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虹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現代包裝設計立足于品味生活,以工程學、營銷學、傳統(tǒng)美學為導向,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開始在商業(yè)經濟發(fā)展中嶄露頭角,是構建企業(yè)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環(huán),逐漸朝著個性化、民族化的方向發(fā)展。唐代敦煌邊飾紋樣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支持,富有民族審美趣味的創(chuàng)新設計有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并且開拓了新的傳統(tǒng)文化繼承與傳播路徑,相關課題研究受到廣泛關注。
作為敦煌壁畫圖案的基礎構成元素,邊飾紋樣又稱花邊,是裝飾于器物邊緣的紋樣,尤其是到了唐朝中后期,受吐蕃的影響,邊飾藝術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承載著人們的審美精神和美好追求。整體而言,唐代裝飾圖案以其嚴謹的構圖、多變的造型以及豐富的色彩,超越了以往任何時期,達到了敦煌邊飾紋樣藝術發(fā)展的頂峰,并演化出獨特的藝術風格,簡約而富有設計感,展示了古人超然的智慧,堪稱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更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以唐代敦煌莫高窟中的邊飾紋樣為例,多以植物紋樣和幾何紋樣見長,如菱格紋、團花紋、龜甲紋、方壁紋等,題材來源相當豐富,展現了自然中的美好。唐代藝術家從大自然中提取最精美的元素,并非單純地抄襲模仿,而是融入了自身的感知感受,增添了畫面的活力感,同時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例如,葡萄卷草紋邊飾,寓意多子多福;四葉蓮花紋邊飾,寓意佛教凈土,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同時,唐代敦煌邊飾紋樣還呈現了差異化的造型特征,在單獨紋樣富有節(jié)奏的疊加變化下,組合構成了二方連續(xù)紋樣,動靜結合、虛實相間,增強了畫面題材的質感,充滿了神秘色彩,容易勾起人們一探究竟的強烈欲望。正是唐代敦煌邊飾紋樣的種種特性,奠定了其長久延續(xù)的基礎。
根據《包裝通用術語》,包裝是指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存、促進銷售,按照一定技術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等總體名稱。近年來,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社會發(fā)展,包裝產業(yè)也不斷壯大,在現代企業(yè)品牌建構中占據重要一環(huán),為社會解決了大量勞動力問題,可謂設計領域的“新秀”。曾有市場銷售方面的專家指出:“在探究市場的道路上,包裝對商品形象的作用不亞于廣告。”尤其是在當下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格局下,包裝設計對促進商品營銷的作用日臻顯現,以新穎的造型、別致的材質、豐富的色彩為基底,加強了人們對商品文化內涵的感知,并刺激強烈的心理感受,是藝術在商業(yè)領域的獨特創(chuàng)造。事實上,很多生產商并不重視包裝設計,導致廣大消費者對商品本身誤讀,面對紛雜的競爭品類,很難有吸引力,最終在市場競爭中失利[1]。同時,也有部分包裝設計過度,將多種不相容的元素堆積在一起,看似極具視覺感、沖擊力,但缺少主題,容易給消費者一種眼花繚亂的既視感,影響了他們的消費信心。另外,現代包裝設計領域的同質化競爭現象愈演愈烈,未有足夠的創(chuàng)意植入,最終被淹沒在激烈的同類競品中,使得本身價值沒有釋放的空間。如何將唐代敦煌邊飾紋樣恰到好處、創(chuàng)新性地應用于現代包裝設計中,是必須要思考的現實問題。
唐代敦煌邊飾紋樣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性應用,對凸顯民族特色、增強商品的競爭力有著積極作用,并搭建了新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路徑。事實上,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歷史的變遷為傳統(tǒng)文化增添了新的意味,寓意結構可能會發(fā)生改變。包裝作為商品信息傳遞的重要媒介載體,在設計中,應當精準把握傳播要點,探尋與品牌文化價值高度契合的唐代敦煌邊飾紋樣,選擇科學的應用形式,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營銷價值,以免適得其反。對此,設計師亦需深入了解唐代敦煌邊飾紋樣的特點及意蘊,把握好風格特點,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優(yōu)勢,打造富有濃郁民族文化氣息的品類,為搶占國內市場并進軍國際市場奠定基礎。以國酒茅臺為例,在設計包裝時就充分借鑒了敦煌壁畫上的飛天紋樣,表現出獨特的高貴氣質,并展現了深厚的歷史底蘊。從整體上來看,唐代敦煌邊飾紋樣有著很強的代表性,可以很好地表達商品包裝上的重要信息。因此,要善于從唐代敦煌邊飾紋樣中抽取合適的元素,在不破壞原有意蘊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性變化,切勿簡單地堆砌,造成過度包裝。
通過上述環(huán)節(jié)工作,在精準把握唐代敦煌邊飾紋樣傳達意蘊的基礎上,提取合適的設計素材,而其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性組合應用,則需作進一步處理,根據商品信息傳播需求,適度刪減沒有意義的部分、增添有意義的內容,使之更加精煉。如此一來,有利于消費者更加快速、精準地找到心儀的商品,在潛移默化中加強他們的消費黏性,對唐代敦煌邊飾紋樣具體創(chuàng)作設計有著重要的導向意義,使之實用價值得以釋放。在現代包裝設計中,設計師應當仔細斟酌提煉唐代敦煌邊飾紋樣元素,真實準確地傳達意境,判斷增減的合理性,有針對性地予以調整,最大限度地保留唐代敦煌邊飾紋樣的原本韻味,這也是尊重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重要表現,對樹立民眾文化自信有積極影響。事實上,唯有根植于民族、高度契合大眾審美需求的包裝,才能觸動大眾內心的共鳴,是商品成功營銷的關鍵,對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是每一個民族企業(yè)必須承擔的責任,對其更好地面對國際市場競爭至關重要[2]。經過歷史的洗禮、時間的沖刷,舊事物喪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新事物應運而生,唐代敦煌邊飾紋樣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性應用,應是批判性的繼承。
從某種維度意義上講,現代包裝設計作為基于現實生活的形體再造過程,對唐代敦煌邊飾紋樣的創(chuàng)新性應用,絕不能進行簡單、原始的形式遷移,因社會發(fā)展情態(tài)的變化,其已很難再傳達人們所需的意境。在此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形式美法則,根據現代人對美的認知與追求,選擇其中的重要部分進行重構,使之蘊含時代的氣息,生成具有良好視覺美感的新形象,這也是包裝設計的本質價值所在,可視作藝術再造的過程?;诂F代包裝設計,將唐代敦煌邊飾紋樣與商品特質有機糅合在一起,實現傳播價值、審美價值、文化價值的多重創(chuàng)造,可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3]。在此過程中,可對照商品特質屬性,對唐代敦煌邊飾紋樣中富有創(chuàng)新趣味的元素進行重組,緊密貼合人們的現實生活,傳達新的含義,迎合受眾的審美心理,凸顯現代包裝設計的時尚感,可帶動新的消費風潮[4-5]。例如,可將唐代敦煌邊飾紋樣中的蓮花紋、幾何紋等構圖手法進行結合重組,以此來增強現代包裝設計的層次感,并搭載在新型科技材料上,使之充滿時代韻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fā)展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是發(fā)展生產力的理念”。在可持續(xù)經濟視角下,只有始終根植于綠色發(fā)展理念,現代包裝設計才能散發(fā)出更加璀璨的魅力色彩。通過對唐代敦煌邊飾紋樣的分析,古人對自然秉持著一顆敬畏、愛護之心,善于從大自然中抽取最精美的部分,表達了“天人合一”的追求。其固然有一定的滯后性因素,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精髓不容退卻。唐代敦煌邊飾紋樣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性應用,要將綠色理念貫徹到底,可充分借鑒其對植物紋樣的處理,從中獲得靈感,將自然界中的美好形象刻畫到包裝上,喚起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作出貢獻。同時,緊密關注科技領域的創(chuàng)新,在包裝選材上,盡量選用無污染的新型合成材料,減少資源浪費,搭配精美的圖案,彰顯現代企業(yè)的價值追求,勢必能夠引起人們的認同感,增強他們的消費黏性,這也是現代設計的必然走向。
敦煌藝術文化是人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對敦煌裝飾紋樣的設計是人們創(chuàng)作的手段,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方式。特別是唐代敦煌邊飾紋樣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性應用有著多方面的價值意義,包括經濟價值、文化價值,作為一項龐雜的系統(tǒng)化工程,要立足現代包裝設計的現實需求,通過以意造型、適當增減、合理重構等手段,在保留其原本意蘊的基礎上,為其增添時代的內涵,散發(fā)出更加絢爛的魅力色彩。同時,做好綠色設計,是維系整個行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設計者需要對紋樣進行總體分析和創(chuàng)新研究,充分考慮其地域文化特征和地域審美觀念,并進行紋樣的分解組合或打散重構,賦予其創(chuàng)新性理念。將敦煌藝術文化融合于特色地域產品推廣之中,創(chuàng)造出具有敦煌文化特征的包裝設計作品,有利于敦煌文化藝術的發(fā)展與傳承,也有利于包裝設計創(chuàng)新思路的開啟,是值得人們學習研究的有效創(chuàng)新途徑。希望學術界持續(xù)關注此類課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更多有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