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勤新實驗小學 史利云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學生不能返校集中、面對面上課。借助多元化媒體工具,開展散布式居家線上學習的學習模式應運而生。如今,線上學習慢慢淡出,但是筆者認為,線上學習不僅是戰(zhàn)“疫”時期的需要,是特定情況下的不可替代的應急之舉,同時它是隨時隨處個性化學習的方式,是無處不在的學習,是可以促發(fā)學生學會學習的教育,是進一步促發(fā)信息時代的教育變革的重要抓手。此次線上教學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的影響值得教師深思。
1.軟硬件層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假期中,如何上好學也同樣是社會的責任。筆者所在地區(qū)應該算是在第一時間響應“停課不停學”要求,且應對比較完善的區(qū)域。利用各種渠道全媒體開放課程資源,特別是直播課和錄播課,第一時間滿足全市學生在家上課的需要。但是這次線上學習明顯暴露出學習資源不夠完善、缺少整體性和系統性等問題,無法很好滿足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另外,直播課的統一開播, 常常出現網絡的卡頓。硬件和軟件成了制約線上學習的第一道防線。
2.學校層面
雖然在我國教育領域對線上學習的實踐已不是新鮮事,但對于筆者所在的學校,開齊課程組織全體師生堅持每天線上學習,絕對是第一次, 同時也是對學校管理人員在非常時期對網絡教學管理能力的“大考”。對于常態(tài)下的線上學習,還存在對師生的心理準備的把控不足、對網絡基礎條件的研判不足、缺乏創(chuàng)新性的組織策劃等問題,對于洞見隱藏于線上學習深處的問題還比較困難,學校無法進行更多的關于線上學習的頂層設計。3.教師層面
線上學習,就是學生自己學習?答案是否定的,除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還需要教師的監(jiān)管。學生進行觀看網課、作業(yè)提交,教師要進行線上的作業(yè)反饋、輔導答疑。除了認識上的偏差,學校的教師很少進行信息技術方面的主動學習,又缺少系統的相關培訓,很難掌握一定的線上答疑和輔導的方法,即使掌握方法,也很難形成一定的行之有效的系統的線上教學的方法。
4.學生層面
居家線上學習,教師可控性小,更多的需要學生自主學習。但是由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控的能力、家庭的配合程度、學生網絡設備條件的差別,造成了線上學習的參差不齊,形成嚴重的高能低效。據了解,沒有了教師在物理空間的強制約束,一定比例的學生出現智能終端在線,人不在線,或手和腦不在線的情況,“ 裝模作樣”聽課是常態(tài)。以至于開學后,教師甚至需要對學生進行“零起點”的教學,這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此次線上學習和“互聯網+教育”時代的學習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程, 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線上教學,還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
疫情期間,上級教育教學管理部門給出的“線上學習”指導意見中,有很多各級各類的平臺及資源。事實上,學生常用的,可用的資源并不多,多呈碎片化。學生對資源的選擇缺少目的性和指向性。上級教育教學管理部門,除了要制定教育教學管理方案,推動教學,還應該集中力量建設不同形式的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滿足不同人群。這項工作的落實,需要相關部門乃至社會的一個頂層設計規(guī)劃,分層落實。
教師是線上學習的主導作用體,教師的教學方式由課堂教學轉變?yōu)榫€上教學,他們是線上教學的最終實施者,其線上教學能力決定了學生學習所能達到的高度。隨著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作為教師,也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轉變觀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線上教學的能力。
1.選好線上教學工具,專注線上教學
線上學習,就需要一定的技術手段進行支持,這是絕大多數教師剛開始進行線上教學時面臨的困難。在疫情線上學習期間,出現了很多新工具,甚至出現一個班的任課教師使用多種工具進行線上教學,一時間,給家長和學生帶來很大的困擾。詹姆斯·芬恩說過,“技術, 絕對不僅僅是機器。它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一種解決特定教學問題的思維方式?!惫P者認為,教師進行線上教學時不能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工具的使用上,而應放在更好地進行教學上。 工具的選擇應符合適度性、精準性、簡單性原則。 教師應從自身出發(fā),有什么就用什么,習慣用什么就用什么,選擇最簡單、最穩(wěn)定、最可控的工具,比如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大多習慣用QQ群,就可以用它進行線上教學,發(fā)布、收集和批改作業(yè),甚至可以錄制微課。挖掘它,用好它,你的線上教學也能閃爍著真正的教學智慧與創(chuàng)新的光輝。
2.用好開放資源,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
線上學習的起點是學生,但終點卻不僅僅是學生。促進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同樣重要。線上學習,主要以“網絡上課,教師輔導”的模式進行,在輔導學生的同時,教師的學習不可停。在這特殊時期,國家、地方有很多優(yōu)質網絡課程資源充分開放,這對學生而言,打開了線上學習的大門,對教師亦如此?!板a慧在線”是無錫地區(qū)學生網上學習的主要平臺,里面的課程都是教育部門統籌組織少數優(yōu)秀骨干教師錄制的,教師課堂的組織能力、教學設計等都值得大家學習。對教師而言,無疑是提升自我的最好時機。教師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努力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
3.建立教學共同體,提升共享協作能力
教育教學從來不是某一個人的事情。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組建學習共同體,參與網絡教研和合作教研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同一年級、同一學科可以組建網絡教學共同體,進行統一的教學設計、微課錄制、作業(yè)設計等;針對同一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交流。同一班級的任課教師也可以組建共同體,共同配合進行教育教學。在線上學習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家長,家長在這次網絡教學中起關鍵作用。如何解決沒有教師在物理空間的強制約束,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的問題,需要家長全力配合。如何建立一個和諧的學校、老師、家長、學生共同體,仍需要我們線上、線下的不斷努力。
本次疫情折射出的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不會學習,缺少學習的自主性、自律性。 學會學習是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
1.把課堂還給學生,落實學生主體地位
很多學生以為看了直播課就是進行了線上學習,這是非常狹隘的學習?!盎ヂ摼W+教育”的實質是促進教育與學習的變革,線上學習作為它的具體表現,就是要轉變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梢姡虒W中,學生不僅要掌握一定的知識, 更要提升學習的能力。線上教學不是課堂教學的照搬。它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的要求不是教師課講得如何好,而是把所謂的“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做起來、討論起來,教師從單一地講授, 走向設計、指導、幫助、干預等多元化角色。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可以采用目前比較先進的學習方式,如翻轉課堂、項目化學習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能力。
2.構建學生學習共同體,提升學生學習力
現實中線上學習的單一知識傳輸造成了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很難形成交流互動、信息共享,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在信息時代,其實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太多,而且學生的技術知識和能力很多是通過學生間的交流獲得的,所以學習共同體的建立十分必要。學習共同體是由有共同愛好的學生自發(fā)組建的有一定管理規(guī)則的團體。除了以小組形式出現的學習共同體,還有很多廣義的學習共同體,比如,學習3D打印的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平臺,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學習共同體。
“互聯網+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教育的重要變革,這是一個過程。線上學習賦予教師修煉和體驗新角色的機會,疫情使得教師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在短時間內大面積、多層次地提升。線上學習的研究和實施絕不止于此。我們要反思在教育管理和教學實踐中的不足,補短板,強弱項,以備不時之需,努力適應未來教育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