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陸秋琴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昆山市花橋徐公橋小學)
中國的古詩文是中華文明智慧的結(jié)晶。它含義深遠,里面有感天動地的愛國情懷,有勇?lián)姑睦硐?,有?chuàng)造未來的堅定志向……古詩文有自己獨特的韻律,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是小學生接觸古典文學的最佳啟蒙教材?!墩Z文課程標準》在“古詩文閱讀的評價”一段明確指出:“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查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的大意,而不應考查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學習古詩文,應以記憶誦讀為主,大量積累古詩文,教師應幫助其提高記憶能力。為了學生更好地積累古詩文,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做到以下三點。
利用早讀課進行朗讀練習。誦讀古詩文能直接把學生帶入詩詞的境界中,所以每天早上的早讀課,我規(guī)定前5 分鐘是專門的古詩文誦讀時間,每周一篇詩文,具體內(nèi)容我會在每周五放學前提前寫在黑板的古詩角中,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提高早讀效率。早讀課開始后,我要求學生反復、大聲地朗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每首詩不一樣的情感。有聲的朗讀便是最好的記憶,學生很容易就可以記住了。
課前進行背誦練習。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積累,只在早讀誦讀古詩文是不夠的,所以每節(jié)語文課課前3 分鐘的預備鈴階段,就是古詩文背誦鞏固的時間。語文課前的預備鈴響起之后,就有專門的“古詩領讀員”說古詩題目,然后全班背誦,把每天早自習背誦的古詩文依次誦讀,加深記憶。這樣時時背誦,學生積累再多的古詩文也不會輕易忘記,提高了學生的記憶能力。
放學路隊誦讀名篇。古詩文名篇讀來節(jié)奏感強,有自己的韻律,學生踏著詩詞的節(jié)奏走路,不僅能走整齊,還能牢牢掌握古詩文的朗讀規(guī)律。所以每個學期一開始,我都會選擇一首較長的經(jīng)典詩文讓學生背誦,每天放學排隊時就開始誦讀,一直到學生走出校門。學生邊走邊誦,隊伍整齊了,名篇名句記住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這樣的朗讀中,體會到了詩詞的韻律美,提高了學生的詩歌審美能力。
古詩文中的意象都有其特定的意義和情感內(nèi)涵,因此每月我都抽出一節(jié)課,讓學生把本月背誦的古詩文按不同的意象、情感進行整理,分類后再次誦讀,幫助學生更有效地記憶。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我們開展了有趣的實踐活動。
比賽實踐,內(nèi)化于心。每個學期我都在班級中開展詩詞吟唱比賽,讓學的好、唱得好的同學一展身手,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詩文的熏陶。
拓展閱讀,以一帶多。我在教完一篇古詩文后讓學生拓展閱讀,整理歸納腦海中的古詩文,學生有了一定的積累后,就可以進行更高難度的實踐活動,比如“飛花令”,讓學生的學詩熱情一步一步提高。
巧用趣用,生活是詩。對于掌握了的古詩文,教師應讓它們時時出現(xiàn)在學生的眼中、口中,讓學生運用時體會詩的妙趣。春天來了,花壇里姹紫嫣紅,我讓學生說說描寫春天的古詩文,感受一下古詩文中的“萬紫千紅總是春”;學到《燕子》時,讓學生背背“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讓詩情畫意自然地從學生口中吟誦出來,提高了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
古詩文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美,這種意境美有很多展現(xiàn)方式,不只是誦讀,我們還可以畫出來、寫出來、演出來?!霸娭杏挟?,畫中有詩”,我們也可以學學古人“吟詩作畫”,在詩與畫的轉(zhuǎn)換中學習古詩文。教學古詩《草》時,我讓學生學著畫一畫,畫草的枯榮,也畫詩中沒有的藏在土里的草根,還畫春風吹過后大地生機勃勃的情景。詩學完了,畫也畫好了,草的精神也學到了,過程極簡卻情蘊深遠。
在古詩文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仿寫古詩文、根據(jù)詩文的意境寫文章,用各種方法、形式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比如學到《游園不值》時,我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于是就有了一些雖稚嫩卻很有趣的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只燕子銜泥歸”“春色滿園關不住,桃紅柳綠引人來”……在這樣的創(chuàng)作中,學生摸索到了詩的意境,感受到了詩人寫詩時的情懷,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靈氣,更加深了學詩的熱情。有的古詩文學生很容易就能明白意思,但要說出來卻比較難,所以可以采取演繹的方式,讓學生先想象畫面,然后演一演,同桌互相配合,把古詩文演出來,臺詞就是這幾句古詩文。在角色的一問一答中,學生不僅訓練了領悟能力,還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惫旁娢慕虒W就如這流淌的河流,只有不斷注入新鮮的水,學生才能盡情地暢游其間,文化底蘊才能厚重起來。因此,教師應該將古詩文教學貫穿語文教學全過程,和學生一起學好古詩文,傳承中國古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