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紹普,孫自永,張振山
(山東?;煞萦邢薰句逅貜S,山東 濰坊 262737)
溴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在國民經濟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溴及溴產品廣泛應用于醫(yī)藥、農藥中間體、溴系阻燃劑、油田化學品、水處理劑等有機化工及無機化工的化合物制備。
目前國內溴素廠絕大多數采用空氣吹出酸法吸收制溴工藝,采用人工定期取樣、手工檢測,操作只能“目視、手調”,手動操作,自動化水平極低。
近年國內對溴素生產自動化控制的研究雖有報道,國內也有部分提溴生產廠家實施了溴素生產自動化改造,但大多數只是提供了一個自動化操作平臺,或是單獨的幾項控制,或是只停留在實驗階段,未形成全面適合生產的溴素生產全流程自動控制。
山東海化股份有限公司溴素廠在國家對企業(yè)安全環(huán)保要求的提升、供給側改革、產業(yè)結構升級的大趨勢下,成功開發(fā)實施了空氣吹溴全流程自動控制技術。
在酸性條件下,用氯氣作氧化劑,鹵水中溴離子(Br-)被氧化成溴分子(Br2)。
反應式為:2Br-+Cl2=Br2+2Cl-
游離出的溴用空氣吹出,以硫磺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作吸收劑,加水噴霧,輔助吸收空氣與溴的混合氣,濃縮富集得初級酸(以HBr為主)。
然后將初級酸用泵打入蒸餾塔,通入氯氣二次氧化,重新游離出溴,副生鹽酸。
游離出的溴被水蒸氣蒸餾出,通過冷凝、分離、包裝得成品溴,其生產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酸法吹溴生產工藝流程框圖Fig.1 Flow chart of bromine blowing process by acid method
該技術就是在空氣吹出酸法制溴生產工藝流程的基礎上,進行的自動控制更新改造。
空氣吹溴全流程自動控制技術重點解決了鹵水溴離子、酸化pH值、氧化配氯率、循環(huán)尾氣二氧化硫含量、蒸餾加氯等溴素生產關鍵工藝參數的在線監(jiān)測技術,建立了酸法吹溴全流程DCS控制、監(jiān)控平臺,采用APC生產優(yōu)化自動控制技術,主要實現了鹵水加酸pH值自動控制、鹵水加氯氧化自動控制、硫磺燃燒量自動控制、蒸餾塔頂溫度自動控制、蒸餾加氯自動控制、液氯氣化穩(wěn)壓自動控制、一鍵開停機、液氯儲罐SIS控制等、實現全流程自動化精準控制。降低了物料消耗、消除了人工誤差,提高溴素提取率、蒸出率,提高鹵水資源利用率,提高溴素的質量和產量。
DCS系統(tǒng)采用和利時HOLLiAS MACS-K 系統(tǒng),基于以太網和ProfiBus-DP現場總線構架系統(tǒng)內置防火墻功能,雙控制器實現軟冗余,雙網故障不影響控制,優(yōu)化的控制軟件、完善的冗余機制、靈活可靠的網絡結構、操作員與控制器點對點通訊,保證了數據采集和連鎖控制的可靠性。可實現數據采集、控制調節(jié)、報警、趨勢、總貌圖、模擬流程圖、數據一覽、日志管理、系統(tǒng)故障診斷及故障監(jiān)視、系統(tǒng)組態(tài)等。
通過DP總線連接三個控制站:吹吸工藝控制站;蒸餾工藝控制站、供氯工藝控制站和SIS控制站。網絡連接由交換機、工業(yè)光電轉換器和光纜等。全廠控制系統(tǒng)包括:站內主控器、歷史數據服務器、工程師站、操作員站、現場控制站,安全方面配有SIL3等級的SIS控制系統(tǒng)(圖2)。
圖2 溴素生產DCS控制系統(tǒng)架構圖Fig.2 Framework diagram of DCS control system for bromine production
現場儀表的控制系統(tǒng)、反饋系統(tǒng)及通訊系統(tǒng),是溴素生產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現場設備及儀表的選型,重點是滿足防強腐蝕物料的要求。在氯氣、硫磺等易燃易爆區(qū)域要滿足防爆要求。
測量壓力的壓力表及壓力變送器,用于鹵水、酸等介質選用四氟隔膜法蘭式;用于測量氯的選用鉭隔膜法蘭式。
測量鹵水、酸流量選用襯四氟電磁流量計;測量氯氣流量選用內襯PTFE的金屬管轉子流量計或哈C合金的質量流量計。
液氯儲罐、溴罐液位計、酸罐液位計選用內襯PTFE的磁翻板液位計、四氟隔膜差壓液位計或外貼式液位計;酸罐、鹵庫液位可選用非接觸式雷達物位計。
蒸餾塔、二氧化硫的溫度計需要增加玻璃溫度計套管;硫爐溫度選用陶瓷熱電偶。
在滿足過程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所選的調節(jié)閥應盡量簡單、可靠、價廉、壽命長、維修方便和備件來源及時可靠。酸、氯控制閥多選用直通單座調節(jié)閥。
室外的儀表要有防雨淋防曬防腐蝕的措施,對強腐蝕應用,要有隔離措施。
目前使用的在線pH計電極多以玻璃電極作為測量電極,以甘汞電極作為參比電極。
pH計電極最簡單的清洗方法就是,人為手動清洗,但是手動清洗有很多弊端,如拆卸電極麻煩、容易損壞電極、測量作業(yè)暫時停止等。
研究選用的是超聲波清洗與手工清洗、定期校準相結合的方式。在pH電極的下方安裝超聲波清洗頭,由超聲波發(fā)生器向清洗頭提供約80 kHz頻率的振蕩源,功率為240 W~300 W。每6個月手工清洗一次,每3個月校準一次。經此處理,pH電極可正常使用在2 a左右。
鹵水加氯氧化通常以配氯率(氧化鹵水中游離溴和游離氯的總鹵量(摩爾數)與原料鹵水中溴離子含量百分比)來表示。一般工藝控制在95%~120%。
有采用ORP電極測氧化還原電位來對應配氯率的方法,實現配氯過程中氯氣加入量的在線監(jiān)測。但在實際生產中該方法存在難以解決的問題:
(1)ORP電極易吸附雜質,附著棕紅色沉積物,極難清理,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2)鹵水或海水中的物質復雜多變,單一電極不能真實反映出配氯率與氧化還原電位的對應關系;同時氧化還原電位的變化值太小,但對應的配氯率變化較大。
4.2.1 在線溴離子計的選定
故選用溴離子在線檢測儀利用溴離子電極檢測鹵水中溴離子含量,3個月定期校準,即可滿足生產需要。
4.2.2 配氯率測定儀的選用
研究采用鹵水氧化在線分析儀,自動檢測氧化鹵水中的溴氯總量數值。再結合鹵水中含溴量,自動計算出配氯率,控制氧化加氯調節(jié)閥,實現自動配氯。
鹵水氧化在線分析儀可自動取樣檢測氧化鹵水中的溴氯總量,檢測周期為30 min,檢測間隔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根據輸入的鹵水含溴,儀器自動計算出配氯率,作為鹵水氧化加氯控制依據。檢測結果轉換信號傳至DCS控制系統(tǒng),聯動氯氣調節(jié)閥。
該設備的工作原理是采用自動取樣、自動滴定法直接測定配氯率,準確度高。
目前廣泛使用的鋼襯四氟蒸餾塔,在生產操作中不能直觀反映塔內物料的反應情況,傳統(tǒng)的調節(jié)模式為人工觀察蒸餾塔底排除的蒸餾稀酸顏色,憑經驗根據顏色深淺判斷調節(jié)氯氣加入量。反應調節(jié)滯后大,顏色變化不明顯,辨識難,給操作帶來很大的難度,經常會出現加氯過量導致產品質量超標或加氯不足、蒸餾廢液含溴過高、蒸出率低的問題。
借鑒玻璃蒸餾塔的操作觀察方式,對鋼襯四氟塔進行改造,根據經驗預估反應面位置,在相應的塔節(jié)側壁對向開設兩個透明的可視窗,實現直接觀察反應面顏色。將人工觀察鋼襯四氟蒸餾塔底蒸餾后稀酸的顏色,改為更加直觀、靈敏的依據反應面位置及顏色變化來調節(jié)加氯量。
蒸餾塔內物料反應面位置處顏色變化明顯,采用視覺識別處理方式,識別反應面顏色的變化,把圖像信號采集經過軟件處理,與基準顏色值對比,并入DCS系統(tǒng),控制調節(jié)閥,實現蒸餾氯氣加入量的自動控制(圖3)。
通過控制反應面位置及顏色變化,可滿足蒸餾廢液含溴≤0.5 kg/m3,產品溴含氯≤0.01%的要求。
圖3 蒸餾加氯視覺識別處理流程示意圖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distillation chlorination visual recognition process flow
在吸收過程中,加入淡水和SO2,與游離溴反應生成氫溴酸,將溴吸收。若SO2加入量小,則吸收不徹底,若SO2加入量大,則造成循環(huán)尾氣中二氧化硫進入吹出系統(tǒng),降低吹出率。
控制方案要求實時控制尾氣SO2的含量在20 mg/kg~50 mg/kg,循環(huán)空氣中除二氧化硫外,主要存在水分、HCl、HBr等雜質。
目前,常用的在線二氧化硫分析儀有非色散紅外吸收法分析儀、紫外光度吸收法分析儀、紫外熒光法分析儀、定電位電解法分析儀、火焰光度檢測法分析儀等,這些儀表各有優(yōu)缺點。紫外光度吸收法以其靈敏度高、選擇性好、測量范圍大及HCl、HBr無影響等優(yōu)點,適合當前系統(tǒng)使用。
為防止取樣管道結晶堵塞,增加壓縮空氣定時反吹,2 h一次(圖4)。
圖4 尾氣二氧化硫檢測處理流程示意圖Fig.4 Schematic flow chart of tail gas sulfur dioxide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山東海化股份有限公司溴素廠全年用液氯超過1萬多t,原使用1 t裝液氯鋼瓶,使用量大,更換頻繁。采用調節(jié)氯瓶出口閥門開度來保持壓力穩(wěn)定,人工操作繁瑣,且更換時,壓力波動大,難以實現自動化控制。
實施方案是新建氯氣儲存氣化裝置,增加30 m3液氯儲罐4臺,3用1備,備用空罐作為應急罐。液氯改為25 m3汽車槽車運輸,采用液氯鶴管卸車。槽車采用氯用壓縮機加壓卸車,并配備SIS系統(tǒng),實現貯罐高低液位報警及緊急切斷、氯壓縮機緊急停機。液氯汽化器熱水加熱,自動溫控。供氯選用變頻磁力泵控制,保證供氯壓力的穩(wěn)定性,防止壓力波動,超壓。設置超壓報警,進料緊急切斷控制。保證了操作的穩(wěn)定,實現了遠程監(jiān)控、遠程自動操作,確保人機分離,安全本質化。
在DCS控制系統(tǒng)平臺下,針對鹵水酸化、鹵水氧化、蒸餾加氯、蒸餾塔控溫等控制難點,根據對象特性,對鹵水酸化采用模糊自調整PID控制,根據在線pH值聯動加酸調節(jié)閥控制;對吹出配氯采用串級比值控制,主控為配氯率,副控為鹵水流量和氯氣流量的單比值控制,操縱變量為加氯量,通過調整加氯量來維持配氯率穩(wěn)定;對蒸餾加氯、蒸餾塔控溫、測定二氧化硫控制硫磺燃燒量采用模型預測+滾動優(yōu)化、動態(tài)限幅等來解決加料后反應大慣性大滯后的問題。
根據空氣吹出酸法制溴工藝以及設計要求,該技術實現了溴素生產的全流程自動化控制,對安全、環(huán)保、自動化控制起到了示范及帶頭作用。
1)根據制溴工藝要求以及檢測執(zhí)行設備的特性,采用DCS+APC系統(tǒng)對工藝指標優(yōu)化進行控制,實現了溴素生產過程的控制要求,滿足了現場工藝的要求,實現了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
2)采用顏色識別原理實施蒸餾加氯自動控制技術,采用間接對應的方法,解決了無法在線檢測蒸餾加氯量的難題,實現了蒸餾加氯量的自動控制。
3)在線配氯率分析設備,在線檢測氯溴總量,對配氯率進行自動控制,克服了傳統(tǒng)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不精確和參數難以調整等缺點,降低了原材料消耗,提高了生產效率。
4)通過對循環(huán)尾氣的預處理,選定了合適的二氧化硫在線監(jiān)測儀器,實現了循環(huán)尾氣中二氧化硫在線測量,實現了硫磺加入量的自動控制。
5)采用液氯儲罐及磁力泵供氯,保證了操作的穩(wěn)定,實現了遠程監(jiān)控、遠程自動操作,確保人機分離,安全本質化。解決了液氯氣化不能自動控制的難題,進一步提高了溴素操作自動化、應急自動化的水平。
6)該技術實現了空氣吹出法制溴全流程自動化精準控制,滿負荷情況下,溴素全年平均提取率達到75%以上,相比行業(yè)平均水平提高了3%~5%;崗位高度集中,操作工縮編率50%以上,安全環(huán)保水平提高,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顯著。
隨著先進設備、先進檢測儀表、先進控制算法等的不斷發(fā)展,制溴工業(yè)實現高度自動化的成本更低、更全面、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