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華
隨園校區(qū)歷史圖
大三時,我曾陪同外校老師參觀校史館。
“南京師范大學共有三個校區(qū),分別是仙林,隨園及紫金校區(qū)。這是隨園校區(qū),素有‘東方最美校園之稱……”走到校園平面圖前,我指著墻上圖片說道。同行老師隨口問,“隨園校區(qū)為什么能被譽為東方最美呢?”我愣在原地,感到尷尬不已。我準備稿子時,并未想過為什么,當然也沒有查閱相關資料。我想了很久,也只能支吾了幾句。
校史多少有些是枯燥的,講解時再一味對著稿子照本宣科,參觀者可能就會不愛聽,一旦遇到超出稿子內容的提問,尷尬便無處遁形。詳細地了解校史后,才能清楚地回答參觀者想聽的內容;針對性地做功課,才能讓他們滿意。
我結合校史沿革圖細細厘清了學校發(fā)展的歷史脈絡,隨后更是從圖書館找來許多本講述校史的書作為背景資料積累,比如《南京師范大學大事記》、回憶文集《隨園滄?!返?,方才覺得心里有底。
給不同專業(yè)領域的參觀者講解時,我會提前準備與他們專業(yè)有關的內容。有一回給化科院的研究生新生講解,當他們開始顯現(xiàn)出倦態(tài)時,我向大家展示起金陵女子大學時期,我校西遷重慶華西壩時,女學生做實驗的照片?!芭畬W生手里拿的是扇子,借此控制小炭爐火焰溫度進行化學實驗。她身上穿著厚厚的棉衣,我們可以想到,那時候的實驗環(huán)境十分艱苦?!蔽蚁虼蠹抑v述道。之后我還講解了我?;圃菏兹卧洪L吳懋儀先生在實驗室中耕耘、在講臺前奮斗的故事,讓他們更能對校史共情。
當參觀者來自外地時,我會重點介紹明妮·魏特林女士、程瑞芳女士和陳斐然女士。在南京大屠殺期間,他們三個人負責留守學校,建立金陵女大難民所,收留南京淪陷后無家可歸的婦女兒童。他們建立了國際安全區(qū),從日軍的槍口與刺刀下拼死救護成千上萬的中國難民。三人借助校園保護了無數(shù)無辜的中國百姓,也為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保留了珍貴的證據(jù)。“他們是南京人心中的‘活菩薩,東方的‘辛德勒?!?/p>
在給影視創(chuàng)作專業(yè)同學講解時,我特意帶領他們在校史沿革圖前多作停留,并告訴他們,新中國成立后,當時的南京大學被拆分成十幾所大學,最主要的文學院和理學院即是如今的南京大學,工學院部分院系成為現(xiàn)今東南大學,師范學院為我們南京師范大學,而影音部成為后來的北京電影學院?!八纳嵛迦耄覀兒湍衬尘巹『湍衬逞輪T是校友。”聽到這里,大家感到驚奇,轉而又都開心地笑了。
新的學年開始,校史館迎來了一批又一批新的參觀者。當再次遇到“隨園校區(qū)為什么是東方最美校園”這一問題時,我終于可以從容優(yōu)雅地向來訪者娓娓道來:南師大的隨園校區(qū)是原金陵女子大學校址所在地,由中國設計師和美國設計師共同設計,于1922年開工建設,在當時被譽為“東方最美麗的校園”。整個校園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按照東西向的軸線布置,布局工整;建筑物參考了頤和園與故宮,校園布局又參考了美國高校,歇山頂式,小瓦屋面,黃墻紅柱,對稱美觀;校區(qū)道路兩旁是直達云天的梧桐樹,兩側花園長滿了紅花綠草,古色古香的教學樓矗立于綠樹掩映中,有中西合璧之美和自然人文之樂,恰如走進了江南古典園林……
女學生持扇控制溫度進行實驗
明妮·魏特琳女士和程瑞芳女士
責任編輯:賈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