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魯迅先生140周年誕辰,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jié)點,當代中國最懂魯迅的人——錢理群,入駐了B站。他是北京大學中文系資深"/>
時事引讀 >>
2021年是魯迅先生140周年誕辰,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jié)點,當代中國最懂魯迅的人——錢理群,入駐了B站。他是北京大學中文系資深教授,國內(nèi)魯迅研究領域的泰斗級人物,也是當代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2021年9月24日,他發(fā)布了一條名為“為什么我們今天依舊需要魯迅”的視頻,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其實早在錢理群入駐之前,就有許多B站的UP主在做解讀魯迅的相關視頻,覆蓋全面且細節(jié)滿滿,從解讀文本到視頻混剪甚至是歌曲創(chuàng)造,這一代年輕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致敬經(jīng)典。
1981年,錢理群開始在北京大學講授有關魯迅的課程,一講就是40年。國內(nèi)講魯迅,沒有人比他更有資格。是什么讓他選擇在這個時間入駐B站,并和年輕網(wǎng)友進行交流?錢理群說,這股沖動的源頭是“疫情和后疫情時代帶來的心靈的沖擊、困惑和焦慮”。不僅是因為關在屋里與世隔絕,更重要的是即使上網(wǎng)也無法交流,這時候就渴望有一個可以讓你放心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坦誠交流意見、自由討論的真朋友,我就想到了魯迅。于是,錢理群在疫情期間重讀了魯迅的作品,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那些深深困惑著他的問題,魯迅都有過獨立的、獨特的思考。而他給自己的歷史定位,便是“做溝通魯迅與當代青年的橋梁”。他說:“將這位真朋友不斷介紹給青年人認識的使命,我恐怕會堅守到生命的結(jié)束?!?h3>素材聚焦2 在B站的年輕網(wǎng)友間最“火”的作家魯迅
許多年輕的B站網(wǎng)友表示,自己在讀書時無法理解魯迅,步入社會后才發(fā)現(xiàn)魯迅先生的偉大。據(jù)統(tǒng)計,B站與魯迅相關的視頻超過1.3萬條,總播放量達到了1.7億人次,點贊和收藏量也分別高達960多萬和420多萬。比如UP主@智能路障,他做的“魯迅解讀”系列視頻,從單個作品的分析,到魯迅生平的介紹,豐富程度不亞于一本學術編著,且這些視頻的時長都在20分鐘以上。去年11月講解《狂人日記》那期,甚至達到了驚人的56分鐘,比一節(jié)語文課還長。不少成長于千禧一代的年輕UP主,都選擇用這個時代獨有的方式,對魯迅的作品進行大膽的“二創(chuàng)”。比如@鋅鎂同學,把魯迅的生平填詞成一首全新的《起風了》。特別是唱到“若無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的時候,整個彈幕區(qū)都隨之沸騰了。
【考場仿真試題】請根據(jù)以上材料,寫一則150字左右的微評論。
【范文示例】錢理群曾在《與魯迅相遇》里說過“人在春風得意,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大概是很難接近魯迅的,人倒霉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滿了困惑,甚至感到絕望,這時就接近魯迅了”。他和以充當“導師”“國師”為追求的知識分子的根本區(qū)別是他愿意“站在沙漠上,看看飛沙走石,樂則大笑,悲則大叫,憤則大罵。”在懵懂的學生時代我們不懂魯迅,因他的作品過于艱澀、難懂,但之所以過了這么多年,我們依舊熱切懷念與細細研讀,是因為他在你能獨立思考、面對重重困境時,他的作品會重新出現(xiàn),帶著他的思想力量卷土重來。
【適用話題】研精覃思 致敬經(jīng)典 覺醒 創(chuàng)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