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
珠海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 廣東 珠海 519090
石元素在園林景觀設(shè)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是皇家園林還是山水園林,都可以看到石頭造景的表現(xiàn)手法,石頭可以營造出很多的自然和生態(tài)景觀,在園林景觀設(shè)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石頭的種類繁多,主要有黃石、太湖石、攤石、千層石、斧劈石,等等。這些石頭運用的非常的廣泛[1]。在水面上,亭廊邊,或者景觀邊上用太湖石、黃石或者千層石壘成一座假山可以營造出迂回曲折之感。另外,在水岸線兩邊,駁岸邊上,我們也會看到有的園林景觀設(shè)計用太湖石或者攤石作為駁岸設(shè)計進行表現(xiàn)的。這些石頭每一種形式在適當?shù)膱龊隙寄芎芎玫匕l(fā)揮其各自的職責,展現(xiàn)出各自的特色。設(shè)計者們運用藝術(shù)的表現(xiàn)手法,用這些石頭進行點景、取景來表現(xiàn),其目的就是更好地表達景觀,表達場景,營造場景氛圍,等等。
石元素在場景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必須把石頭擺放在正確的位置,切不能放錯位置,顛倒黑白。什么地方應(yīng)該放什么石頭,設(shè)計者們一定要先研究以下石頭的種類、石頭的產(chǎn)地、石頭的質(zhì)地、甚至石頭的顏色、石頭的質(zhì)量、大小、高矮、厚薄等多種因素。
石頭在園林水景設(shè)計中非常重要,比如說,太湖石堆成的流水假山,它一般是放在公園,有景觀水域的地方,或者是私家庭院當中。它的旁邊肯定會有亭臺回廊或者曲橋相互呼應(yīng),這個目的就是讓人們能夠更好地欣賞美景,站在曲橋上,看對面的太湖石假山流水,是一件很優(yōu)雅、很詩意的事情。同時很有意境。因此,石頭常常會被用作假山流水用在亭臺回廊水域當中,供人們觀賞把玩。
古有“園可無山,不可無石”“園無石不雅”“石配樹而華、樹配石而堅”之說,可見石在園林造景中的作用。在經(jīng)典的景觀設(shè)計中,石頭這種元素符號作為空間處理中點睛之筆,除了其表象形式功能外,還具有深層次的精神思想含義。本文以北京恭王府中太湖石群、北京紫竹院公園中的疊石、珠海景山公園中的花崗石群為例,分析在園林造景中,石頭的美學功能。
2.1.1 “敗家石”在頤和園的樂壽堂前,有一塊非常奇特的石頭,俗稱敗家石。這塊石頭產(chǎn)自北京西南的房山,相傳是明朝官員米萬鐘發(fā)現(xiàn)的。米萬鐘乃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后裔,人稱“友石先生”。他一生酷愛奇石,為此跋山涉水,走遍大江南北。一日,米萬鐘來到大房山尋石。他發(fā)現(xiàn)一塊長8m、寬2m、高4m的巨石,此石經(jīng)自然風化后,通體千孔百穴,嶙峋瘦透,堪稱奇石。米萬鐘癡勁大發(fā),欲將此石搬到北京府內(nèi)收藏,可是石頭太大太重了,人抬不起,馬拉不動。后來他聽從他人建議,可以模仿秦始皇修長城時用修水道的辦法搬運山石。于是雇用百余人,開山鋪路,在嚴冬以水澆路,大道一直修到了房山大石窩,用四十匹馬拉著巨石在結(jié)冰的路面上滑行運輸。米萬鐘為運這塊大青石,不惜花費巨資。當巨石被運到平原區(qū)域的良鄉(xiāng)時,不少朝中官員和文人雅士都慕名去欣賞這塊巨石,這一盛況也驚動了魏忠賢私黨。米萬鐘對奸臣當政敢怒不敢言,魏忠賢手下私黨捏造罪行,誣害米萬鐘,使他獲罪丟官,這塊震動京都的靈秀巨石從此被擱置在良鄉(xiāng),中止運送。米萬鐘生怕說出真情會惹出更大禍患,就假托因運石財力耗盡,只好丟棄路邊,爾后人們越傳越奇,就把這塊大青石叫作“敗家石”。
米萬鐘去世后,這塊石頭被棄放在原地,一些文人閑客常到良鄉(xiāng)憑吊,舞文弄墨抒發(fā)思念之情。百年之后,乾隆皇帝到西陵祭祖歸來,走到良鄉(xiāng)看到了這塊姿態(tài)不凡的“敗家石”,并對其贊不絕口,愛不釋手,他如獲珍寶,欲將其移到頤和園中。當時樂壽堂的正門“水木自親”已經(jīng)修好,為了將“敗家石”運進樂壽堂,乾隆皇帝不惜拆墻破門,將其安放在樂壽堂前?;侍蟮弥耸瘉須v后厲聲呵斥:“此石既敗米家,又破我門,其名不祥!”因此大為不悅。乾隆把此石置在樂壽堂后,經(jīng)常觀望欣賞,考慮到母親的諱忌,根據(jù)此石的形狀和潤色,改名“青芝岫”,并將三個字刻在石頭上。大臣和太監(jiān)們非常領(lǐng)悟乾隆的愛石心態(tài)和用意,各施技藝,渲染“青芝岫”之美,贊美其中的吉祥神韻和皇權(quán)象征,竭力說服太后接受這塊“敗家石”,最后太后認同了此石。乾隆稱心如意,揮筆題寫了“神瑛”“玉秀”四個大字,還命大臣們題字寫詩,都刻在大青石上。此石受到皇帝、太后的寵愛,置于樂壽堂前,似乎與皇上、太后所追崇的“樂”“壽”相得益彰(見圖1所示)。
圖1 青芝岫
2.1.2 石舫中國傳統(tǒng)園林中最獨特的一種水上建筑便是舫,它的建筑外形和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都與舟船極為相似,故稱之為“舫”。這種舫式建筑不僅可以豐富園林中的景致,還可以供人們在舫內(nèi)游玩宴飲,觀賞周圍的湖光山色。作為皇家園林頤和園,其“石舫”堪稱中國園林建筑中的“舫之珍品”,船體用巨石雕成,全長36m。船上二層白色木結(jié)構(gòu)樓房,都用油漆裝飾成大理石紋樣,頂部鐫刻有磚雕裝飾,整座石舫精巧華麗。
這座石舫建于清代乾隆時期,不過,乾隆皇帝建造這“石舫”的本意,并不單單是方便坐船暢游昆明湖,也不是因為對“舫”情有獨鐘,而是別有一番用意。乾隆皇帝的大作《御制石舫記》中即可以看出:“若夫凜載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虛明洞達,職思其居?!庇纱丝梢?,乾隆皇帝建“舫”之初衷,其實是想借用古訓(xùn)中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典故來告誡后人“水不能覆”,并喻示清王朝堅如磐石。遺憾的是,這艘大“石船”建成不到百年,就被千里迢迢乘著堅船帶著利炮而來的英法侵略者所焚毀。光緒十九年石舫重建時,按慈禧意圖,原為古建筑形式的舫上艙樓改建成了西式艙樓,取名清晏舫,取“海清河晏、江山太平”之意,石舫成了慈禧太后觀賞風景和飲宴的地方[2]。
頤和園的這艘石船不僅見證了清王朝的覆滅和歷史的滄桑巨變,更證明了只有政治清明、吏治廉潔、百姓擁護才是百世不移的根本,也是中華民族不斷興旺的不朽基石。幾經(jīng)周折的頤和園“石舫”,時至今日,作為和平年代的一處盛景,仍然傲立在昆明湖之上,與周邊的湖景相映成趣,成為頤和園內(nèi)一大特色景觀(見圖2所示)。
圖2 石舫
恭王府曾是清朝大宰相和珅的府邸,也是恭親王奕?的宅院,其主人十分注重石頭在園林中的美學價值。太湖石是一種多孔而玲瓏剔透的石灰?guī)r。在我國古典園林中,它以實在的物質(zhì)形態(tài)占據(jù)著一定的空間,以其獨具的天趣、靈性、品格和哲理來提升空間的美學質(zhì)量。從園藝學角度看,太湖石的本質(zhì)就是一種人與自然合作而成的觀賞石。人們將處理過的石灰?guī)r放于水中,讓它被水侵蝕,直到呈現(xiàn)出美麗的造型。太湖石以造型取勝,具玲瓏剔透之態(tài),多重巒疊嶂之姿?!巴?、漏、瘦、皺”是其主要的審美特征。從所指來看,太湖石是中國哲學觀念的美學表達。太湖石作為環(huán)境中的角色,和西方古典園林造景中的雕塑的作用幾乎是相同的,都能使人感到協(xié)調(diào),感到一種陰確的情緒。只不過雕塑在空間傳遞的內(nèi)容是陰確的,而太湖石在空間卻不是一定內(nèi)容的陳述,而是空間環(huán)境的一種裝飾的需求,它不要求再現(xiàn)什么具體的人物或事件,它擁有自己的語言方式,依靠自己的信息符號進行表達。它是意象的,其意象性在審美者的感覺中是極其豐富的,有廣闊的想象空間和意趣,這就是太湖石的微妙和引人之處。同時,恭王府中的太湖石山還有阻隔視線、造就神秘的作用,只好符合中國古代哲學欲揚先抑、欲言還休、欲彰先蓋的理念(見圖3所示)。
圖3 太湖石群
這是紫竹院公園里的疊石,矗立在湖面上,亭廊邊,壘成一座座石山既營造出山水相依相融、又凸顯出水岸線迂回曲折之感。公園的建設(shè)者們將石頭橫豎交叉,使其錯落相間、高低起伏;同時留出幾眼石洞,營造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的效應(yīng),讓游人不禁吟誦起蘇東坡《石鐘山記》里的句子,“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游人在疊石上面或行走或小坐,都有一種“人在水中游、水在腳下流”的江南水鄉(xiāng)之感(見圖4所示)。
圖4 水上疊石
景山公園位于珠海市中心,因其山石嶙峋古怪,酷似各種動物而得名。遠眺,滿山怪石起伏錯落,仿如一幅天然奔馬圖。近觀則有長鼻垂地的“雙象”、振翅欲飛的“蒼鷹”、憨厚頑皮的“熊貓”、橫臥山澗的“猛虎”、兇相畢露的“鯉魚”、怒火沖天的“野牛”、一堆堆石頭勾勒出“望月犀牛”“雙羊奔草”“鎮(zhèn)海雄獅”等景觀,讓游人有置身石頭動物園之感。尤其是“海鵬石雕”與對岸的“珠海漁女”共同演繹了《珠海漁女》動人的愛情神話。雖然作為經(jīng)濟特區(qū)的珠海沒有那么悠久的歷史文化,但漁女的傳說無疑為該公園平添了一道浪漫的風景線(見圖5所示)。
圖5 花崗石群
石文化元素作為最古老的文化元素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在園林景觀中,石頭雖為石頭,但有些石頭卻不再是單純的石頭,而是承載著收藏者、雕刻者、設(shè)計者特殊寓意的藝術(shù)品。作為空間要素之一,石頭的種類、形態(tài)、顏色等不僅折射出人們對空間的認知和視覺的感受,更富含設(shè)計者對這些石頭的理解和情感。只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于這看似平常的石頭之中并借助適宜的周邊環(huán)境加以渲染和表現(xiàn),才能展現(xiàn)出石頭在園林設(shè)計中的獨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