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腦系統(tǒng)的硬件當中,處理器無疑是當之無愧的發(fā)熱大戶,要想其持續(xù)穩(wěn)定運行不得不搭配散熱器才行。散熱器有水冷、風冷之分,過去風冷散熱器是這一市場上的絕對主流,不過在2021年,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快速崛起成為市場上最大的亮點。
今年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領域其實動靜不小,技術(shù)層面新產(chǎn)品基本都開始采用Asetrk第7代水冷方案。就市場表現(xiàn)而言,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看,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都是2021年散熱器市場上最為閃耀的產(chǎn)品。如果深究其為何能快速普及,我們覺得與多重因素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現(xiàn)在討論任何硬件的發(fā)展趨勢都離不開玩燈這個話題。雖說風冷散熱器也擁有RGB風扇、頂蓋燈效等配置,但就燈效來說,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顯然更勝一籌。首先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擁有數(shù)量更多的RGB風扇,能帶來更為炫酷的燈光效果。其次廠商在水冷頭上也做起了文章,以NZXT Kraken Z53為代表的高端產(chǎn)品將水冷頭上的燈光升級為了一塊2.36英寸的圓形LCD顯示屏,雖然在關機時不如自帶視覺效果的“無限鏡”,但點亮后的效果就非常驚艷了,除了常規(guī)的系統(tǒng)信息和溫度顯示外,也可以顯示用戶自定義的GIF動畫與圖片,可玩性比單一的RGB燈效強很多。像航嘉MVP海神X360這樣的高性價比產(chǎn)品,則通過亞克力鏡面設計,可以將頂部的RGB燈環(huán)以及MVPLAND LOGO燈的燈效很好地呈現(xiàn)出來。將這樣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裝入到機箱中,將會帶來絢麗的視覺體驗,這是風冷產(chǎn)品完全無法比擬的。
2021年上半年英特爾推出了第11代酷睿處理器,產(chǎn)品雖說將微架構(gòu)更換成了Cypress Cove架構(gòu),但同頻性能依然落后于競爭對手。在此情況下,要想在單核性能上反超對手,就只有提升頻率一個途徑。頻率的高低取決于生產(chǎn)工藝,在功耗和發(fā)熱量相同的情況下,制程工藝更先進,CPU能運行的頻率也就更高,性能也就更強。此時英特爾老舊的14nm工藝又成為了瓶頸,要想實現(xiàn)頻率的提升,只得大幅犧牲功耗。在我們的測試當中,即便是高端的360mm一體式水冷在面對全核心5.1GHz睿頻頻率的酷睿i9 11900K以及全核心5.0GHz睿頻頻率的酷睿i5 11600K的時候,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處理器滿載溫度都會達到100℃。正是處理器散熱需求的增加,帶動了用戶對于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需求。
當然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崛起還不得不提到價格的因素。以往一說起水冷散熱器,很多用戶的第一感覺就是價格貴。在2021年,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價格可以說真正被打了下來。150元不到的120mm產(chǎn)品,200元不到就能買到240mm產(chǎn)品,就算是很多人眼中高端的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不到400元也能拿下,幾乎和風冷散熱器的價格相當。我們姑且不論其性能與同價位風冷散熱器孰高孰低,至少這表明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是一般玩家也能承受得起的,也有更多的選擇。
今年影響到散熱器市場的另一件大事就是Intel又換接口了。在最新的第12代酷睿處理器上,Intel將接口從LGA 1200升級到了LGA 1700,使得處理器的尺寸從原來的37.5mm×37.5mm的正方形,變成了37.5mm×45mm的長方形,安裝之后高度比上代更低,散熱器扣具孔位也有變化,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現(xiàn)有散熱器需要更換新的扣具。
這對于用戶來說并不會產(chǎn)生什么困擾,從實際測試來看,一些兼容LGA115X/1200和LGA2066的散熱器扣具也是可以用的。當然,大家最好是使用專用扣具更為穩(wěn)妥。與此同時新散熱器都會配備LGA 1700扣具;對于老散熱器用戶來說,不少廠商會提供免費升級LGA 1700扣具的福利,比如之前購買了華碩水冷散熱器的玩家,現(xiàn)在可以去微信ROG會員小程序申請LGA1700扣具,比較貼心。另有一些廠商已經(jīng)推出了LGA 1700扣具,用戶自行購買一個也不貴。
盡管近期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上升勢頭很猛,但是傳統(tǒng)的風冷散熱器依然擁有著不俗的性能、更高的安全性(無漏液的風險)以及更為低廉的價格等優(yōu)勢,使得其市場地位非常穩(wěn)固,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并不會將其取代。毫無疑問,在2022年的散熱器市場上風冷、水冷分庭抗禮的局面將會持續(xù)下去。
散熱器產(chǎn)品線的豐富和細分對消費者來說肯定是好事,意味著他們的需求更容易被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