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
摘要: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電子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基礎。因此,在電子系統(tǒng)的運行中,不斷提高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對電子元件可靠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電子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能夠進入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領域,從本質上提高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可靠性。
關鍵詞:電子系統(tǒng);電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策略
前言
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電子設備變得越來越復雜。在這種趨勢下,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正在增加。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對電子元器件的新要求。電氣設備、儀器、電子系統(tǒng)的電子元器件通常由大量電子元件組成。串行連接確保了電子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整個電子系統(tǒng)的可靠運行是通過性能來實現(xiàn)的,電子元件的運行容易受到性能的影響。根據(jù)接入條件規(guī)劃相關措施,提高電子元件的可靠性,創(chuàng)造穩(wěn)定的運行環(huán)境,保持電子元件的整體穩(wěn)定。電子元件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在電子系統(tǒng)中尤為重要。
1、電子元器件概述
器件和元件被統(tǒng)稱為電子元器件。其中電子元件是指工廠在進行生產和加工時分子成分未發(fā)生改變的成品。例如.電感器、電容器和電阻器。由于電子元件本身不能產生電子,無法控制與變化電流、電壓,故又被成為無源器件。電子元器件作為組成產品的基礎元素,是維持電子裝備可靠性的關鍵因素。
2、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是通過分析和評估產品失效原因來提高產品可靠性的技術。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合格品,由于使用壽命或各種外部因素,導致不能正常使用。例如,電子設備衰退引起的物理變形、冷熱溫差引起的熱變形。電子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取決于質量,組件的結構和設計??煽啃泽w現(xiàn)在使用過程中,通常受到外部因素和環(huán)境的影響。即使是相同規(guī)格的電子組件也可能出現(xiàn)不同的可靠性問題。
3、對電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產生影響的因素
3.1電子元器件設計中的不足
電子元器件可靠性的設計因素反映在設計不可接受和設計不足上,使電子元器件在實際應用中無法達到要求的狀態(tài)。如果電子元件有晶體振動,維修人員必須首先評估按鈕并更換集成電路。實際上,電子元件的設計是不可接受的。維修人員應正確更換電子元件的電路,消除設計因素故障,確保電子元件的可靠性。
3.2人為因素的影響
人為因素是電子元件失效的關鍵因素和最普遍的因素。從生產到使用的過程必須通過運輸、安裝、測試等方式進行。組裝后,分析了人為因素對電子元件可靠性的影響,系統(tǒng)布局與元件精度相適應。不符合焊絲焊接規(guī)范的要求,電子元器件不工作,無法正常使用。
3.3技術因素的影響
在可靠性方面,對電子元件進行測試,以評估其是否具有可靠的工作條件。該測試還可以識別電子元件的質量問題,并分析實際元件與操作指標之間的差異。潛在故障因素和故障模式性能。技術因素,組件測試周期可能影響組件生產和使用計劃。然而,外部測試、篩選的測試成本較高,一些公司由于負擔不起測試成本而取消對組件可靠性的評估。電子元件的復雜組成以及缺乏適當?shù)臏y試和維護程序直接增加了元件故障的可能性。
3.4電應力因素的影響
“電應力”一般指“電壓應力”,通常指工作電壓與額定電壓的比值。對電子元器件運行安全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大的靜電負荷或接地線上,電壓出現(xiàn)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對電源的保護不夠重視,不符合標準。導致過多的電氣干擾,致使電子電子元器件無法符合正常工作標準。例如,在制造電子元件時,為保證電子元件的效率,而對電子元件的接地保護進行了精確定義。尤其是在安裝零線和接地的情況下,應嚴格按照其規(guī)范進行電源安裝,以免使電子元件功率過大,損害其操作安全。
4、提升電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的改進措施
在電子元器件頻繁發(fā)生故障后,為規(guī)范電子元件的科學操作并提高產品質量,提出了提高電子元件可靠性的措施。
4.1正確使用和選擇電子元器件
在采購電子元器件時,在確定要采購元器件的類型和型號時,需要考慮使用的元器件的用途和類型。選擇電子元器件時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首先,電子元器件制造商應考慮產品質量、具體采購要求和相應的售后服務。其次,在使用電子元器件時,派專人分析電子元器件的尺寸,安裝質量和使用情況。分析影響可靠性的因素,如設計成熟度、供應商證明、電子元器件結構、材料和工藝條件等。同時需要分析電子元器件質量控制的現(xiàn)狀,確定電子元器件的性能,全面分析不同參數(shù)可能產生的影響,并檢查標準化安裝要求。
4.2利用監(jiān)督職能,對電子元器件進行維護
為了提高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有關單位必須采取有效的監(jiān)控措施,確保電子元器件的日常維護。定期檢查電子元器件的維護情況,及時記錄相關信息,為下次檢查提供重要數(shù)據(jù)。并定期對電子元器件進行監(jiān)控和檢查,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和不合格的電子元件,記錄維護次數(shù),使員工充分了解電子元件的使用。還可以詳細記錄電子元器件的操作和更換時間,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電子系統(tǒng)的可靠性。
4.3增強元器件可靠性保證技術水平
電子元器件的安全使用標準必須科學合理,并建立責任制,即各單位對各類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負責。為了提高電子元器件的使用水平,并通過適當?shù)臏y試和技術確保電子元件的可靠性。主管部門應制定統(tǒng)一要求,以加強對電子元件使用的監(jiān)控和管理。為確保電子元件的可靠性,應建立工作記錄和歷史故障數(shù)據(jù)系統(tǒng)。
4.4嚴格控制運行負荷
電子元器件的工作負載應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在可靠性的基礎上,延長電子元器件的使用壽命。靈活、準確地調整工作負載,通過構造冗余和剩余參數(shù),使元器件達到標準性能。為了不超過電子元件散熱標準,電子元件應單獨配置,并應定期審查電子元件的狀態(tài)。嚴格控制電子元器件的使用,使整個操作標準化。
5、結束語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提高了電子信息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煽啃怨ぷ鞯哪康氖羌訌妼﹄娮釉骷煽啃缘恼J識和評估,電子元器件作為電子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整個系統(tǒng)的運行息息相關。在實踐中,通過完善電子元器件可靠性的因素和解決方案,來提高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龔朝輝,王博.淺談電路設計中電子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J].裝備制造技術,2017(03).
[2]胡紹忠.淺談提高電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的措施[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8(10).
[3]陳文波.關于電子元器件質量和可靠性管理分析[J].信息通信,2018(2).
[4]溫培和.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性能分析[J].價值工程,2018,30(36):
[5]黃蘇萍.電子元器件可靠性與檢測篩選[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9,12(4):23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