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國慶 楊淑廣
灰飛虱可危害小麥、玉米、水稻等作物,小麥是越冬代灰飛虱的主要越冬寄主?;绎w虱春季在麥田繁殖一代,麥收前后(小麥黃熟前至收獲完畢)一代成蟲遷入玉米地、水稻秧田進行危害?;绎w虱直接刺吸汁液,使莖基糜爛發(fā)臭,植株萎縮枯黃,從而造成減產(chǎn),危害程度嚴重的可造成絕產(chǎn)絕收?;绎w虱還可傳播小麥黑條矮縮病毒、水稻條紋葉枯病毒和玉米粗縮病毒,造成小麥、水稻、玉米的嚴重損失。
灰飛虱雖然在小麥上造成損失不大,但其可以在小麥、玉米和水稻上轉移危害。為了降低蟲源基數(shù),應該在小麥適宜生長環(huán)節(jié)進行防治,以減少向水稻秧田、玉米地遷入的蟲量,緩解水稻秧田和大田玉米的防治壓力,減輕水稻田條紋葉枯病和玉米粗縮病的發(fā)生程度,降低對水稻、玉米等作物造成損失。
一般正常年份,越冬若蟲在小麥基部和土縫中棲息,位置隱蔽,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小麥抽穗揚花的“藥肥混噴”時期,越冬代往往已羽化成成蟲甚至進入產(chǎn)卵期,不是防治的最佳時機。5月上旬后期至5月中旬前期(一代灰飛虱低齡若蟲高峰期),麥田灰飛虱棲息部位上升,接觸藥液的概率增加,蟲齡結構以低齡為主,抗性最差,是麥田灰飛虱最為有利的防治時期。
1.合理耕作:灰飛虱會在多個麥株之間進行來回吸食,并且大肆傳播小的條紋葉枯病,從而導致大面積發(fā)病。應采取以下措施防止灰飛虱大量遷飛擴散危害:適時調(diào)整玉米播種時期,避開帶毒灰飛虱遷飛高峰期;不要進行小麥、玉米套種;清除小麥田四周雜草。
2.藥劑拌種:小麥播種前用75%的甲拌磷乳油150毫升,對水3公斤,拌麥種50公斤,拌勻后堆悶12小時播種。這對傳毒昆蟲灰飛虱、小麥蚜蟲和控制病毒病流行有效,且可兼治田鼠及地下害蟲。
3.化學防治:在小麥灰飛虱防治適期噴藥防治。藥劑有50%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40%樂果乳油1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50%殺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
注意,在灰飛虱發(fā)生期,噴藥防治時要從麥田四周開始,防止其逃逸遷飛危害。
另外,提倡在早晨氣溫較低時噴藥,利用中午高溫提高殺蟲效果,不要在氣溫高的晴天中午噴藥,以防止人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