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舒
二胡配件由琴弓、琴弦、千金、濾音墊、琴碼組成,其琴碼所起的作用尤為明顯,尋找到一個適合該琴并能使其發(fā)生諧振的琴碼,并提升該琴的音質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二胡界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二胡碼:好琴易找,選碼難。為找到合適的琴碼,演奏者挑選琴碼都到了百里挑一的程度。是什么原因造成琴碼如此難選呢?除琴皮原因外,琴碼自身的結構、材料、質量等能否達到諧振要求尤為重要。
一、傳統(tǒng)二胡琴碼的分析研究
(一)二胡琴碼分類
二胡琴碼是琴弦振動波傳導和阻尼的載體,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二胡琴碼按材料可分為以下幾類:
1.白木碼:白木類碼主要是以楓木、白妞子木、黃楊木為代表制成的琴碼。
2.拼碼:如楓木、老紫檀、老松節(jié)等拼接做成的琴碼。
3.油煎碼:油煎碼屬于通過科學手段研發(fā)出來的品種,其碼的內部結構通過處理趨于碳化。
4.老枓類:如老松節(jié)、老紫檀、陰沉木等制成的琴碼。
上述類型的琴碼傳導和阻尼各有千秋,不論優(yōu)劣,全憑適合與喜好。
(二)二傳統(tǒng)二胡琴碼結構、振動傳導和阻尼分析
1.二胡琴碼結構簡介
(1)圖1為傳統(tǒng)二胡琴碼的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從正視圖可以看到二胡琴碼弦槽一般相距為5mm,位于琴碼中心軸兩測2.5mm處,琴弦安裝好后在此固定,琴弓摩擦琴弦時,琴弦在此位置不會偏移。
(2)從正視圖和側視圖中,可以看到二胡琴碼中心位置設計有孔,即琴碼中心位置有直徑約3.5mm至4.0mm的孔,有的孔直徑可能更大些。從圖2的實拍圖可以看到琴碼有一個圓孔,俗稱音孔。
(3)從圖1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中,可以看到琴碼上部寬度約為1.8mm左右的條狀結構,上面設計有兩個弦槽,二胡琴碼上部呈條狀結構,隨弧度延展到底部呈橢圓或圓形結構。琴碼質量的分布與琴碼結構同步,上部結構質量最小,沿著弧形曲線到琴碼底部質量逐漸增大。
(4)圖3為二胡琴碼在琴皮上的實拍圖,兩根琴弦壓在琴碼弦槽上,琴碼緊貼琴皮,藍色線為二胡琴皮的中心線。
2.琴弦摩擦時,琴碼對振動波的傳遞分析
以圖1為例,二胡琴弓在摩擦琴弦時,琴弦產(chǎn)生的振動波通過琴碼傳遞至琴皮,使琴皮發(fā)生振動產(chǎn)生聲音。當一根琴弦被摩擦振動時,振動波通過弦槽傳遞到整個琴碼,最終到達琴碼底部,那么兩個弦槽垂直琴皮處,接收到的振動波能量是否一致,成為未知數(shù)。
振動波在琴碼內能量傳遞方式為,當一根琴弦被摩擦時,振動波在弦槽處開始傳遞,其振動波傳遞形態(tài)理應按扇形方式傳遞,由于琴碼外形及音孔設計的緣故,振動波有一部分并未按扇形方式傳遞,部分振動波被重新規(guī)劃導流了,有可能導致能量傳遞分布不均衡。
(三)振動波傳遞分析
當二胡琴弓一根弦被摩擦產(chǎn)生振動波時,弦槽垂直琴皮處獲得振動能量,與另一個弦槽垂直琴皮處所獲得的振動波能量,進行分析比對。
1.琴弦振動時弦槽垂直琴皮處獲得振動能量分析:
(1)振動波以扇形方式傳遞,弦槽垂直琴皮處接收到的振動波能量最強,離垂直處越遠,接受到的振動波能量漸弱。
(2)琴弦振動時,以弦槽處為振動源,振動波在琴碼材質內以扇形方式直接傳遞到琴碼底部,振動源至琴皮垂直距離最短。弦槽與琴皮垂直處,獲得振動波能量最大。
2.屆時另一個弦槽垂直琴皮處,所獲得的振動波能量分析:
(1)琴碼有音孔設計的關系,振動波從音槽處開始傳遞,有一部分被重新規(guī)劃導流傳遞,部分振動波只能沿音孔外側曲線傳遞,到弦槽與琴皮垂直處,其傳遞距離大于前者的距離,振動波能量隨傳遞距離的增加而衰減。
(2)部分振動波被音孔切割阻斷,振動能量不能以扇形方式傳遞,底部接收到的振動波能量受到相當大的損失。該點接收到的振動能量遠小于扇形傳遞得到的能量。
3.結論
(1)演奏時拉動琴弦,弦槽與琴皮垂直處獲得最大值振動波能量,大于另一個弦槽垂直琴皮處獲得的振動波能量。
(2)最強振動點在離琴碼中心軸2.5mm處。
由于二胡琴皮的特殊性為軟性皮膜材料,其最佳的振動位置位于二胡琴皮的中心點,在這點獲得振動波能量最大,最為均衡,且琴皮振動幅度最大。
為什么二胡軟性皮膜中心點為最佳振動點呢?假定二胡琴皮蒙皮是均衡的前提下,作以下說明:
①二胡琴皮作為除去外力后能恢復原狀的彈性體材料,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用同等的外力對通過琴皮中心任何點進行作用,琴皮中心點到邊緣,琴皮的振動幅度數(shù)值呈漸弱分布,振動幅度的狀態(tài)及數(shù)值分布符合彈性力學的有關定律,因此琴皮中心點在受到外力作用時,振幅最大。
②在通過琴皮中心直線上的任何點,進行外力作用,除中心點外,其他兩端受力是不同的,此時兩端受力是不均衡的。外力作用只有在中心點時,琴皮兩端受力是相等的。說明中心點為受力最佳均衡點。
所以,二胡最佳振動點在琴皮中心點的理論是成立的。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琴碼安放在琴皮中心點,拉動二胡內外弦時,最強振動點在弦槽垂直琴皮處,偏離最佳振動點2.5mm,形成了偏振,導致內外弦聲音統(tǒng)一度降低。
(四)二胡琴碼結構對振動波傳遞和阻尼影響分析
1.二胡琴碼結構是一個既有傳導又有阻尼的組合體,琴碼從上至下質量是逐步增加的結構,振動波由上往下傳遞,琴碼上端質量小,傳導能力強,隨著質量逐漸增大,阻尼值也逐漸增加,振動波傳遞逐步減弱。琴碼阻尼值隨著琴碼的質量逐漸增大而變大,琴碼下端阻尼值達到最大值。
2.琴碼傳導、阻尼對二胡聲音音質影響說明如下:
(1)琴碼振動波傳導能力過強,中高頻的音質音量會得到加強,同時可能產(chǎn)生狼音,聲音不干凈,低頻不渾厚的狀況。
(2)琴碼阻尼過小,傳導能力隨之增強,對二胡的聲音影響非常大,聲音會缺少渾厚度、溫潤度,出現(xiàn)狼音等狀況,同時也失去了二胡特有的聲音味道。
(3)琴碼如阻尼能力過強,二胡在演奏時下把位中高頻的音量衰減明顯,拉出的聲音非常微弱。碰到這種情況,有經(jīng)驗的調音師會對二胡琴碼進行修整,通過底部打孔、橫向打孔、圓的改成橢圓的等手段來減輕琴碼下段質量,減小阻尼值,使二胡下把位的聲音通透明亮起來,音量衰減情況得到明顯改善,音質也得到明顯提升。
(4)二胡琴碼傳導能力過強,阻尼能力過強都不可取,只有傳導與阻尼達到一定的比值,二胡的音質才能得到保障。二胡琴碼下端質量的控制尤為重要。制作琴碼時下端質量比較難掌控,琴碼制作一次成功的概率不大,往往需要后期對琴碼傳導阻尼值進行調整,才能得到理想的音質。
3.傳統(tǒng)二胡琴碼由于原始設計原因,琴碼下端阻尼值最大,振動波傳遞到此處也最弱。琴皮未必能接收到最佳振動波能量。
4.結論:傳統(tǒng)琴碼由于結構原因,琴碼下端質量大阻尼大,傳導阻尼值掌控難。
(五)二胡琴碼質量與音質的關系及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
1.通過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顯示:質量在0.45克,正負不超過0.02克的范圍,琴碼振動波傳導阻尼比為最佳,此數(shù)據(jù)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并無理論依據(jù)。在此范圍的琴碼基本能達到二胡諧振要求,上下把位通透,下把位音量基本不衰減,外弦上下把位聲音通透明亮,內弦上下把位通透渾厚。在此數(shù)值范圍內,琴碼能使二胡音質達到最佳。
2.琴碼質量大于0.47克的數(shù)值,隨著質量數(shù)值的逐步增加其阻尼值隨之增加,中高頻音量衰減明顯,數(shù)值小于0.43克的,隨著數(shù)值逐步遞減其阻尼值同步減小,琴碼聲音干燥無味、出現(xiàn)雜音狼音等狀況。
3.結論:琴碼質量在0.43克至0.47克之間,能使二胡諧振,音質最佳。0.45克可作為琴碼制作最佳參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