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力文
(綿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四川 綿陽 621000)
狼瘡性腎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r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累及腎臟后引發(fā)的常見腎臟損傷,是導(dǎo)致SLE患者殘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因素[1]。根據(jù)LN的病理特點,臨床將LN分為六種類型,其中Ⅴ型LN又被稱為膜性LN,該類型LN鏡下可見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彌散性增厚,患者可出現(xiàn)進行性腎功能下降,預(yù)后普遍較差[2]。LN疾病活動性與患者預(yù)后密切相關(guān),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度評分表(SLEDAI)作為臨床評估疾病活動性的常用手段,評估時具有較強的主觀性[3]。因此,尋找可預(yù)測LN疾病活動性的實驗室指標,在改善患者預(yù)后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血清脂蛋白相關(guān)磷脂酶A2(Lp-PLA2)與腎臟炎性反應(yīng)有關(guān);補體組分1q(C1q)參與了機體免疫調(diào)節(jié),在SLE及LN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4],但有關(guān)Lp-PLA2、補體C1q對膜性LN患者疾病活動性的量化評估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擬探討Lp-PLA2、補體C1q在膜性LN患者中的表達水平,并分析二者與疾病活動性的關(guān)系。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綿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收治的67例Ⅴ型LN患者為對象,納入標準:(1)臨床檢查符合Ⅴ型LN的診斷標準[5],即排除乙型肝炎病毒相關(guān)性腎炎、腫瘤及藥物等繼發(fā)性膜性病因,且均經(jīng)腎活檢病理確診。(2)性別不限,年齡≥18歲;(3)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類型腎臟疾病患者;(2)合并腫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3)存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另選取53例同期體檢的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臨床資料 收集患者的性別、年齡、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PLR)、超敏C反應(yīng)蛋白(hs-CRP)和腎小球濾過率(GFR)等一般臨床資料。其中,c-aGFR以適合中國人的腎臟病飲食改良(MDRD)方程進行計算,GFR=175×Cr-1.234×年齡-0.179×0.79(女性)。
1.2.2 血清Lp-PLA2、補體C1q水平檢測 取受試者空腹靜脈血5 mL,3 500 rpm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低溫保藏待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LST008型,日本日立有限公司)應(yīng)用免疫透色比濁法檢測血清Lp-PLA2、補體C1q水平。試劑盒均購于上海北加試劑公司,嚴格按照相關(guān)檢測步驟進行。
1.2.3 疾病活動性評估 采用LN活動性指數(shù)(activity index,AI)和慢性指數(shù)(chronicity index,CI)評分系統(tǒng)、SLEDAI評分表對LN患者的疾病活動性進行評估。其中,AI采用Austin半定量評分,包括白細胞浸潤、腎小球毛細血管內(nèi)增生、核碎裂/纖維素性壞死、“白金耳”現(xiàn)象或透明血栓、細胞性新月體和間質(zhì)炎細胞浸潤等病變,每種病變采用4級評分法(0、1、2、3、4分)進行評分,總分為24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病例活動性越強[6];CI評分包括纖維性新月、腎小管萎縮、間質(zhì)纖維化和腎小球硬化等病變,每種病變采用4級評分法(0、1、2、3、4分)進行評分,總分為12分,表明患者慢性化病變程度越高[7];SLEDAI評分量表包括九個器官系統(tǒng)的21項臨床指標,分值分別8分(8項)、4分(6項)、2分(4項)和1分(3項),其中,≤9分為輕度活動,10~13分為中度活動,>13分為重度活動[8]。根據(jù)SLEDAI評分將患者分為輕度活動組(n=41)和中重度活動組(n=26)。
三組的NLR、PLR、hs-CRP比較,對照組<輕度活動組<中重度活動組(P<0.05);三組的GFR水平比較,對照組>輕度活動組>中重度活動組(P<0.05);三組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三組的血清Lp-PLA2水平比較,對照組<輕度活動組<中重度活動組(P<0.05);補體C1q水平比較,對照組>輕度活動組>中重度活動組(P<0.05)。見表2。
表2 各組血清Lp-PLA2、補體C1q水平比較
輕度活動組患者的AI、SLEDAI評分小于中重度活動組(P<0.05),兩組患者的C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疾病活動程度LN患者疾病活動性評分比較
Lp-PLA2與SLEDAI評分呈正相關(guān)(r=0.726,P<0.05),補體C1q與SLEDAI評分呈負相關(guān)(r=-0.637,P<0.05);Lp-PLA2、補體C1q與AI無明顯相關(guān)性(P>0.05)。見表4。
表4 Lp-PLA2、補體C1q和疾病活動性評分的相關(guān)性分析
進一步繪制Lp-PLA2、補體C1q的ROC曲線,分析二者及其聯(lián)合檢測對膜性LN患者疾病活動性的預(yù)測價值。見圖1。Lp-PLA2、補體C1q的AUC值分別為0.729、0.753,對LN患者疾病活動性的預(yù)測均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Lp-PLA2、補體C1q的敏感度分別為74.29%、80.00%,特異度分別為80.00%、56.67%,二者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2.53%、68.42%,AUC值為0.839,高于Lp-PLA2、補體C1q單個指標檢測(Z=2.215、2.186,P=0.027、0.034)。見表5。
表5 Lp-PLA2、補體C1q預(yù)測膜性LN患者疾病活動性的價值分析
膜性LN在臨床中較為少見,對于該類型LN的治療,臨床尚無最佳方案推薦。一項有關(guān)膜性LN患者的遠期生存情況研究[9]發(fā)現(xiàn),10%~30%的患者會進展為終末期腎病,經(jīng)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治療后,10年生存率只有47%。對LN疾病活動性的管理是影響醫(yī)師診療決策、改善患者預(yù)后的關(guān)鍵,尋找理想的生物標志物對于LN疾病活動性的預(yù)測非常重要的。Lp-PLA2是一種由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等炎性細胞產(chǎn)生的磷脂酶,具有促進氧化磷脂水解的作用,其水平變化可反映機體的炎性損傷程度;補體C1q是補體系統(tǒng)經(jīng)典途徑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啟動補體活化途徑,是預(yù)測腎臟病變、診斷SLE的良好指標[10]。目前認為,補體系統(tǒng)異常是LN發(fā)病的機制之一,而機體炎癥反應(yīng)會加重腎臟損傷[11],因此檢測血清Lp-PLA2、補體C1q水平及其變化對于預(yù)測LN疾病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對照組、輕度活動組、中重度活動組的NLR、PLR、hs-CRP和GFR水平存在明顯差異,患者疾病活動性越高,NLR、PLR和hs-CRP水平越高,GFR水平越低。NLR、PLR是評估機體炎性反應(yīng)的敏感指標,與炎癥性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病情嚴重程度及患者預(yù)后相關(guān)[12],膜性LN在發(fā)病過程中,多克隆B細胞被激活,產(chǎn)生大量免疫球蛋白和炎性因子,加重腎組織炎性反應(yīng),造成腎功能損傷,使GFR水平下降;而過度的炎性反應(yīng)會使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血小板水平升高,淋巴細胞比例下降,從而使NLR、PLR升高[13]。此外,中性粒細胞水平的升高會反過來影響hs-CRP等炎性因子的表達水平,故本研究中輕度活動組和中重度活動組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Lp-PLA2與溶血卵磷脂、氧化型游離脂肪酸等的形成關(guān)系密切,參與了機體炎癥反應(yīng),在動脈粥樣硬化、腎臟受累和凝血異常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14]。一項有關(guān)Lp-PLA2與SLE的相關(guān)性研究[15]發(fā)現(xiàn),活動期SLE患者存在血清Lp-PLA2水平升高的現(xiàn)象,當患者并發(fā)腎臟受累時,其水平進一步升高。本研究顯示,中重度活動組和輕度活動組的血清Lp-PLA2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中重度活動組的血清Lp-PLA2水平明顯高于輕度活動組,且Lp-PLA2與SLEDAI評分呈正相關(guān),表明Lp-PLA2可用于評估膜性LN患者疾病活動性。補體C1q在LN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具有“雙刃劍”的作用,與腎臟損傷程度密切相關(guān)。一方面,補體C1q可通過影響樹突狀細胞的分化、成熟,促進凋亡細胞的清除;另一方面,補體C1q可激活補體經(jīng)典途徑,在加速病原體的清除的同時,增加抗C1q抗體的合成,引發(fā)免疫復(fù)合物沉淀,加重腎組織損傷。張亞梅等[16]發(fā)現(xiàn)活動期患者的補體C1qs水平明顯低于非活動組與對照組,補體C1q出現(xiàn)功能障礙或數(shù)量減少時,無法正常清除凋亡細胞,可加重組織損傷。本研究中,三組的補體C1q水平比較,對照組>輕度活動組>中重度活動組,且與SLEDAI評分呈負相關(guān),進一步表明補體C1qs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膜性LN患者的疾病活動性患者,即補體C1qs水平越低,疾病活動性越高。另外,本研究還顯示,Lp-PLA2、補體C1q的AUC值分別為0.729、0.753,二者聯(lián)合檢測的AUC值為0.839,明顯高于Lp-PLA2、補體C1q單個指標檢測,提示Lp-PLA2、補體C1q在預(yù)測膜性LN患者疾病活動性方面具有良好的診斷價值,可作為評估疾病活動性的敏感指標。
綜上所述,血清Lp-PLA2、補體C1q水平與膜性LN的疾病活動性存在一定的相關(guān)性,可作為預(yù)測膜性LN疾病活動性的重要血清學(xué)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