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
趙人患①鼠,乞②貓于中山③。中山人予④之,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其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⑤?”其父曰:“是非若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⑦吾垣墉⑧,壞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嵊跓o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⑩,去?饑寒猶遠(yuǎn),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選自《郁離子》
①患:憂慮,以……為患。
②乞:求,討。
③中山:古國名,在今河北正定東北。
④予:給予。
⑤盍去諸:為何不把它趕走呢?盍,何不,為什么不。諸,兼詞,相當(dāng)于“之乎”。
⑥若:你。
⑦穿:鑿穿。
⑧垣墉:墻壁。
⑨?。汉μ?。
⑩耳:罷了。
?去:距離。
1.解釋下列加點(diǎn)字。
(1)貓善捕鼠及雞__________________
(2)弗食雞則已耳__________________
2.聯(lián)系上下文,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貓善捕鼠及雞”的特點(diǎn)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擅長;(2)不
2.他的兒子覺得貓是禍害,對他的父親說:“為何不趕走貓呢?”
3.月余,鼠盡而其雞亦盡。
有一個(gè)趙國人擔(dān)心家里的鼠患,便去中山國討要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一只貓,貓善于捕捉老鼠和雞。一個(gè)多月后,老鼠被貓吃光了,但是雞也被貓吃光了。他的兒子覺得貓是禍害,對他的父親說:“為何不趕走貓呢?”他的父親說:“(這)不是你所想的那樣。我所擔(dān)憂的是老鼠,不在乎有沒有雞。我們家有老鼠,(它)就偷竊我們的糧食,毀壞我們的衣服,穿破我們的墻壁,破壞我們的器具,我們將會挨餓受凍。不是比沒有雞吃的害處更大嗎?如果沒有雞,只是不吃雞罷了,距離挨餓受凍還遠(yuǎn)著呢,像這樣為何要趕走那只貓呢?”
凡事都有兩面性,我們不能只看見壞的一面而忽視了好的一面。只有學(xué)會取舍才能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