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自臣
摘要:與更加注重人文性的語文、英語等科目相比,物理這門科目更加重視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實驗始終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強實驗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并讓學生從多樣的物理現象中感受樂趣與成就感,進而改善物理教學效率不佳的狀況。本文分析了實驗教學的有待改進之處,然后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物理教學;實驗教學;教學方法
引言:
物理實驗既需要學生觀察,也需要學生動手,實驗的過程也是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去探索未知的過程,學生可以通過實驗驗證已經學過的知識和結論,因此物理實驗是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當前的實驗教學效果不佳,應當引起教師的重視。
一、初中實驗教學主要情況探析
有很多物理教師都認為,學會解題才是真正學會了物理,這種認識顯然是片面、淺顯的,不重視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對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非常不利。近年來新課改的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中學生面臨著中考這一難關,導致教師仍然把成績放在絕對的首位,很多教師都覺得演示實驗以及讓學生動手操作都是費時費力,不如直接講解實驗過程和現象來的簡單直接。很多學生本來對實驗是很感興趣的,但是由于教師缺少重視,學生也慢慢失去了對實驗的興趣,對教學效率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
在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以生為本是物理教學應當堅持的核心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是改善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有效方式就是讓學生動手進行物理實驗。對此,教師應當逐步減少口頭講解實驗或者用圖片、視頻演示實驗過程的教學方式,在實驗中應該給學生留出一定的發(fā)散空間,實驗得到的結果并不一定要和教師規(guī)定的完全相同,否則將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對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樣是不利的。
二、實驗教學存在的幾點不足
(一)教師對實驗創(chuàng)新不夠重視
雖然教材對實驗的內容和方法做了規(guī)定,但教師可以從實驗材料、方法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防止實驗變得千篇一律,讓學生失去興趣。但大部分教師并不重視實驗創(chuàng)新,比如有的實驗現象會隨著天氣的不同而出現變化,又或者當地有著可以用于物理實驗的獨特材料,這些都是提高實驗創(chuàng)新性的資源。但很多教師仍然期望通過實驗教學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在實驗中結合教學目標,用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引導學生認識實驗過程和現象,實際上這樣的教學方式與以往的口頭講解、教師演示并沒有很大區(qū)別,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幾乎得不到體現,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yǎng)也難以提升。
(二)實驗教學缺少實踐性
一些教師在設計物理實驗時,沒有重視實踐性在其中的體現,只是為了完成實驗過程才讓學生動手操作,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等問題。一些教師的思維也不夠靈活,他們習慣在學生動手實驗的時候直接講解大量理論知識,致使實驗教學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得不到實現。很多學生都開始記憶實驗步驟、現象和結果,實驗教學的實踐性反而被明顯弱化了,這嚴重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
三、強化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幾點措施
(一)用實驗幫助學生學習概念
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初中生來說,學習物理概念時往往覺得難度較大,因為這些概念是比較抽象的,他們很難將概念和物理現象聯系起來,對物理的興趣自然也會減少。而物理實驗的現象都是具體可感的,用物理實驗來進行概念教學,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講解“摩擦力”這個知識點時,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們了解到摩擦力在身邊無處不在,但是摩擦力是看不到的,因此學生對其的概念理解得不夠深入和具體。因此教師就可以設計物理實驗,讓學生將小車放在不同表面上,觀察小車運動的距離長短,通過改變小車重量和表面材質,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感受摩擦力對小車動力的影響。這樣的實驗教學不僅讓學生通過小車運動感受到了摩擦力的存在,也了解了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這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是很有幫助的。
(二)提高物理實驗和生活的聯系度
和生活聯系緊密的實驗能給學生帶來親切感,讓他們覺得物理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測,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物理現象時,他們也很快能將它們與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梢姡N近生活的實驗教學是非常符合初中生的認知特點的。教師在設計物理實驗時,應該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材料和資源,或者在實驗中展現一些常見的生活現象,引導學生去探究和分析,深入了解這些常見現象背后的物理原理。比如在講解“光的反射”知識點時,教師與其在黑板上畫光線的反射圖,不如讓學生自己帶著小手電筒、鏡子并用它們做實驗,感受光反射的特點,然后從實驗現象中總結相關知識點,這比教師口頭講解的方式要更有效率,也更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演示實驗同樣不能忽視
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并非是要將演示實驗排除在外,對于一些操作難度不大并且具有啟發(fā)性的實驗,教師完全可以花費幾分鐘時間給學生演示,然后讓學生探究和歸納知識點,這樣并不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實際上,演示實驗能夠利用學生模仿能力較強的優(yōu)勢,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實驗方法和思維。學生們看了、想了、懂了,才是真正掌握了物理知識。比如教師演示“瓶子吞雞蛋”等新奇有趣的實驗后,學生們無不被實驗現象所吸引,他們會隨著教師的引導積極探究并尋找材料自己模仿,演示實驗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實驗教學
教師可以用信息技術作為實驗教學的輔助工具,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尤其是一些比較復雜或者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中,應用信息技術就更有必要的。將實驗的材料、過程、主要操作以及實驗結果等,通過視頻材料展現給學生,學生能夠更直接地觀察到現象和結果,并由此產生對實驗內容的思考。比如在講解如何連接電流表時,由于這個實驗花費的時間較長,教師可以直接用PPT展現怎樣設置電流表并讀數,相比于手動教學,運用信息技術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理教師應當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關鍵作用,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并以此帶動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通過恰當運用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工具、充分發(fā)揮演示實驗的引導作用、設計更具生活氣息的實驗以及用實驗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等途徑,真正發(fā)揮物理實驗的教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菲. 探究趣味物理實驗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102.
[2]徐旦. 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改進與創(chuàng)新[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3):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