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鋒濤,雷葛蓉,李 鑫
(1.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種子工作站,陜西 白水 715600;2.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陜西 白水 715600)
白水縣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東部,位于渭北黃土臺塬與陜北黃土高塬的過渡地帶,海拔高度平均850 m 左右,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1.4℃,年降雨量587.7 mm,光照充足,屬半干旱地區(qū)。
白水縣土肥站對3000 戶果園土壤化驗檢測結果表明,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為0.75%,其中最高含量為1.8%,最低0.42%,相差1.38%。按照《陜西省土壤養(yǎng)分含量分級標準》,有機質處于1%以下為較低,有1809 戶,占測試總戶的60.3%;1.0%~1.5%為適中,有807 戶,占26.9%;1.6%~2.0%為較高,有384 戶,占12.8%。
研究可知,每生產100 kg 鮮果需吸收純氮1.1 kg,純磷0.7 kg,純鉀1.0 kg,比例為1.0:0.6:0.9。果農在施肥過程中,為了確保產量提高,往往使用過多肥料,且所使用肥料的氮元素、鉀元素、磷元素沒有合理搭配,鉀肥較少,而磷肥與氮肥量則過多,配比不科學,導致果樹生長期間抗逆性差、蘋果含糖量低、品質差、著色度差[1]。
蘋果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需要一定比例,中微量元素在蘋果生長必不可少。部分農民只重視大量元素肥料的使用,不重視鈣、鎂、硫及微量元素肥料在果樹生產中的作用。據調查,全縣有30%果園中微量元素明顯缺乏,缺鐵引起的黃葉病、缺鋅引起小葉病、缺硼引起縮果病、缺鈣引起苦痘病等時有發(fā)生。
一些農民所使用的有機肥多為農家糞肥,但沒有完全腐熟。施用到土壤中后會產生有機磷酸等有害物質,長期積累會危害果樹生長。
(1)傷害根系
農民所使用的農家糞肥主要是家禽、家畜的糞便,沒有腐熟時養(yǎng)分狀態(tài)表現為緩效性,果樹根系無法將其吸收并利用。此外,土壤中進行腐熟會產生一定熱量,灼傷果樹根系,導致發(fā)生根腐病。
(2)樹體需求與營養(yǎng)釋放不同步
全縣果園以秋施基肥為主,秋季將農家糞肥施入到土壤中,此時土地溫度不高,腐熟時間較長;次年春季,雖然土地溫度提高,但該階段降水較少,腐熟仍比較緩慢,而該階段樹體需要極多的營養(yǎng)來生長和開花結果,農家糞肥釋放的營養(yǎng)有限,不能滿足樹體生長所需。夏季與秋季時,降水量顯著增加,沒有腐熟的糞肥會進一步腐熟,且速度加快,此時會釋放出極多的營養(yǎng)物質,樹體大量吸收,生長速度過快,冒條過多,營養(yǎng)過剩,降低了花芽分化能力,導致營養(yǎng)物質浪費,營養(yǎng)供給失調。
(3)易發(fā)生蟲害
沒有腐熟的糞肥中含有動物性物質且量大,很適合害蟲越冬,如梨花網蝽、金龜子、舟形毛蟲等,使其存活率增加,導致次年春季或夏季時對果樹造成危害。
國家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環(huán)境指標規(guī)定農用化肥使用強度:每公傾≤280 kg。據白水縣土肥站調查,果農的化肥施用強度,最高達每公傾1350 kg,最低為每公傾480 kg,平均為每公傾930 kg,是國家規(guī)定指標的3.3 倍。果園過量施用化肥會造成土壤酸化板結,通氣性變差,影響果樹根系的正常生長,容易發(fā)生果樹粗皮?。贿^量施用氮肥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1)增施有機肥與微生物菌肥
土壤有機質含量是決定蘋果產量及果品品質的重要影響因素。多年來,全縣果園長期施用化肥,有機肥施用量少,雖然蘋果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土壤有機質含量卻不斷降低,造成施肥效益遞減。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微生物菌肥技術,可解決土壤有機質偏低的問題。特別是微生物菌肥施入土壤,可迅速繁殖形成有益菌群,使土壤活化,促進團粒結構形成,提高土壤的通氣性;可固氮、解磷、解鉀,增強植株的抗旱、抗寒等抗逆能力,提高蘋果產量和品質。
(2)推廣應用沼肥
沼渣是一種緩效性優(yōu)質有機肥料,可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保水、抗旱、抗寒、防凍能力,增強果樹光合作用,促進花芽分化形成和?;ū9?,促進果實成熟一致。沼液營養(yǎng)全可用作蘋果葉面噴肥和澆灌,易被果樹吸收。要充分發(fā)揮全縣現有5000 多口沼氣池的作用,達到蘋果提質增效目的。
(3)果園生草
果園生草能改良培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減緩板結,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增加土壤總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改良土壤物理結構,提高果樹根系活力;同時還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滲水性和持水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還能調節(jié)土壤中的水、肥、氣、熱,改善果園小氣候。生草果園樹體的營養(yǎng)成分更均衡,會使果核的硬度增加,使果實含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保證果實著色更加均勻且全面,且果實表面更加干凈,能夠減少病害的發(fā)生,使果實品質提高。生草果園的晝夜溫差較大,空氣濕度較高,能夠提高果實的含糖量。另外,生草改善了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可降低久旱暴雨后的裂果率,還可預防果實摘袋后出現干裂紋或日灼,使果實外觀更佳,商品率提升,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指的是結合肥料的田間試驗結果與土壤測試結果,依據果樹的肥料需求、肥料效應及土壤供肥性能,科學確定施肥的時間、方法以及不同時期各種元素肥的施用量等,達到平衡土壤養(yǎng)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果樹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的目的。建議縣級農技推廣部門深入田間地頭,采土化驗。根據蘋果的目標產量及果樹生長發(fā)育需肥規(guī)律,向果農發(fā)放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指導農民種學施肥[2]。
農家肥堆漚時,堆肥場所地勢要高、要背對風向且面向陽光,可選擇水泥地面或在非水泥地面上鋪上農膜,然后堆放農家糞肥,打碎結塊,鍘碎秸稈,長度要求低于5 cm,然后碾壓。將發(fā)糞寶或過磷酸鈣(濃度約為3%)混入到糞土中并翻勻,然后拍平表面,覆蓋農膜或覆蓋約10 cm 厚的泥抹,確保其密封,營造出缺氧或無氧環(huán)境,以縮短腐熟時間。觀察農家糞肥的顏色,若其質地松散且沒有臭味,顏色為黑色或紫色,則表明其已經完全腐熟。
若因化肥施用量過多或施肥不當對環(huán)境造成破壞,則需要選擇緩效氮肥,同時利用脲酶抑制劑和消化抑制劑使土壤中硝酸根含量減少。若因施肥導致土壤發(fā)生酸化,則可通過施灑有機肥料、石灰等措施對土壤的酸堿度進行調節(jié)。為使肥料的使用率及利用率增加,需要以開溝深施替代傳統(tǒng)的淺施或地面施灑,以葉面噴肥和土壤施肥結合替代單純的土壤施肥,以重施底肥替代分散追肥。改施化肥為主變?yōu)槭┯袡C肥為主,減少施肥次數,防止施肥不當對果樹造成危害[3]。
果園施肥要從提高蘋果的產量和品質,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不污染土壤、大氣和水體等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考慮施肥問題,以保證果業(yè)生產的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