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豪
不知為何,醒來時臉頰上仍有淚痕,莫非我又夢到了北方的那個小村莊?那充滿快樂的童年?追憶著,追憶著,記憶逐漸清晰起來。
也許,每個人都有過美好的童年,我也不例外?;貞浧鹜?,很多往事仍然記憶猶新,尤其是童年時期看鄉(xiāng)村露天電影和第一次看電視的經(jīng)歷,至今難忘。
20世紀(jì)80年代末期,我還是小學(xué)二年級的毛孩子。因為生活在鄉(xiāng)下的緣故,我的童年夜晚是沒有電的。晚飯后,除了家里昏黃的油燈,陪伴我們這幫貪玩孩子的只有月光。我們在月光下一起玩耍,“打毛蛋”“丟疙瘩”“發(fā)老兵”“老鼠鉆十八洞”等游戲是我們的最愛。那個時候,同齡的男娃和女娃是在一起玩的,每天玩到家長到處呼喊各自孩子的名字,才戀戀不舍地回家睡覺。每天如此,只有放映露天電影的時候,我們才雀躍地改變每天的“游戲人生”。
一般都是誰家兒子結(jié)婚或孩子滿月,或子女考上大學(xué)等喜事,家里才會請電影放映隊來村里放一場。記得當(dāng)時的電影一場是35元或40元,也就是說如果主家管一頓飯,價格就35元一場,如果主家沒有準(zhǔn)備飯,那就是40元一場。每場一般都是兩個片子,大概都是夜幕降臨便開始播放,在打谷場或者空地上,最好是左右四米各有兩棵樹的地方拉上銀幕,距離10~12米左右的地方擺上一張桌子,那就是放映員的工作臺了。放映員支上放映機,發(fā)動發(fā)電機,就開始預(yù)告今天的影片信息了。在大喇叭的不斷預(yù)告中,周圍三五個村子的人陸續(xù)趕來了,看人群黑壓壓聚集差不多,就開始放映了。經(jīng)常放映的有《鐵道游擊隊》《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小兵張嘎》等抗戰(zhàn)題材的影片,不過我們最愛看的還是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小子》《少林寺》。看了幾個影片之后,我們一幫男孩子就去剃了光頭,用黑墨水在腦瓜上點幾個黑點,手里拿一根削皮的柳木棍,見人就左手執(zhí)杖,右手舉掌在胸:“阿彌陀佛?!币么笕藗兣醺勾笮Α?/p>
看了幾次電影,我們就著迷了,每天放學(xué)后不再是跟一幫女孩子做游戲了,幾個小光頭聚在一起,到處打聽哪個村子今天有電影放映,得到確切信息后,一聲呼哨幾個毛小子就帶上自己的“少林棍”,迎著月光出發(fā)了。這個時候是不能讓家長知道的,如果知道了,我們看電影的計劃就會落空,家長們會追過來,打著不放心、不安全的理由,揪著我們的耳朵把我們拎回家,甚至還會被揍一頓。
我們應(yīng)對的辦法,就是在放學(xué)前約好,然后回家拿一個冷饅頭再加上一根大蔥,跟媽媽說:“我出去玩了!”馬上開溜。來到約好的打谷場,大家就出發(fā)了。有時候,放映電影的村子距離我們村有四五公里,加上月光很暗,我們就互相仗著膽子,一邊唱著“少林少林……”一邊舞弄著“少林棍”,“激情滿懷”地徒步幾公里去看電影。
其實,除了看電影之外,還有電影場地邊的幾個小吃攤,也是我們的最愛?;璋档鸟R燈、一張報紙或者半張舊床單鋪在地上,上面擺滿了五香瓜子、咸水花生、荸薺、爆米花、江米棍,還有大人們的香煙、火柴等。看電影的空隙,五分錢一包的五香瓜子就是我們的奢侈品,圍在小吃攤前,口水連連地跟老漢殺價,老漢一邊揮著手一邊嘆氣小聲罵著:“這幫機靈鬼?!?/p>
雖然每次看電影回來很晚,甚至第二天被家長拿著我們的“少林棍”揍屁股,我們?nèi)匀弧皹反瞬黄!?,繼續(xù)追著電影放映員一個又一個村子跑著。那個年代,我們就是電影的死忠“粉絲”。
多年過去,如今生活在都市,偶然間看到城市的影院,突然間懷舊,很想去看看,就買了張電影票,順手買了包爆米花,鉆進現(xiàn)代化的影院去感受曾經(jīng)的激情。電影早從當(dāng)初的黑白片換成了彩色片,并且從當(dāng)初的民族英雄和抗戰(zhàn)題材豐富到好萊塢大片、生活愛情等各個領(lǐng)域。遺憾的是,再也找不到當(dāng)初月光下看電影的熱鬧勁兒和電影場地邊小吃的香味了。
大概是1988年,我們鄰村一個叫宋莊的小村子突然富了起來。據(jù)說是一個下崗的民辦教師去了一趟南方,回來后就開始做羊毛生意,也就一年左右,帶動了整個村子跟他倒騰羊毛。鄉(xiāng)政府也支持,專門給宋莊修了柏油馬路、通了電,一下子轟動了周邊所有村子。到了20世紀(jì)90年代左右,宋莊幾乎家家戶戶都買了電視,條件好的還買了彩色電視機,據(jù)說電視比電影方便多了,并且可以收看很多臺,想看哪個就看哪個,讓我們羨慕不已。
為了把看電影換成看電視,我們就開始大膽嘗試。每天放學(xué)后我們就帶著饅頭、大蔥聚集,然后結(jié)隊去宋莊看電視,剛開始不敢進人家家門,在門口探頭探腦像個蹩腳的小偷,后來就慢慢湊到人家客廳門口,倚在門框邊看電視。電視機雖然沒有電影銀幕大,卻比電影精彩,可以看連續(xù)劇,一下子就迷倒了我們。集體決定:不再去跟著電影跑,我們決定每天來宋莊看電視。
剛開始知道我們看電視的人不多,后來慢慢在同學(xué)間傳開,就發(fā)展到幾個鄰村的同學(xué)都結(jié)伴來宋莊看電視,這下有點復(fù)雜了。宋莊本來是個幾十戶人家的小村子,忽然每晚涌進這么多孩子,嘰嘰喳喳,多數(shù)人家就開始不歡迎我們了,有的人家晚上很早就關(guān)了大門,有的直接往外轟。這下子我們傻眼了,看過了電視連續(xù)劇,再去看電影就一點意思也沒有了。那個時候《日月神劍》《神雕俠侶》放得正火啊,我們直呼:“慘也!”
還是“聰明鬼”小旗看出了端倪,說:“我們每次在人家里看電視,不幫人家干活,還嘰嘰喳喳吵鬧人家,誰會歡迎我們吶,你們要看電視,就要聽我的?!?/p>
按“隊長”小旗的要求,我們好不容易“混進”了一家,看一家人在院子里“摳玉米”(玉米收獲掛在院子晾干后,需要用手把玉米粒摳下來),我們就主動圍在一個直徑一米左右的簸箕旁幫他們“摳玉米”。一邊幫主人家干活,一邊可以看電視,這下子我們又找到了能看電視的“竅門”。唯一有點遺憾的是,我們只能根據(jù)主人家的喜好跟著看,他們看什么我們就跟著看什么。有時候很想用手去扭扭那圓圓的調(diào)臺按鈕,但是一直沒機會嘗試。
十多年后,我來到南方的某個城市,大街上隨處可見的LED顯示屏讓我恍惚又回到了童年的那個鄉(xiāng)村。彈指十年間,世事滄桑巨變,歷史在前進,而我們卻回不去了,永遠無法回到那個在記憶里逐漸破碎的鄉(xiāng)村,那個給我的童年幸?;貞浀泥l(xiāng)村。
無論走到哪里,永遠懷念我的鄉(xiāng)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