織“老黨員”“老干部”參與化解工作;動員群眾自發(fā)成立“紅石榴調解隊”,主動參與糾紛化解74起,讓人民調解工作更加體現“石榴籽”般的民族團結和諧氛圍。
“我今年83歲了,身體很好,家里有什么事兒,都是派出所的孩子們替我操心。司坎旦爾像我的兒子一樣。我現在的生活很幸福?!毕埋R崖鄉(xiāng)居民劉家智坐在自家商店門口的沙發(fā)上悠然地說。
多年前,老人開起了鄉(xiāng)上的第一家商店,起初生意還算紅火,但隨著其他商店的開張,再加上老人脾氣耿直,說話容易得罪人,跟鄉(xiāng)親之間產生了很深的積怨,商店生意也因此逐漸冷清。
民警司坎旦爾是劉家智老人所在片區(qū)的責任民警,為了緩和老人與鄉(xiāng)親間的關系進而改善商店的經營狀況,司坎旦爾經常陪老人聊天,了解他與鄰里交往的點滴,并邀請“人民調解員”找到與老人發(fā)生過誤會的鄉(xiāng)親,告訴他們老人的真實想法。通過多次與雙方交流,司坎旦爾終于化解了老人與鄰里間的誤會,老人變得越來越容易跟人溝通了。在司坎旦爾的建議下,老人還將自家商店的招牌改為“愛民商店”,生意也恢復了往日的紅火。
如今32歲的司坎旦爾已經在該所工作8了年,對于如何當好“中間人”,他還總結出了分類摸排精準化、調處責任精細化、靠前服務主動化、調解措施依法化“四化”矛盾調處工作法,被哈密邊境管理支隊肯定和推廣。
“你好,防洪壩建設項目拖欠的你們的工資都到位了嗎?”“謝謝你,司警官。拖欠我們9名工人的25.58萬元已經全部打到我們的銀行卡里了?!?1月2日,司坎旦爾對前期轄區(qū)防洪壩建設項目發(fā)生的勞資糾紛進行回訪。
一直以來,該所始終堅持在日常社區(qū)工作、接處警工作中深入轄區(qū)、深入群眾,并建立矛盾糾紛專人回訪制度。針對調解結束的矛盾糾紛,派出所會建立回訪檔案,采取定時、定人、定責的“三定”原則,通過電話咨詢問效、實地回訪、建立調解微信群等方式,對已調解糾紛進行回訪登記,確認和鞏固調解效果,將隱患解決在起勢、消除在萌芽。
通過民警的不懈努力、主動出擊,該所真正實現了矛盾糾紛“萌芽式”化解的工作目標,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確保了轄區(qū)和諧穩(wěn)定,預防和化解糾紛成效突出,贏得群眾的一致好評。
警民齊心合力,共繪邊疆好“楓”景
近年來,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發(fā)動群防群治力量參與“平安伊吾”工作,引導“雙報到”黨員、志愿者等參與社會治理,充分發(fā)揮群防群治組織在維護社會治安中的作用。創(chuàng)新推出“紅色傳承、陽光警務、平安下馬崖”三位一體的警務工作模式。依靠護邊員和治保會等群防群治組織,推進群眾自治,激發(fā)基層治理活力。
“8點半準時在鄉(xiāng)政府門口集合?!?0月29日,下馬崖鄉(xiāng)居民吳慶陽在微信群里留言。不一會兒,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們陸續(xù)到位,這是一支由吳慶陽和鄰居們組成的防控巡邏隊,他們穿行在背街小巷,守護群眾平安。
新疆哈密市伊吾縣下馬崖鄉(xiāng)是一個典型的邊境少數民族鄉(xiāng),這里的居民95%都是維吾爾族群眾,1964年出生的吳慶陽是鄉(xiāng)上為數不多的漢族群眾之一,經常有轄區(qū)群眾開玩笑說吳慶陽一家是下馬崖鄉(xiāng)的少數民族。早些年因為吳慶陽長期在外地打工,家中的母親獨自帶著他的女兒生活條件艱苦,一直以來都是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在幫助照顧。故此,2014年回到轄區(qū)后,吳慶陽為了感謝派出所民警給予他們家的幫助,就經常來到派出所幫忙。
吳慶陽家里還有10畝地主要以種植哈密瓜和洋蔥為主。去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是在派出所的幫助下,通過多渠道聯系外地客商,他和鄉(xiāng)親們的瓜還是賣出了好價錢。鄉(xiāng)親們對派出所民警多年來做的一件件好事、實事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便自發(fā)組織起這支“巡邏隊”,從2016年開始的幾個人到現在的25人,大家用實際行動全力支持派出所工作。只要發(fā)現轄區(qū)有什么異常情況,不管雨雪冰霜、山高路遠、白天黑夜,都會第一時間向派出所反映報告。截至目前,該巡邏隊共發(fā)現轄區(qū)安全隱患167處,勸返誤入邊境轄區(qū)人員39人,為轄區(qū)治安作出了巨大貢獻。
為表達對下馬崖派出所的真摯情感,轄區(qū)農民畫家茹則瓦妮汗·庫爾班用質樸的筆觸、鮮明的色彩將派出所團結帶領轄區(qū)群眾共謀繁榮的精彩瞬間以一幅幅生動的彩畫記錄下來,得到社會各界和轄區(qū)各族群眾的廣泛贊譽。
如今,“警務圍著民意轉,民警圍著群眾轉”已成為下馬崖邊境派出所全體民警的自覺行動,大家用貼心、舒心、省心的服務換來群眾真心,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下馬崖鄉(xiāng)這座素有“戈壁綠洲”之稱的邊境小鎮(zhèn),維吾爾語中稱此地為“巴依”(意為富饒)的地方,在邁向鄉(xiāng)村振興的征途上處處洋溢著塞外“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