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璃
有一段時間,我好與父母爭辯。一次,我和父親起了口舌之爭,父親暴跳如雷、渾身發(fā)抖,我也氣得臉紅脖子粗,也不知從哪兒來的一股氣,脫口而出:“夠了!你這么多年一直在以愛的名義挾制我、控制我!我受夠了!”
父親聽完愣住了,連續(xù)幾天都沒有說話,而我后悔的感覺比用刀子剜心還難受。
每個人或許在青年時代都會經(jīng)歷這么一遭。我們是那么不可一世,也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心里住著一頭青面獠牙的小獸,憤世嫉俗地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覺得父母觀念落伍、見識狹隘,自己整天像個刺頭兒一樣活著,只要父母說兩句不中聽的話,立即伶牙俐齒地回敬過去。
和父母爭辯贏了,仿佛瞬間可以得到一種膨脹的滿足感,仿佛終于維護(hù)了自己的形象、認(rèn)知、價值觀以及所謂的信仰。在這個證明的過程中,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被殘忍地忽略了。我們仿佛忘記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父母總是在竭盡所能地愛著我們。
那我們也該竭盡全力地去孝敬父母,不妨先從好好說話開始。如果父母對你說:“孩子你吃了嗎?”其實他們是想說:“孩子,我想你了?。 比绻改笇δ阏f:“孩子,你該找對象了?!逼鋵嵥麄兏胝f:“孩子,我不知道自己還能陪你多少年,趕緊找一個愛你的人成個家,這樣我就能放心了。”如果父母告訴你:“孩子,家里一切都好,你忙你的,莫要掛念?!逼鋵嵥麄冋嬲胝f的是:“我不能陪你一世,但我依然想知道你的消息。”
都說家有老人是個寶,能有老人在我們耳邊嘮叨,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郭旺啟薦自《職工法律天地·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