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第三中學 盧陽騰
從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特征來看,教師只有采取多樣化教學模式,才能豐富物理課堂,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革新教學理念,加大對教學模式的探索力度,以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給學生帶來別樣的體驗,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物理課堂,進而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率?;诖?,筆者從教學效率提升這一視角出發(fā),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闡述。
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抑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散、物理學習能力的提升。具體表現(xiàn)如下:一是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有效探究提供良好的平臺和機會;二是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單一,難以帶領學生進行全面的學習,并阻礙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三是師生課堂互動不足,師生、生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進而無法解決學生心中的疑惑,并阻礙了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初中物理教師只有深入問題,構建全新的物理教學體系,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物理學習的價值,并投入物理課堂學習。
隨著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對物理教學效率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并將其視為教學改革的一大目標,采取了有效措施開展教學。其中,轉變師生課堂角色,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啟發(fā),讓學生的個性得以釋放;通過層次問題的設置,讓班級學生參與物理課堂教學,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如上情境的實現(xiàn)需要有良好的課堂氛圍,唯有如此,教學課堂效率才能在師生的配合下得到提升,才能真正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比如,在滬科版初中物理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與平面鏡成像有關的知識,繼而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對成像的原理進行分析。教師利用實驗教具為學生展現(xiàn)“平面鏡成像”的實驗,在演示的過程中讓學生看到平面鏡是如何成像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進入知識的探究中,并產生了質疑:“平面鏡成像是虛擬的嗎?”對此,教師無需過多解釋,而是引導學生利用實驗材料進行驗證,以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同時,有效提升了初中物理教學效率。
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賴于多樣化的課堂練習幫助學生鞏固課堂內容,并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促進學生物理素養(yǎng)的發(fā)展。為此,教師要跟上時代發(fā)展趨勢,立足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在教學中融入趣味元素,以在放松學生心情的同時,拓寬學生的思維,進而輕松解決物理教學重難點。在教師設計的趣味物理環(huán)境中,學生會積極參與其中,并在產生疑問的過程中探尋答案,以深刻把握物理內涵。
比如,在探究“物體沉浮需要滿足的條件”中,教師可以設置趣味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的同時,引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深入思考,并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點關系的認知,以牢牢記在腦海中。另外,教師還可以巧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為學生展現(xiàn)復雜的物理現(xiàn)象,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一層層掃清障礙,并在大腦的高速運轉中掌握學習的技巧。再比如,在滬科版物理知識點“力的合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現(xiàn)多條狗拉爬犁和一匹馬拉爬犁、兩個女生提一桶水和一個人提同一桶水的圖片,讓學生分析圖片中力的來源。此外,教師還可以基于班級學生的物理學情,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得到思維的發(fā)展,感受探究的樂趣。采取多元方法開展教學,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能有效提升物理教學效率。
新時代下,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為此秉持“教無定法”的理念,基于初中生的個性開展了分層教學,以喚醒學生的探究熱情。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作業(yè)等方法了解班級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基于課堂小測驗的方法將班級學生進行分層,并基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不僅要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又要遵循新課改下的物理教學目標。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因材施教原則,通過整合物理教學資源對班級學生開展了分層教學,以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真切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物理課堂上有所得,進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教師根據(jù)學生興趣愛好與物理能力,輔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共同朝著目標邁進。在科學分組下,學生互相幫助,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這比單純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得到的教學效果更加理想。比如,在完成“做功了嗎”這節(jié)內容之后,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問題。(1)請同學們利用生活、生產中的實例解釋機械功的含義。(2)做功必備的兩個因素是什么?(3)利用思維導圖繪制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鼓勵學生基于小組合作進行探討和總結,在學生思維發(fā)散中、在多條思路的碰撞中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結合,并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增強了學生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促進了學生終身探究精神的發(fā)展,為物理教學效率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概念、公式是科學家經過長期的實驗得出來的,所以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和實踐性,而且和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實驗的開展,在完成理論知識講解之后,通過實驗得以鞏固知識,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有助于初中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比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中,教師無須多說,而是鼓勵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和以往生活經驗自己準備實驗材料,設計實驗方案和實驗步驟,并基于實驗要點自主操作。通過自主實驗操作,學生對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有了深刻的認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改進實驗,選擇生活材料開展創(chuàng)新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讓學生對實驗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深入觀察,并在后續(xù)學習中有更多的創(chuàng)造,這對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xiàn)象,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物理是自然學科的一個分支,其蘊含的概念有著極強的抽象性,這會加劇學生的學習難度,弱化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不利于物理教學效率的提升?;谶@一現(xiàn)實情況,教師可以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的優(yōu)勢,化抽象物理知識為生動形象的具體畫面,在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能力的同時,完成高效物理課堂的構建。
比如,在教學與光有關的物理知識點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觀察,以形成嚴謹性思維,并對生活中光的現(xiàn)象做出合理的解釋。其次,教師要變換語言風格,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物理知識點,通過習題練習達到鞏固課堂知識、實現(xiàn)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目的。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日食、月食以及小孔成像的動畫視頻,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點對上述現(xiàn)象進行分析,通過動畫視頻展示將抽象的物理知識點轉化為了具體的形象,學生可以調用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在40 分鐘的物理課堂中,教師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不僅可以優(yōu)化教學課堂,而且點燃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在與教師的相互配合下,學生對物理原理與本質有了深刻的把握,并能夠利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xiàn)象,進而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提升需要教師基于學生學情、物理教學內容,構建健全的物理教學體系,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物理知識探究,使其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強化物理體驗,推動其物理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高效物理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具備發(fā)展的眼光,加大對物理教學的改革力度,以順應新時代對物理人才的需求,并通過優(yōu)化教學模式、精心設計物理課堂提升物理教學效率,實現(xiàn)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