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珍 劉杰
摘 要:分析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6.0m航道基建期(2019年11月~2020年3月)回淤量、疏浚量以及成槽率等情況,并對回淤原因進(jìn)行了初步分析。結(jié)果顯示:江亞南沙沙尾附近的S4-S6單元回淤量相對較大,疏浚量亦主要集中于此;S4-S6單元的成槽率較低,處于0.42-0.51范圍,且正對江亞南沙沙尾的S6單元最低,僅為0.42,成槽難度較大;南槽高回淤段與高含沙段并不一致,懸沙輸移應(yīng)不是基建期航道回淤的主要因素;2018年11月以來,江亞南沙沙尾5m獨(dú)立沙包緊貼南槽6.0m航道北邊線,且基建期(2019年11月-2020年3月)江亞南沙沙尾稍有淤積,故基建期回淤主要集中在S4-S6單元可能與江亞南沙沙尾存在一定關(guān)系。
關(guān)鍵詞:南槽一期工程6.0m航道;回淤量;疏浚量;成槽率
中圖分類號:U617?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1)11-0100-03
1 研究背景
2018年底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shè)[1-2],在長江口現(xiàn)有12.5 m深水航道的基礎(chǔ)上,新增一條長86 km、水深6 m、寬600~1000 m的優(yōu)質(zhì)輔助航道,該航道可滿足5000噸級船舶滿載多線通航,1萬~2萬噸級船舶減載通航及大型空載船舶下行通航[3],工程建成后,將顯著改善長江口航道通航安全和通航條件,大幅度提高通航效率。工程建設(shè)內(nèi)容包括:沿江亞南沙南緣向下游建設(shè)1條長約16公里的護(hù)灘堤,上游順接長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分流魚嘴南線堤(見圖1);疏浚長約14公里的南槽航道[4],基建疏浚工程量約600萬立方米。其中南槽6.0m航道基建疏浚工程于2019年11月4日開工,截至2020年3月20日完成基建疏浚工程量582.5萬方,基本達(dá)到交工驗(yàn)收條件,2020年4月1日進(jìn)入試運(yùn)行期;2020年6月12日,全長16km的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主體工程完成施工任務(wù),2020年6月23日,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yàn)收,投入試運(yùn)行。本文主要利用南槽一期工程6.0m水深測圖資料以及疏浚資料,分析基建期的回淤量、疏浚量以及成槽率情況,并對回淤原因進(jìn)行初步分析,可為南槽一期工程6.0m航道日常養(yǎng)護(hù)管理提供參考。
2 資料與方法
南槽6.0m航道基建疏浚工程于2019年11月4日開工,2020年4月1日進(jìn)入試運(yùn)行期。故本文主要采用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水深測圖資料以及疏浚資料,分析基建期疏浚量、回淤量以及成槽率情況。其中回淤量為測圖方量與疏浚量(船載方量)之差,正值代表沖刷,負(fù)值代表淤積;成槽率為測圖方量與船載方量之比[5-6],其大小可衡量成槽難易程度。另利用南槽基建期回淤量及2020年3月含沙量資料(測點(diǎn)布置見圖1),分析高回淤段與高含沙段關(guān)系;并結(jié)合近期江亞南沙沙尾等深線及地形沖淤變化情況,初探基建期回淤分布原因。
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6.0m航道主疏浚區(qū)段長28km,寬600m,自西向東分為S1-1~S14-2共28個單元,每個單元長度均為1km(見圖1)。基建疏浚區(qū)段主要分布在九段沙警戒區(qū)上下游約14km 航段內(nèi),大體在S1-1~S8-2范圍,亦是本文研究區(qū)段。為便于后續(xù)統(tǒng)計分析,本文自西向東每兩個單元合并成1個,即S1-1、S1-2合并為S1,S2-1、S2-2合并為S2,以此類推,本文研究區(qū)段為S1~S8單元,每個單元長2km,其中S6單元正對江亞南沙5m沙尾(見圖2)。
3 分析結(jié)果
3.1 基建期疏浚量、回淤量及成槽率
圖3為南槽一期工程6.0m航道基建期疏浚量及測圖方量分布。由圖可知,基建期疏浚量為557萬方,S1~S8單元分別為0.02萬方、23萬方、81萬方、136萬方、153萬方、121萬方、43萬方以及0萬方,江亞南沙沙尾附近的S4-S6單元相對較大,占74%;基建期測圖方量為422萬方,S1~S8單元分別為30萬方、46萬方、72萬方、69萬方、71萬方、51萬方、52萬方以及31萬方,其中S3-S6測圖方量小于船方量,表現(xiàn)為淤積;其余單元測圖方量均大于船方量,表現(xiàn)為沖刷。
圖4為南槽一期工程6.0m航道基建期回淤量分布??梢钥闯?,基建期回淤總量為134萬方,主要集中于江亞南沙沙尾南側(cè)的S4~S6單元,其中S5單元最高,為82萬方,S4、S6單元分別為67萬方、71萬方;S1、S2、S7以及S8單元均表現(xiàn)為沖刷。由基建期成槽率可知(見圖5),S3~S6單元成槽率均小于1,且江亞南沙沙尾附近的S4~S6較低,處于0.42~0.51范圍,而正對江亞南沙沙尾的S6單元最低,為0.42,S2、S7單元成槽率大于1(分別為2.03、1.21)。
3.2 基建期回淤原因初析
由前文分析可知,基建期江亞南沙沙尾附近的S4~S6單元是主要回淤區(qū)段,成槽難度較大。對2020年3月南槽潮平均含沙量及基建期回淤量進(jìn)行套匯(見圖6),可以看出,南槽主槽高回淤段(NCH4~NCH5)與高含沙段(NCH2~NCH3)并不一致,回淤最大值與含沙量最大值所在位置亦不重合,回淤最大值位于NCH4~NCH5之間,含沙量最大值則處于NCH3測點(diǎn),懸沙輸移應(yīng)不是南槽6.0m航道基建期回淤的主要原因。
而從江亞南沙5m沙尾等深線變化來看,2012年8月以來,江亞南沙5m沙尾總體上呈淤積下延態(tài)勢;2013年8月起5m沙尾逐漸貼近南槽5.5m航道航道中段(九段燈船以下約3.6km處);2018年11月,江亞南沙中部5m等深線斷開,沙尾形成5m獨(dú)立沙包。且2018年11月~2020年3月(南槽一期工程開工以來),沙尾5m獨(dú)立沙包緊貼南槽6.0m航道北邊線(見圖7),2019年11月~2020年3月(基建期)江亞南沙5m沙尾緊鄰南槽6.0m航道區(qū)域亦略有淤積(見圖8),故基建期回淤主要集中在S4~S6單元可能與江亞南沙沙尾存在一定關(guān)系。
4結(jié)論
本文利用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6.0m航道基建期水深測圖資料以及疏浚資料,分析了疏浚量、回淤量以及成槽率情況,并對回淤原因進(jìn)行初步分析,結(jié)論如下:基建期回淤主要集中于江亞南沙沙尾南側(cè)的S4~S6單元,該段疏浚量相對較大,成槽率較低,處于0.42~0.51范圍,且正對江亞南沙沙尾的S6單元成槽率最低,僅為0.42,成槽難度較大;南槽高回淤段與高含沙量段并不一致,懸沙輸移應(yīng)不是基建期回淤的主要因素,且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開工以來(2018年11月~2020年3月),江亞南沙沙尾5m獨(dú)立沙包緊貼南槽6.0m航道北邊線,而基建期(2019年11月~2020年3月)江亞南沙沙尾稍有淤積,故基建期回淤集中在江亞南沙沙尾附近的S4~S6單元可能主要與江亞南沙沙尾有關(guān)。隨著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護(hù)灘堤的建成,江亞南沙將得到守護(hù),沙尾淤漲所需沙源減少,淤漲下移態(tài)勢或有所減緩,但沙尾演變對南槽6.0m航道回淤的影響預(yù)計仍將存在。
參考文獻(xiàn):
[1]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開工[J].水運(yùn)工程,2019(01)5.
[2]兩項(xiàng)在建航道整治工程開工[J].水運(yùn)工程,2019(04):151.
[3]長江口南槽將建6米水深人工航道[J].交通企業(yè)管理,2019,34(01):104.
[4]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設(shè)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初步設(shè)計(報批稿)(第 1 分冊))[R].上海: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設(shè)計研究院有限公司,2018.
[5]金镠,談澤煒,李文正,虞志英.長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問題[J].中國港灣建設(shè),2003(05):1-7.
[6]金鏐,范期錦,談澤煒,許建平.長江口深水航道成槽規(guī)律的初步分析[J].水運(yùn)工程,2000(01):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