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笑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朱柏廬治家格言》
《朱柏廬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訓》,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全文500字左右,精辟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部家教名著。其中,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現(xiàn)實意義。
【解讀】
我們每天都應該早起,“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人能夠早起,他的精神面貌就能夠振奮,一整天也能夠過得非常充實。早上起來之后,洗漱完畢,要“灑掃庭除”,庭除就是庭院,把屋里屋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整整潔潔,這家里就有了正氣。一個人的心正,環(huán)境就會正,就會整潔。
《易經》上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效法天地,跟天地運作是同步的,天亮了就要早起,晚上就得休息,正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這樣有規(guī)律的、有序的生活當中,我們就能養(yǎng)成自強不息的品性,生活自然就能夠長久,事業(yè)、學業(yè)都能有成。
對小朋友而言,要養(yǎng)成打掃衛(wèi)生、做家務的勤勞習慣,通過勞動練就一個認真負責的生活態(tài)度。
【文化貼士】
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不同于現(xiàn)在的三口之家或五口之家,往往是一個大的家族?;蛘吆脦状瞬环旨遥庸藏?,吃住在一起,有的甚至多達千人;或者居住在同一個村落,相互之間互通有無,緩急相助。
家族中的成員,尊奉共同的祖宗,具有相同的姓氏。此外,他們收藏著同一本不示外人的家譜,遵循著同一部只對自己具有約束力的家訓家規(guī),擁有家廟祠堂作為共同的活動中心。家譜、家訓和祠堂是一個家族的象征,它們象征著祖先,也象征著家族的團結。
家訓又稱家誡、家規(guī)、家范、家教、家法、家約、家矩等,有的是口頭訓教,有的則形成文字。家訓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為人處世和持家立業(yè)等方面。
家訓就像法律一樣,約束著家庭成員的行為,維系著家族的秩序,起到了保家亢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