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華 郝俊萍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濟南,250012)
重癥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表現為患者呼吸困難、體內血氧飽和度下降,會引發(fā)患者產生抑郁焦慮情緒,精神狀態(tài)持續(xù)低迷,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tǒng)正常運行,該現象尤其在患者長期服用藥物后較為常見,對治療效果有很大負面影響,甚至加重病情的惡化[1-2]。呼吸衰竭患者年齡較大,本身睡眠質量不高,在治療過程中更容易加重睡眠問題。針對該情況,本研究通過比較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與接受心理護理的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分析心理護理對重癥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收治的重癥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46.28±5.39)歲。觀察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31~66歲,平均年齡(46.26±5.40)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具體措施如下:患者入院后,醫(yī)護人員需幫助患者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介紹病房基礎設備,對疾病和治療方法進行簡單介紹,提高患者對自身病癥及治療過程的認知,確?;颊叩闹闄?。該病屬于重癥疾病,很多患者因為對疾病的擔憂而寢食難安,醫(yī)護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關心和安慰,多陪伴患者,隨時觀察病情進展,耐心講解康復程序,盡量消解患者心中的憂慮。對于患者出現的疼痛、煩躁等不良現象和情緒,醫(yī)護人員予以理解和體諒,可遵醫(yī)囑給予止疼藥。根據患者的喜好尋找話題,引導患者回憶美好的記憶,并與其探討,在增進護患關系的同時,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懷,安撫患者情緒;對于睡眠困難的患者,可以采用助眠香薰、聽輕音樂、有聲書等方法,幫助患者入睡,還可以為患者制定助眠的運動和飲食,幫助患者緩解睡眠問題?;颊呖祻秃?,進行及時的家訪和適度的關心,保證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包括18個自評條目和5個他評條目,分數范圍為0~21分,分數越高,睡眠質量越差。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采用3級評分法,共80分,50~59分為輕度,60~69分為中度,70分以上為重度,分數越低心理狀況越正常[3]。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共20個項目,采用計分制,總分數正常的上限為53分,53~62為輕度,63~72為中度,72以上為重度。
2.1 2組患者睡眠情況比較 護理前,對照組患者的PSQI分數為(17.65±2.15)分,觀察組患者為(17.66±2.14)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對照組(14.85±1.52)分,觀察組(11.28±1.47)分,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2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 SAS:護理前對照組(62.39±2.16)分,觀察組(62.40±2.15)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對照組(53.65±1.06)分,觀察組(49.47±1.36)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DS:護理前對照組(63.62±2.31)分,觀察組(63.61±2.30)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對照組(58.29±1.76)分,觀察組(47.35±1.21)分,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重癥肺炎患者常伴呼吸衰竭癥狀,針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手術方式風險較高,導致死亡率增高,同時也不排除病情好轉的概率。重癥肺炎是一種嚴重的肺部炎癥,會出現意識障礙和呼吸衰竭,臨床上通常采用呼吸機幫助患者通氣。但重癥呼吸衰竭患者易發(fā)生大量胸腔積液或肺部膿腫,需要手術進行抽液和排膿,對治療有很大幫助[4]。重癥呼吸衰竭的常規(guī)臨床護理的目的是為了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減輕發(fā)紺,保持氣道通暢,避免痰液淤堵,與治療手段相結合,幫助患者改善意識狀態(tài)等。由于此病多見于老年患者,其在疾病認知上存在不足,對疾病更加惶恐,因此,為了安撫患者的情緒,對其進行認知干預十分重要。老年人的日常睡眠時間較短,加上呼吸不暢,機體各方面功能出現紊亂,極易發(fā)生失眠或睡眠質量不高的現象,也會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配合度,通過多手段結合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與患者進行交流,適當進行引導,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與睡眠質量,有助于治療效果的提升。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睡眠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且對照組SAS、SDS評分明顯高于觀察組,體現了患者抑郁與焦慮心理的改善和緩解。
綜上可知,對重癥呼吸衰竭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睡眠效率和日間功能,減少睡眠障礙,緩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