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馬占相思為豆科金合歡屬喬木植物,原產于澳大利亞,我國多地均有引種栽培,其在福建地區(qū)的適應性好。馬占相思具有較好的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價值,近年來其用于速豐造林較多。通過施用不同含量有機肥作為基肥的試驗,探究其對馬占相思造林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施肥處理對馬占相思的成活率、胸徑生長量、樹高生長量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以施肥量1.5kg的有機肥作為基肥,對馬占相思造林的影響最佳,較其他施肥處理更適宜。
關鍵詞:馬占相思;營林;有機肥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23-0083-02
馬占相思為豆科金合歡屬喬木植物,樹干通直,干形優(yōu)美,高可達30m,原產于澳大利亞,我國多地均有引種栽培[1],在南方地區(qū)的適應性較好。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于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耐貧瘠,生長快,適宜酸性土壤,可用于荒山造林、防風固沙,其涵養(yǎng)水源的效果也較佳,具有較高的生態(tài)效益[2]。木材可用于板材、造紙、家具等,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3]。近年來,馬占相思應用于速豐造林較多,常見于替代巨尾桉的林分改造營林中。為此,筆者在營造馬占相思林時施用不同含量的有機肥作為基肥,研究其對馬占相思造林的影響,為南安地區(qū)林農生產提供理論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南安市林業(yè)概況 試驗區(qū)位于福建省南安市,為閩南沿海地區(qū),地理坐標為118°08′30″~118°36′20″E,24°34′30″~25°19′25″N,北部踞山,南部臨海,東與泉州市區(qū)接壤,北與仙游縣、永春縣相鄰,西與安溪縣比鄰,南與廈門、金門縣交界。南安為著名僑鄉(xiāng),經濟發(fā)達,交通發(fā)達,人口眾多。地形屬戴云山余脈,地勢自沿海向內陸逐級上升。氣候屬南亞熱帶海岸性季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0.8℃,最高氣溫39℃,極端最低氣溫-1.8℃,無霜期達340d以上。主要土壤類型有紅壤、磚紅壤等,水文發(fā)達,水資源豐富。全市國土總面積202448hm2,其中林業(yè)用地面積110000hm2,有林地面積101700hm2,林地面積大,森林覆蓋率達52.7%。
1.2 造林試驗概況 試驗地位于南安市金淘鎮(zhèn)亭川村02大班020小班,總面積約7hm2,年平均降水量約1550mm。試驗地為巨尾桉采伐跡地,于2018年春季進行挖穴,施基肥。將造林地塊平均分成5個小地塊,分別標記為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蕿槎蛊缮镉袡C肥,5個處理的含量分別為0、0.5kg、1kg、1.5kg、2kg。苗木為1年生大田健壯無病蟲害綠化苗,造林密度設為2500株/hm2。試驗于當年年底統(tǒng)計馬占相思成活率,并于當年9月、第2年春季、第2年9月各清劈雜1次,2020年底測定馬占相思的胸徑和樹高。在5個處理的小地塊內,各設置3個樣地進行測量調查。
2 結果與分析
2.1 有機肥施用對馬占相思成活率的影響 不同施肥處理對馬占相思造林成活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其成活率大小依次為處理1<處理2<處理5<處理4<處理3,其中處理3成活率最高,處理1最低。經過對5個處理進行方差分析可得,處理3與處理4不存在顯著差異,處理4與處理5存在顯著差異,處理5與處理2不存在顯著差異,處理2與處理1存在顯著差異。這說明不同施肥處理對馬占相思造林的成活率具有一定的影響,其中處理3的影響最大,成活率最高,效果最好,處理4與處理3差異不顯著。
2.2 有機肥施用對馬占相思胸徑生長的影響 不同施肥處理對馬占相思造林胸徑生長的影響如圖2所示,其胸徑生長的大小依次為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其中處理5的胸徑生長量最大,處理1最小。經過對5個處理進行方差分析可得,處理5與處理4不存在顯著差異,處理4與處理3存在顯著差異,處理3與處理2不存在顯著差異,處理2與處理1存在顯著差異。說明不同施肥處理對馬占相思造林的胸徑生長有一定的影響,具體表現為施肥量越大,胸徑生長量越大,其中處理5的影響最大,胸徑生長量最大,效果最好,處理4與處理5差異不顯著。
2.3 有機肥施用對馬占相思樹高生長的影響 不同施肥處理對馬占相思造林樹高生長的影響如圖3所示,其樹高生長的大小依次為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其中處理5的樹高生長量最大,處理1的最小。經過對5個處理進行方差分析可得,處理5與處理4不存在顯著差異,處理4與處理3存在顯著差異,處理3與處理2存在顯著差異,處理2與處理1存在顯著差異。說明不同施肥處理對馬占相思造林的樹高生長均有一定的影響,具體表現為施肥量越大,樹高生長量越大,其中處理5的影響最大,樹高生長量最大,效果最好,但處理4與處理5并不存在顯著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由本次試驗可知,5個不同有機肥施用量處理對馬占相思的成活率、胸徑生長量、樹高生長量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影響。具體為:施肥量為1kg和1.5kg的處理,馬占相思造林的成活率最高,表現最好,比其他處理效果好;施肥量為1.5kg和2kg的處理,馬占相思造林的胸徑生長量和樹高生長量最大,比其他處理的施肥效果好。因此,施肥量為1.5kg的有機肥作為基肥,對馬占相思造林的效果最好,較其他幾個施肥處理更為適宜。
因施基肥過量,可能造成馬占相思燒苗現象,導致其成活率降低,而一定量的基肥可以促進馬占相思更為快速的郁閉成林,對于速生豐產以及快速郁閉形成種群優(yōu)勢具有重要的影響。而巨尾桉采伐跡地上,巨尾桉的樹樁常常能再長出新的枝干,這對其他樹種的林分改造有一定的壓力,因而可以采用施肥加清劈雜的撫育措施,促進營林目的樹種的快速郁閉。
參考文獻
[1]梁芳蓮.水土保持林馬占相思對其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綠色科技,2019(24):28-29.
[2]蘇瑞琳.閩南地區(qū)馬占相思生長情況對施肥的響應[J].綠色科技,2018(17):6-7.
[3]何斌,秦武明,余浩光,等.不同年齡階段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營養(yǎng)元素的生物循環(huán)[J].生態(tài)學報,2007,27(12):5158-5167.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