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22歲的消防員朱銘駿在演練時從兩米高的雙杠上摔下致高位截癱,頭部以下全無知覺,能感知的唯有冷熱。他喪失了呼吸能力,只能靠呼吸機換氣。從ICU病房出來后,他回到了山東安丘老家,一躺就是8年。
一個偶然機會,他接觸到了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開始全身心投入其中,經(jīng)歷了一年多的備考,他成了一名心理咨詢師。他想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鼓勵更多和他一樣經(jīng)歷過絕望的人。
今年1月,在網(wǎng)上發(fā)布視頻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后,朱銘駿開始得到網(wǎng)友關注。在心理咨詢之余,他也進行電競游戲直播,成為一名電競主播。前些天,因為一張網(wǎng)友們?yōu)樗刂频碾姼傋o理床,他再次進入公眾視線。
電腦游戲中的廝殺聲蓋過了呼吸機的聲音,傍晚6點,朱銘駿開始進行游戲直播。整張電競護理床被照亮了,光源來自床頭方塊狀的補光燈和電腦屏幕。離他更近的,是手機支架上的手機,前置鏡頭將他的頭部框入其中。畫面中,他圓乎乎的腦袋上,戴著一個防藍光的黑框眼鏡。他的眼睛緊盯著一個方向,而嘴巴則在前方的4根黃色管子上游走。
他一會兒吹氣,一會兒吸氣,時不時地發(fā)出“噗” “喲”的聲音,由于用氣頻繁,朱銘駿的臉上泛起一抹淡紅色,每隔幾秒,他的嘴都會從黃色管子上挪開,發(fā)出深沉的換氣聲。
眼前的這4根管子,是一套口控操縱桿設備。3年前,朱銘駿從網(wǎng)上看到一個身體殘疾的外國游戲主播用這樣的裝備進行游戲直播,便花錢托人從美國買了一套。
屏幕里,朱銘駿操控的人物不停擊殺對方的小兵。他有些不好意思,“這是水局,朋友帶著我練習呢?!敝煦戲E介紹,即便有了這套裝備,也不能如常人般打游戲,為此,他通過練習提高技術,與粉絲連麥打游戲時,一些粉絲會給他放水。
他說,游戲曾是他高位截癱后打發(fā)時間的工具,如今,在和粉絲們的連麥游戲中,已然成為他與世界連接的一種方式,“有人聽我說話?!倍遥@還是他的一份工作,靠著粉絲的打賞,“一晚上也能賺些錢。”
朱銘駿知道,“用嘴打游戲”是一個噱頭,好多人是帶著獵奇的心態(tài)來看,但他樂在其中。看著嘴巴控制的小人連跑帶跳地走過各種地形,揮動著武器、發(fā)動著技能,仿佛無所不能的樣子,他覺得慰藉了不少。
每天上午,朱銘駿都要進行心理咨詢的工作。2018年,他考取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證書,開始在家營業(yè),面向成年人收費,在校生免費。這在朱銘駿看來,是最適合他的工作,“高位截癱,除了嘴和腦子能動,其他的都動不了,我還能干什么?!?/p>
而學習心理咨詢,曾經(jīng)是為了救贖他自己。
當年“咣”地一下倒地后,朱銘駿在24小時燈火通明的ICU病房里躺了好幾天,從此害怕光亮。當時他說不出話,唯有眼珠能動,他試圖咬舌自殺,但很快被護士發(fā)現(xiàn)了,給他加了口拴。沒辦法咬舌,朱銘駿便咬自己的下嘴唇。
身體再恢復一些,朱銘駿便開始咬著觸控筆玩平板電腦,打發(fā)自己的時間。帶著“死不了”的心情,朱銘駿在截癱的貼吧里宣泄著情緒。一位懂心理咨詢的人加了他的好友,在這位老師的開導下,朱銘駿漸漸走了出來。
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時刻,房間里總能傳來朱銘駿爽朗的笑聲。朱銘駿知道,脊髓損傷再生修復是現(xiàn)代醫(yī)學的未解難題,但“站起來”,仍是朱銘駿心里的一個心愿。
(摘自《新京報》 12.1 汪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