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p>
(云南省綏江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云南 綏江 657700)
綏江半邊紅李子原產(chǎn)云南省綏江縣新灘鎮(zhèn)老鴉山,經(jīng)多代優(yōu)選,已成為該縣李類的當家品種之一,該品種已擴散種植到綏江全境及四川宜賓、雷波等周邊地區(qū),種植面積達10 萬余畝,豐產(chǎn)面積達6.65 萬余畝。綏江半邊紅李子果實近圓型,向陽面呈鮮紅色,背面呈綠色,果表具蠟質(zhì),外觀好;果肉橘黃色,質(zhì)脆,酸甜適中,口感好,品質(zhì)上,離核;耐運輸,貨架期長,是不可多得的地方優(yōu)良品種,適宜規(guī)?;l(fā)展。
綏江半邊紅李子坡地、平地均可種植,但不宜選擇長期積水地塊,宜在土壤pH 值5~8、海拔400~700 m 一帶大面積種植。種植地應選擇土層深度在80 cm 以上、地勢向陽、不積水的坡地為佳。如選擇地勢較為平整的地塊必須挖排水溝[1]。
坡地按等高線栽植,平地以行向依地勢種植,但都應考慮陽光照射的方向和風向。
當年10 月至次年2 月均可栽種。定植穴長、寬、深均應在0.6 m以上。每穴施用三元復合肥1 kg、腐熟農(nóng)家肥20 kg,所有肥料與底土充分混合后回填表土20 cm,基本填平定植穴,然后做成饅頭形,高出地面20 cm。定植時在饅頭形土堆上開穴定植,做到“苗正、根伸、細土回填、用腳踏適、澆透定根水”,用秸稈或農(nóng)用地膜覆蓋樹盤1 hm2,提高苗木成活率。一般行距3.5 m、株距2.5 m,畝栽77 株左右。應結合地塊、地勢、地形因地制宜,適當調(diào)整種植密度[2]。
春季發(fā)芽前,在30 cm 左右處剪除苗子上部分,以促進下部發(fā)壯芽,留下部分作為主干。
主干發(fā)芽后選留3~4 個不同方位、芽子長勢好的枝條進行培養(yǎng),多余枝條及時抹掉。芽位不當可用繩子牽引至較枝條稀疏位置,形成自然開心型。在主枝芽長到高40 cm 時第1 次摘心,使其盡快木質(zhì)化,促進側芽形成生長。
主枝上次生芽長到40 cm 后進行第2 次摘心作為副主枝,一般留3~4 個分枝,其余從基部剪除。副主枝長到40 cm 時,選4 枝健壯枝第3 次摘心,作為側枝,其余從基部剪除。經(jīng)過3年整形修剪,李樹樹干、樹冠骨架基部形成,在以后2~3 年內(nèi)采取輕短截、疏除的方法修剪即可。
綏江半邊紅李子結果實力強,短枝、長枝均能結果,主要以短枝結果為主,故修剪上宜回縮長枝,并及時剪除蟲枝、枯枝等,使樹體枝葉分布合理。該品種潛伏芽壽命長、易萌發(fā),衰老樹中下部長出的徒長枝可進行拉枝或適當短截,可促發(fā)分枝,形成結果枝。
拉枝是指人為改變新梢和枝條的角度,以調(diào)整枝條方向,控制頂端優(yōu)勢,改善樹體光照情況,培養(yǎng)大量結果枝條。幼樹和初果期樹應用最多,拉枝的最佳時間為生長初期(4 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和生長后期(8 月上下旬9 月上下旬)。當主枝或分枝角度過小時,可用竹竿撐開或用繩子拉開[3]。
肥料使用可分為基肥、花前肥、壯果肥和葉面肥。前1~2年幼樹期分別于2、3、4、5 月和11 月用清糞水加適量尿素和磷肥,離樹30 cm 溝施。
栽植后第1 年為盡快形成樹冠,施肥應以“勤施薄施”為原則。3 月到8 月為苗木生長期,每月施肥應不低于1 次,肥料以速效氮肥、人畜糞為主,促進枝葉抽發(fā),快速形成樹冠。
對掛果樹施肥應在9~11 月結合清園進行環(huán)狀施肥,在李樹滴水處開挖環(huán)溝,深20 cm、寬20 cm,施肥后及時覆土,同時做好園地除草、松土等工作。
第3 年起為豐產(chǎn)期,10 月施用基肥需尿素0.5~1.0 kg/株、鉀肥1.0~1.5 kg/株;1月施用花前肥,需尿素0.5~1.0 kg/株、過磷酸鈣1~2 kg/株、農(nóng)家肥25 kg/株;3~5 月施壯果肥,需復合肥1.0~1.5 kg/株;噴藥時加入葉面肥,一般使用0.2%磷酸二氫鉀與0.1%硼砂。用肥量應因地制宜根據(jù)土壤肥力、樹勢和掛果量靈活調(diào)整。
果園應有排灌設施,積水能排、天旱能灌,才能確保旱澇保收。有條件的建議安裝噴灌或滴灌系統(tǒng),沒條件的也必須挖掘蓄水池。地勢較為平坦或積水較厲害的地塊應開挖排水溝,排水溝標準為深40 cm、寬3 cm,溝底必須平整有坡度,避免在溝內(nèi)積水。
3 月10 號左右開始謝花期,可用高效氯氰菊酯+蚍蟲蛉+保花保果劑,防治蚜蟲、李子犁實峰。
4 月5 號左右,小果呈麥粒大小時噴施代森錳鋅+氯氰毒死蟬+果蔬鈣,若有蚧殼蟲可加殺撲磷,主要防治果實病害、裂果、桑蚧白蟲等。
4 月25 號左右,用氯氰毒死蟬+果蔬鈣+果施美+70%甲基硫菌靈或50%多菌靈1000~1500 倍液,主要防治李子褐腐病、裂果、食心蟲等。
5 月10 號左右,用高效氯氰菊酯+果施美+代森錳鋅,防治李子食心蟲、李子褐腐病等。
在第3 年進入開花掛果后的每1 年,盛花期噴施0.1%硼砂溶液或?;ū9?,解決花而不實的問題。謝花后噴施0.1%硼砂溶液,或?;ū9杭?.3%尿素、0.2%磷酸二氫鉀。4 月下旬噴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或水果專業(yè)膨大增甜劑,可以提高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幼樹栽植后,如果接穗是掛果枝,李樹當年就可開花,必須把花全部摘除,如漏摘形成李子,必須在李子長到筷子尖大小以前全部清除,避免與幼樹爭營養(yǎng)而使樹苗成為“小老頭”樹。
李樹掛果量大須進行人工疏果,疏果分3 次進行。第1 次在李子花后15 天左右(3 月下旬),果長到筷子尖大時進行,掛果量大的疏果30%,掛果量差的疏果40%,掛果特別好的疏去50%。第2 次疏果在李子果長到食指尖大時進行,在第1 次疏果的基礎上,掛果量大的疏去留下部分的30%,掛果量差的疏去留下部分的40%,掛果特別好的疏去留下部分的50%。第3次疏果在5 月下旬,通常每個短果枝留1 個果,葉片多或強壯枝可留2 個果;下部較弱短果枝原則上不留果;疏去并生果、病蟲果、畸形果,間疏密果,盡可能使李子排布較為均勻。葉子過密的地方,在李子長到拇指大時摘除30%葉子,以便通風透光。
延長李子貯藏壽命的關鍵措施是適時、無傷采收。當李子果皮由綠轉(zhuǎn)為該品種特有的顏色、表面有一薄層果粉、果肉仍較硬時為最佳采收時期。采收應在干燥氣候條件下進行,采摘時用手指捏住果梗從果枝上將果實摘下。不能持握果體,以免觸落果實上的蠟質(zhì)層,影響外觀和貯藏效果。果實成熟不一致時應分批采收,采收時必須保證未成熟果實不受任何外傷,同時果實上的蠟質(zhì)層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