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云
脊柱出現(xiàn)問題不利于孩子的骨骼發(fā)育,容易導致駝背、貓腰、高低肩、長短腿、骨骼發(fā)育不對稱等,導致坐姿、站姿、走路姿勢異于常人。事實上,類似小龍這樣的孩子還有不少。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脊柱側彎病人超過300萬人,并以每年30萬的速度遞增,其中超過半數(shù)為青少年。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癥、近視之后,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健康問題。
據(jù)浙大兒院骨科負責人葉文松副主任醫(yī)師介紹,在醫(yī)院骨科門診中,除了常見骨折外傷外,最近幾年特意來看脊柱不直的孩子明顯增多。
脊柱是人體的中軸,在背部的正中間,對人體來說,它是名副其實的頂梁柱,就像房子的立柱,起著支撐、負重的重要作用,如果這根頂梁柱歪了,整個人就會歪。
脊柱不直表現(xiàn)為很多方面,最為常見的是側凸和后凸。其中,脊柱后凸即通常所講的駝背、“羅鍋”,被大家熟知。而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后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并且軀干兩側對稱。青少年脊柱側彎則是以脊柱的某一段持久地偏離身體中線,使脊柱向側方凸出呈現(xiàn)C形或S形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
脊柱側彎大致上可以分為結構性脊柱側凸與非結構性脊柱側凸兩類。其中,結構性脊柱側彎由脊柱的骨骼、肌肉及神經(jīng)病理改變所致,一般不能通過側方彎曲或者牽引矯正,包括先天性、特發(fā)性、神經(jīng)肌肉性、后天獲得性等多種,非結構性脊柱側彎一般指脊柱及其附屬組織沒有器質(zhì)性病變,內(nèi)部結構沒有破壞。
引起青少年脊柱側彎的原因十分復雜,除了遺傳和外傷的因素,一些不良的姿勢,比如單肩包過重、斜趴著寫字、蹺二郎腿,也會導致脊柱側彎的發(fā)生。葉文松表示,無論是側凸還是后凸,都是脊柱異常的表現(xiàn),都要引起重視。青少年時期輕度的脊柱側凸或后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但不代表對以后沒影響。脊柱不好并發(fā)的問題,比一般人想象得多,不僅會導致腦部、頸部、背部、腰部異常,甚至還會出現(xiàn)內(nèi)臟和生殖器官方面的問題。較重的脊柱側凸或后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使身體變形,更嚴重可能會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另外,脊柱側凸的孩子還會容易不自信。
家長可先目測孩子肩膀是否等高、胸部是否對稱、髖骨是否水平,還可以讓孩子站直,后背部彎下,看背部兩側是否對稱。
另外,骨科朱偉瑋醫(yī)生專門編制一套問卷,可以幫助家長做一個自我評估。
●你家族中有人被診斷為脊柱側彎嗎?
●你的后背很疼嗎?
●你的一側肩膀高于另一側嗎?
●當你前傾的時候你的肋骨明顯與其他肋骨高度不一致,向一邊突出或隆起嗎?
●你的腰部不等高嗎?你髖部的一側高于另一側嗎?
●你的整個身體傾向于一側嗎?
●你脊柱周圍出現(xiàn)皮膚或質(zhì)地的改變了嗎?尤其是在基底層(如出現(xiàn)肌肉內(nèi)凹,異常塊狀毛發(fā),皮膚表面顏色異常等)
●你的一條腿比另一條腿短嗎?
●你一側的肩胛骨比另一側突出嗎?
●你曾感到過雙臂或雙腿無力嗎?
以上如有任一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就有脊柱側彎的風險。家長如果目測孩子有問題,或者懷疑有問題,最正確的做法是帶孩子去醫(yī)院做X線、CT、核磁共振(MRI)等影像學檢查。
對于特發(fā)性脊柱側彎10~20度左右的患者,可以門診隨訪觀察;大于20~45度的,可嘗試支具等保守治療;對于特發(fā)性脊柱側彎大于45度左右的,則一般需要外科手術干預了。
脊柱是人體的頂梁柱,脊柱手術涉及脊髓、神經(jīng)根及周圍大血管,絲毫的偏差可能會導致患兒癱瘓、大小便功能喪失等嚴重后果。因此,兒童的脊柱手術不僅考驗骨科醫(yī)生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團隊支撐,包括術中麻醉、神經(jīng)電生理監(jiān)測、自體血液回輸,術后監(jiān)護、護理康復等。此外,該類手術時間長,可能要持續(xù)6小時以上。
脊柱畸形治療及時恢復得比較好的話,一般不會復發(fā)。但是術后恢復不好,平時沒有注意的話也有可能復發(fā)。尤其是因姿勢不良導致的脊柱畸形,恢復后更應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睡姿。另外,平時還可以多做一些有益運動,游泳對孩子的脊柱很有好處。
葉文松特別強調(diào),推拿、按摩等手法只對因姿勢不良引起的輕微脊柱畸形有一定的幫助作用,而對矯正病理性的脊柱畸形是無效的。發(fā)現(xiàn)孩子脊柱畸形時,先不要盲目尋求推拿按摩等治療,尤其是缺乏醫(yī)療資質(zhì)的美容院、按摩店等的暴力錯誤按壓方式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造成癱瘓,應該立即去正規(guī)醫(yī)院接受專業(yè)醫(yī)生的診療。
先要明確一點,結構性脊柱側彎很難預防,一般能夠預防的是兒童姿勢性脊柱側彎。
●坐有坐姿、站有站姿
正確的坐姿應為保持自然端坐位,頭部略微向前傾,頭和胸部保持自然曲線,避免過度前傾或過度后仰。正確的站姿為兩腳平站,挺胸收腹,身體直立,額頭與下巴保持垂直,頸部保持生理曲度,骨盆保持平穩(wěn)。
●加強體育鍛煉
平衡肌肉,加強鍛煉,提高力量,矯正不良習慣,糾正體態(tài)訓練,學習正確姿勢。游泳、登山等運動不僅能夠預防姿勢性脊柱側彎,且對姿勢性脊柱側彎具有較好的糾正作用。
●飲食營養(yǎng)均衡
積極攝取均衡的營養(yǎng),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肌肉和骨骼的發(fā)育。保障維生素攝取的同時,飲用蛋奶,保障鈣元素的攝入,切實在源頭杜絕一部分脊柱側彎情況的發(fā)生。
脊柱生長的高峰期是0~5歲和10~15歲兩個時間段。其中0~5歲每年要長約2厘米,10~15歲每年要長約1.8厘米,這兩個時期脊柱畸形進展也相對較快,家長應格外注意兒童的生長。有數(shù)據(jù)顯示,80%在10歲至15歲發(fā)病,其中脊柱側彎在20度,男女比例為1:5;達到30度以上男女比例為1:10。如果孩子出現(xiàn)脊柱不直的問題,一定要早就診、早干預,避免其發(fā)展成非常嚴重的畸形,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