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
大家好!
2006年開播的生活類角色互換節(jié)目《變形計》一直被詬病,因為節(jié)目帶來的影響,對山區(qū)孩子來說太過殘酷:城里的孩子通過節(jié)目更容易收獲名利,返回城市,當網(wǎng)紅、拍電影,日子愈發(fā)好過。而山里的孩子到城市游走一圈,返回家鄉(xiāng),抬眼望去,只剩被大山困住的無望感。慶幸的是,不是所有農村娃看過繁華后都會迷失自己,還有那么幾個農村娃在節(jié)目后,真正實現(xiàn)了“逆天改命”。
第一個,就是第一期節(jié)目《網(wǎng)變》里,出生青海的農村娃高占喜。父親雙目失明,母親病弱,還有年幼的弟弟,哪怕在青海農村,他們家也是最窮的那個。從小,高占喜就將改變人生的希望放在讀書上,他認為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涩F(xiàn)實是,家里根本供不起讀完初中還想繼續(xù)上高中的他。交換到城市后,車水馬龍、豪宅名車,城市的繁華讓高占喜數(shù)次忍不住落淚。看電視、玩電腦、逛公園,就在觀眾以為高占喜飄了之時,他卻提出“我的麥子熟了”,要求提前回家??催^繁華后,高占喜仍不改初衷,只堅信:“讀書就是唯一的路,考上大學才能走出這里?!眳⒓庸?jié)目后,得益于城里 “爸媽”的資助,高占喜順利考入高中,努力學習3年后,他從青海考入湖南師范大學,成為一名國防生。
第二個是貴州山寨的羅先旺。在家鄉(xiāng),他每天要走一個多小時的路才能到學校。交換到城市后,看著整潔明亮的教室,他說出自己的夢想:“我的愿望是能在我們村里當一個老師,讓我們村里的人都有文化,然后走出大山?!睅啄旰?,他憑借優(yōu)異成績考入貴州師范大學,就讀地理與環(huán)境學專業(yè)。更讓人贊嘆的是,大學畢業(yè)后的羅先旺居然真的回到家鄉(xiāng),當上了高中地理老師。為了“改命”, 羅先旺苦讀多年走出大山,可為了理想,他又果斷回到家鄉(xiāng)。說到做到,心懷大愛的羅先旺,讓人肅然起敬。
還有一個是同樣來自貴州山區(qū)的陳玉林。和大多數(shù)農村孩子一樣,陳玉林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參加節(jié)目后,陳玉林回到家鄉(xiāng),在愛心人士的資助下,陳玉林得以安心上學。他發(fā)憤讀書,最后在中考時,憑借著全校第二的好成績考入當?shù)匾恢?。高考時,陳玉林發(fā)揮出色,最終考入北京工業(yè)大學。
3個孩子,靠著讀書,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也仿佛在告訴我們:讀書,是一個人上升的最佳途徑。知乎上有個問題:窮人的孩子為什么要讀大學?一位答主的回答讓人淚目。
他出生在廣東潮州的農村。父親年輕時外出打工,意外從三層樓高的地方掉落,從此身體虛弱不能提重物。那年,答主的弟弟剛剛出生,一家五口的生計全壓在了母親身上。父親康復一些后,做起了小生意,辛勤勞作只賺得一家溫飽。
2007年,答主哥哥剛考上大學,答主高三,弟弟在讀高一。父親被查出了癌癥,兄弟三人都想輟學打工賺錢,可父親不肯。為了讓孩子們繼續(xù)讀書,父親把能借錢的親戚借了個遍,一家人走到哪都被嫌棄??杉幢氵@樣,父親也從沒想過讓孩子們放棄學業(yè),因為他深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2011年,哥哥畢業(yè);2012年,答主畢業(yè);2014年,弟弟畢業(yè)。苦日子熬著熬著總算看到了光明。
當父親的癌癥再度復發(fā)時,因為三個孩子都有了工作,一家人再也不用為治療費發(fā)愁。父親不僅能安心住院治療,出院后還有余錢買補品,繼續(xù)養(yǎng)身體。之后,這個曾經(jīng)村里最窮的家,蓋了新樓房,買了小轎車。窮人的孩子為什么要讀書?這位答主的親身經(jīng)歷,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讀書,當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你上升路途中最簡單和公平的一條路。哪怕被嘲“小鎮(zhèn)做題家”又如何?至少,你憑借努力,給自己的人生掙到了一個翻盤的機會。最可怕的,是年少時堅信“讀書無用”,幻想輕松逆襲,最后卻換來了一生卑微。這個時代,總有人沉浸在“退學的蓋茨”“輟學的韓寒”的故事里不能自拔。同時,他們還認定“大學生遍地都是”,早就不值錢了??蓴?shù)據(jù)顯示,全國14億多人中,大學生占據(jù)總人口的比例是8.86%,本科生只占4.43%。還有,《國際金融報》曾針對中國A股500名上市公司的高管,做過一個關于“教育程度”的調查。最后發(fā)現(xiàn),那些高管84%擁有高學歷,48%畢業(yè)于“985高?!薄F渲?,在476位已經(jīng)披露學歷的年薪超百萬的董事長中,有379位第一學歷為本科,占84%。
“讀書無用”的謊言早該被拆穿,那些自鳴得意的擁護者也遲早被打臉。今年,有3000萬網(wǎng)友參與了一個網(wǎng)絡投票——“人生十大遺憾之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未能珍惜年少時光好好讀書,以致此生碌碌無為。孩子,別等到步入社會,才遺憾學歷太低;別等到錯過光陰,才后悔讀書太少。
謝謝大家!
(摘自精讀微信公號,作者言偃為精讀主創(chuàng))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