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海
(菏澤醫(yī)學??茖W校英語教研室,菏澤 274000)
我國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時,寫作能力以及閱讀能力都較強,但是相對而言口語能力卻較為薄弱,這和我國傳統(tǒng)的口語教學模式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較難有機會去鍛煉自己的口語。 一般情況下,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負責講授,而學生只是傾聽,或者學生單純地對于課本進行念誦。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效率較為低下。
對于學校而言,如何設計任務驅動的教學實施是十分重要的。 有部分學校并不能將任務驅動法的真實效果表現(xiàn)出來,只是簡單地針對某部分的知識點提出問題。 比如,在高校英語口語鍛煉這個任務上,僅僅簡單地劃分為如下步驟:(1)教師布置研究任務,提出重點難點;(2)教師根據多媒體課件講述機構的組成及其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3)教師通過總結,將機構進行結構分類;(4)教師通過PPT 展示口語中常見的問題。 這難以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獲得知識構架,僅僅是課本理論的復制粘貼。 任務驅動法是需要老師指導學生,通過學生的合作,自主地去了解知識點的內在關聯(lián)。 最為重要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充分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接下來才是這個知識點學生是否掌握。
任務驅動法教學實施能夠得到效果,需要老師提前對于課程進行詳細的解讀,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有效選擇所需要的案例。 而成功的案例需要滿足以下幾點要求:(1)相關性:案例與課程所學知識點,以及與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有著內在聯(lián)系;(2)綜合性:老師所準備的案例需要具有綜合性,不是僅僅針對某個知識點而服務[1];(3)典型性:這個案例是在日常生活中確切會遇到的問題,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可能;(4)趣味性:需要使學生對于案例感興趣,才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進行探究。
例如,在進行英語口語常見錯誤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查找總結,之后學生帶著調查報告,通過分組的形式,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當一項任務完成之后,老師需要讓學生自己分組討論,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知識點的了解探究作出總結,完成報告。 總結報告不局限于文字的形式,可以用表格、圖象等方式來進行,讓學生積極地去反思自己的錯誤,和總結自己的經驗。
老師需要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調查報告、總結報告以及整個過程中的學習狀態(tài)予以肯定,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然后再根據每個學生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恰當?shù)慕ㄗh,并鼓勵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積極進行探究分析[2]。
現(xiàn)階段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學生的地位,合理利用新媒體設備的優(yōu)勢,如生動形象等特點,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加強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視的同時,也可以加強學生和教師的互動。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在進行輔導學生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進行自主化學習,并且不會受到時間以及地點的限制。 另外,在課堂之外的時候,學生也可以選擇觀看相應的英語學習視頻,從而對于課堂上教授的知識進行復習,預習新課程的知識。 另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借助QQ 群或者微信和同學以及老師進行互動,進行交流,對于課堂上的重難點進行鞏固[3]。 學生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可以瀏覽有關于英語學習的頁面,學習優(yōu)秀的經驗,進而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還是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化地進行學習,教學上缺少創(chuàng)新,模式老舊。 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會逐步降低對于英語閱讀的需求,特別是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較差,本身便不能很好地接收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英語知識。 長時間下去,會認為英語學習十分困難,從而產生畏懼感,無法提高自身的英語口語水平[4]。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轉化自身的教學觀念,并沒有發(fā)揮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另外,當前教師對于學生英語方面的學習了解得不夠全面,從而導致教師所制定的英語學習計劃,和學生個人的英語專業(yè)能力以及興趣并不相符,無法加強學生自身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效果大大降低。
當前我國部分地區(qū)高校雖然選擇一定的措施,來解決設備的問題,但是由于資金有限,所以依舊存在一定的問題。
例如,很多高校使用較為普遍的是錄音機,所以導致質量較差,而學生坐的位置不同,從而導致聽到的效果也不一致。 另外,當設備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也沒有辦法及時進行修理,并不能保障教師的教學工作可以順利完成。 最后,雖然有一些學校已經成立了相應的語音教室,但是由于設備并不完整,并且沒有進行充分的使用,所以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5]。
在進行聽力練習的時候,學生心理情況也占據著較大的比重。 學生對于聽力內容并不確定,所以這便導致學生在這時會出現(xiàn)緊張的情緒,而這種緊張會使學生出現(xiàn)不知所措的情況,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聽力效果[6]。 除此之外,在進行聽力練習的時候,需要注意力較為集中,但是很多學生容易出現(xiàn)走神的情況,這便導致學生無法把握聽力的內容。 最后,由于一些聽力練習內容比較枯燥,學生容易失去興趣,之后的練習學生便無法很好地完成。
現(xiàn)階段我國英語教學雖然獲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過分地重視學生對于詞匯以及語法的掌握,但是對于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卻有所忽略。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新微課程,充分發(fā)揮微課程的優(yōu)勢,如較高的互動性、信息傳播的速度比較快、學生參與度較強等[7]。 在高校中,學生越來越強調個性,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高,但是對于學習的熱情卻比較短暫,在進行學習時,也是以碎片化的時間為主。 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采取的是灌輸式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便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十分被動,認為英語學習十分困難,從而產生畏懼感,無法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而通過微課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整合現(xiàn)有的資料,通過適當?shù)脑黾右约皠h減,根據當?shù)氐膶嶋H情況,開展特色化教學。 例如,根據當?shù)氐挠⒄Z文化,開展相應的英語主題活動,將微課程的內容進行簡化,將核心的內容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選擇利用多媒體設備,加強學生的合作,探究問題的解決途徑,通過精心資料的查閱,進行自主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只需要起到指導的作用,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合作學習,以及發(fā)揮自己的特長。 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在新媒體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進行學習時,可以通過手機、筆記本等現(xiàn)代化的技術進行課程的學習,也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在任何時間進行反復性的學習,還可以在網絡上平臺上學習自己在課堂上還沒有掌握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另外在進行學習時,之后的每一章習題都會對于本章的主要知識點進行測評,如有關的語法、句型等習題。 學生通過進行練習,可以了解自己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知道到底是哪里出現(xiàn)了問題,便可以針對自己的薄弱點進行學習[8]。 另外,教師也可以對于學生錯誤較多的問題進行統(tǒng)計,對于易錯點、難點進行反復的講解,確保學生對于知識點可以得到掌握。 教師也可以通過對于學生在線學習的情況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例如,課程觀看的時間、課后習題的錯誤率、討論問題的帖子數(shù)量等問題,這樣對于老師進行分析學生成績的問題有著十分大的幫助。
近些年來我國高校在不斷進行擴招,學生增長速度不斷加快,這對于高校的英語教師而言帶來了較大的挑戰(zhàn)。 教師的備課量以及授課量在不斷提高,而用來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以及教學方式的時間便會減少。 在當前高校的教師隊伍中,年紀較大的教師對于新媒體技術的使用較為困難,所以學校應該加強對于教師的培訓,建立健全的培訓平臺,使教師在其中可以學習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方式。 除此之外,目前教學課堂上的硬件設施數(shù)量,和學生的數(shù)量差距不斷加大,計算機房的數(shù)量有限,這都是高校英語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中所要面臨的問題。 所以高校要完善當前多媒體教室的硬件以及數(shù)量,使教師可以更加順利地進行英語教學。 增加學生英語閱讀課堂中文化的積累[9]。
1.擴展文化知識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使用信息技術,將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跡、年代背景以及國家相應的文化知識進行介紹,提高學生的知識文化儲備,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Reading Appreciating Literature”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通過網絡了解查爾斯·狄更斯的生平介紹,一些其他的代表作,以及查爾斯·狄更斯生活時期英國的歷史背景等知識,以便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課程的內容,增強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素養(yǎng)[10]。
2.加強學生課后閱讀
在課程結束之后,學生要通過互聯(lián)網、書籍等方式,加強課后閱讀,了解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教師也可以通過設置相關問題,讓學生在課后依舊可以進行相關的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打造優(yōu)秀的英語閱讀課堂。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文章中的形象進行介紹,從而使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與課程相關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Lost Civilizations”課程時,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搜索課程相關的內容,利用先進的設備進行播放,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文章的時候有代入感,腦中有一定的畫面,而不再只是單純性的文字閱讀。 另外,教師也可以設置相應的閱讀問題,讓學生可以很快地了解文章整體的脈絡,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高校的英語口語中使用任務教學法,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從而使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實現(xiàn)飛躍。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英語口語教學之中,使用任務教學法,需要按照其原則進行合理的使用,根據實際的情況,尊重學生的個人特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遇到問題時的解決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提升英語口語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高素質綜合性人才。
(責任編輯: 謝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