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燦 趙晨坤
近日,從河南省資源環(huán)境調查二院礦產與環(huán)境分院傳來喜訊,該院承擔的洛陽市轄區(qū)煤礦區(qū)礦產資源調查項目,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核驗收。該項目是河南省礦產資源國情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豫西9個縣(市、區(qū))的39個調查區(qū),經過近一年努力,全面摸清了調查區(qū)的礦產資源家底。
翻山越嶺搞調查
工作伊始,一道道難題像攔路虎般擋住工作人員前進的道路。儲量庫拐點坐標缺失、空間數據錯誤、礦山現狀不清楚、礦區(qū)道路荒廢……調查起來困難重重。
有一次,第三調查組在伊川縣開展外業(yè)調查,走著走著就沒路了,面對荒草和荊棘,調查人員徹底蒙了:“這怎么過去呀?”“能怎么過,從荊棘叢中鉆過去!”
鉆出“密林”,一條三四米深的溝壑橫在面前,穿過溝壑時,調查員朱家偉腳下一歪,腳崴了。于是,大伙紛紛上來攙扶?!拔覜]事!”朱家偉慢慢站起來,一瘸一拐跟著隊伍向前走去……
“當時正值隆冬,我們每天早上6點多出發(fā),晚上七八點才收工,很多同志的手和臉都凍裂了?!闭f起那段日子,朱家偉記憶猶新。
近20天時間里,調查組踏遍了9個縣(市、區(qū))的近百個村莊,完成了39個調查區(qū)100多個煤礦的實地測量、現狀確認、壓覆調查等工作,調查面積1371平方千米。
鍥而不舍搜資料
3月2日,調查組組長習通帶隊到鞏義市西村鎮(zhèn)窯嶺礦區(qū)搜集資料,誰料又吃了個“閉門羹”。這已是他們第3次來到此處了?!跋襁@種事情,我們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次?!绷曂ㄕf。
實際上,資料收集遇到的困難遠不止這些。多次易主、礦權滅失、關停時間長的煤礦,別說負責人聯系不上,就連“門”也找不到。針對這種問題,調查組決定“由上而下”,先從河南自然博物館查起,根據線索再轉向市、縣自然資源管理部門,之后又擴展到當地公安、應急管理等部門。協調部門之多、花費時間之長、投入精力之大難以想象。
經過不懈努力,調查組共收集地質勘查報告、儲量核實報告、開發(fā)利用方案等530余份,為后續(xù)開發(fā)利用信息調查、儲量數據更新、數據庫建設等工作提供了全面、詳實的數據支撐。
精確無誤算儲量
8月24日,盡管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但項目部技術負責人李恩花和她的伙伴們還在仔細核查礦山和礦區(qū)的套合關系,核實儲量信息……項目即將交付專家評審,大家的工作也進入了沖刺和收尾階段。
為了提高效率和統計準確性,調查組對所有圖紙進行矢量化處理。“矢量化處理相當于描圖,最繁瑣的就是畫等高線,需要一條一條地找,再一條一條地描,即便是很小的誤差,也會引起很嚴重的統計后果?!奔夹g人員李倩倩說。
一次,李倩倩忙了半天,終于完成矢量化處理,可一檢查,發(fā)現圖上儲量信息與報告顯示不符,哪里出了問題?她一份一份查閱儲量報告,通過數據追蹤,反復核實,一個小時后,新的儲量數據終于確定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大家的努力,項目共完成39個調查區(qū)的成果數據庫建設,查明累計煤炭儲量51億余噸,保有儲量46億余噸,不僅查清了“家底”,而且為后續(xù)的開發(fā)管理提供了基礎支撐。(作者單位:河南省資源環(huán)境調查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