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雯
和寧寧在一起讀了很多書,慢慢地,5歲的她開始讀懂付出與得到,悲傷與喜樂,死亡及其價值。我們一起探索,一起交流。
過濾黑暗的心靈之篩
喜歡喬恩·克拉森,緣于他的經(jīng)典繪本《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來》,以及同名繪本劇。故事把動物的小心思表現(xiàn)得生動、幽默,又有一種引而不發(fā)的懸疑氛圍。臨近結尾,看到熊頂著紅帽子出現(xiàn),寧寧大喊“啊,他把兔子吃了。”寧寧想象的吃,是整個吞下去之后,可以再囫圇吐出來,小兔子還能復生,好比從大灰狼肚子里救出小紅帽和她的外婆。
孩子總能用他們的心靈之篩過濾黑暗。而喬恩·克拉森用獨特的繪本語言試探界限,把握住了微妙的尺度。
接著,我給寧寧講了喬恩·克拉森的另一本繪本《山姆和大衛(wèi)去挖洞》,這是一個格外松弛和幽默的故事,帶著孩童的天真爛漫。山姆和大衛(wèi)去挖洞,他們挖得很深,但什么也沒挖到,于是換了一條路再挖,卻每次只差一點點,每次都和寶石失之交臂……看到近在眼前的寶石,寧寧急得指手畫腳,恨不得跳到畫面里搶過鏟子來挖。她被荒誕的、屢屢錯失的情節(jié)逗得咯咯直笑。
第二天,寧寧忘了繪本的結局,她問“他們挖到寶石了嗎?”其實,山姆和大衛(wèi)最后挖出的是另一重天地。這個故事設計超越了日常生活,是屬于想象世界的天馬行空,而這個新天地又和山姆、大衛(wèi)原來的生活環(huán)境沒什么不同,他們淡然地在其間行走,既不過分懊喪(沒有挖到寶石),也不感到好奇、興奮。故事超越日常之后,又回到日常,很高妙。那種事事平衡,“怎樣都可以”的表達正是全書幽默的核心。它別開生面的環(huán)形結局是山姆和大衛(wèi)繼續(xù)扛著鋤頭去挖洞。因此,在寧寧的腦海里,“有沒有挖到寶石”成了恒久的懸念,成了一再翻開這本繪本的理由。
人人都有傷心事
阿諾·羅北兒的《貓頭鷹在家》中的《眼淚茶》很打動我——貓頭鷹抱著大茶壺,想著一連串的傷心事,只為掉下眼淚來,好泡一壺眼淚茶。他品嘗著煮好的眼淚茶,感到幸?!坝幸稽c成成的滋味”。他說,“眼淚茶永遠是非常好的”。
于是,貓頭鷹腦海里悲傷的片段有了轉化之力。“斷了腿兒的椅子”“忘記了歌詞、設法唱的歌”“掉到爐灶后面的勺子,再也沒找著”“讀不了的書,因為有幾頁被撕掉了”“停走的鐘表,沒人給它們上發(fā)條”“因為所有人都在睡覺,而無人欣賞的清晨”……雖然悲傷,但卻成了書里令人意想不到的茶原料。原來悲傷也是種生命力,缺乏了悲傷,喜悅便喪失深度,就好比眼淚能成為上好的茶飲。
那天,我給寧寧講了《貓頭鷹在家》,沒想到她第二天點名想重聽的也是《眼淚茶》。她說“我也有一些悲傷的事情,比如見不到小川(她喜歡的小男孩),見不到馬上弟弟(好朋友的弟弟)?!蔽蚁耄L本用相似的悲傷經(jīng)歷喚起孩子的共鳴,又用以眼淚為茶水的奇妙轉折,將悲傷轉化為生命的原料。眼淚茶,眼淚能用來煮茶,這其中的詩意絲絲滲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