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適用話題 報效祖國;艱苦奮斗;不畏艱辛;科學熱情;精神傳承;科研
人物時事速遞
2021年8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鄭哲敏在北京逝世。鄭哲敏曾先后師從錢偉長和錢學森,錢偉長稱其“是我最好的學生之一”。鄭哲敏也不負期望,繼承了兩位老師對祖國的熱愛、對科學的追求、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一生倡導并身體力行“做第一流的工作”。他曾說:“我從過去走到現(xiàn)在,并沒有什么清晰的路線。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富國強民的愿望?!痹诮?0年的科研生涯里,始終以國家需求為己任,書寫了一部關于爆炸的傳奇人生。
人物素描1 “炸”出一個新學科
1948年,鄭哲敏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留學。然而新中國成立后,回國之路遭受重重阻撓。終于在1955年2月,鄭哲敏踏上了歸國的輪船。彼時的中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制造火箭的零部件大量缺乏。有一天,鄭哲敏的腦子里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制造雷管炸藥,炸出零部件。實際操作起來有很大的困難,要么炸碎了,要么炸出的是千奇百怪的形狀。1960年,經過無數次嘗試,在中科院力學所的籃球場上,進行一場特殊的爆炸試驗,響聲過后,一個鐵碗成型。興奮的錢學森和郭永懷拿著它告訴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小碗,將來衛(wèi)星上天就靠它了!”也就是說,鄭哲敏通過爆炸制造零部件的想法成為現(xiàn)實。自此,“兩彈一星”的理論支撐的新學科——爆炸力學誕生了。
人物素描2 科研一定要出汗
鄭哲敏總對學生說:“你一定要干‘出汗的活,不要想不出汗就出活?!?0世紀70年代,他經常和學生去懷柔基地做實驗,每次都要坐上半天的敞篷卡車,年輕人都覺得顛得很難受,可年過半百的他從來不叫苦。在外面做實驗住宿條件差,跟年輕人一起睡上下鋪,他知道自己愛打呼嚕,就一直讀書,等到大家都睡著了才睡,而第二天一大早,他還要和別人同時起床干活。
【考場仿真試題】請就上述材料,寫一則150字左右的微評論。
【范文片段示例】新中國成立初期,科學技術落后,科研條件困難。面對當時的情形,鄭哲敏有兩個選擇,是留在生活條件富足的西方國家,還是回到百廢待興的祖國。鄭哲敏給出了答案。像鄭哲敏一樣的開拓者,在新中國建設探索的道路上不斷耕耘、潛心研究,對科學無比熱忱,對祖國無限忠誠,他們不畏艱辛,用自己的努力將中國推向一個又一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