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衡 康 泉
本土紅色文化作為當地的重要精神地標,與當地歷史、地理與人文緊密結合,是開展少年兒童黨史學習教育最有利的資源。孩子們從小就跟著老師參觀革命舊址、看紅色展覽,聽著長輩講述紅色故事……可視、可知、可感,這是他們了解黨史、近距離觸摸黨史最直接的窗口。
各地教研部門應加強對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的充分開發(fā)和利用,鼓勵學校努力挖掘“適合兒童”的紅色教育資源,指導學校逐步形成面向兒童的思政紅色課程體系,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窗彩且蛔兄鈽s革命傳統(tǒng)的紅色城市,紅色資源獨特豐厚。為充分發(fā)揮本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史學習教育基地的教育引導作用,我市小學思政教研團隊依托周恩來紀念館、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等一批學生實境課堂基地,創(chuàng)新實踐形式,改革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研修實踐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文化熏陶。
將地方優(yōu)秀歷史文化資源引入課堂,既能豐富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和內涵,更能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思想性、鮮活性和現(xiàn)實性?;窗沧鳛閲覛v史文化名城,擁有極為燦爛的文史傳承,歷史上誕生過淮陰侯韓信、巾幗英雄梁紅玉、民族英雄關天培等杰出人物,淮安人民更創(chuàng)造了青蓮崗文化、漕運文化、鹽運文化、運河文化等,這些在我市的“黨史學習教育進課堂”中都充分發(fā)揮了其內涵豐富的教育價值。
在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中,我們堅持學習黨史與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相貫通,切實踐行思政課秉承的“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使命與擔當。例如,選擇反映淮安社會經濟發(fā)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像高鐵新城、高新產業(yè)發(fā)展、淮河生態(tài)經濟帶等建設成就,強化對學生理想信念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
黨史是最生動的教科書,我們要充分認識黨史的教育價值,在“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的過程中,面向兒童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落細落實?;诮y(tǒng)編教材和課程特點,要盡可能用生動詳實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方式,和學生一起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fā)揚好。
互動參與是內化精神、外化行動的有效方式之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要創(chuàng)造機會、搭建平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能夠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題性任務學習中來??梢酝ㄟ^情境體驗、合作探究、項目學習等多元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黨史、宣講黨史的熱情,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去正確學習和認識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引導學生在“實景”還原、“氛圍”營造中感悟紅色精神內涵,汲取前行力量。要給少年兒童自主探究、勇敢表達的機會,讓他們用自己的“童言童語”說說了解到的黨史,說說自己的真實感受。通過各種沉浸式、體驗式的學習讓學生覺得黨史學習可近、可親,引導少年兒童永遠聽黨話,堅定跟黨走,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教育教學要與黨史學習教育互融互促。第一,立足實際,巧用資源,讓黨史教育“活”起來。黨史和地方紅色資源是傳承紅色基因的現(xiàn)實土壤和良好載體,要通過潤物無聲的“融合式”德育,讓紅色資源更鮮活、更生動。第二,細致梳理教材,尋找地方紅色資源與教材課程的鏈接點,開發(fā)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群。第三,課程的“教學時空不局限于課堂和學?!?,因此,學??梢蚤_展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打破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效性。
思政課程的內在邏輯有其自身的編寫體系,符合兒童的認知和成長規(guī)律。同樣,面向兒童的黨史學習教育也應基于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特點,靈活用好教材中的黨史資源,拓展整合本地紅色資源,運用少年兒童易于理解的語言和樂于接受的形式講好黨史的故事。
為增強黨史學習教育實效,我市小學思政教研團隊通過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實景課堂,將學生難以理解的陌生內容和抽象概念與體驗式教育融為一體,把情景模擬、實物展示、現(xiàn)場體驗等教學方法結合起來,綜合運用語言文字、音樂影像、實物實景等教學媒介,將書上的寥寥數語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黨史學習教育實景課堂,融“學、思、踐、悟”為一體,讓學生親身感受、主動思考,多層次、全方位地受到感染和沖擊,力求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打造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兒童黨史學習教育新樣態(tài)。
兒童黨史學習教育不能僅局限于課堂,還需要將主陣地向外擴展延伸,開拓學生的視野與思維。同時與班隊活動、學校德育活動、社區(qū)活動等緊密結合,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主“經歷與體驗”,持續(xù)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效性。各地區(qū)都有自己獨有的教育資源,如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都是寶貴的紅色基因庫,學校可充分挖掘整合地方黨史資源,深入開展兒童黨史學習教育。
一是開展主題系列活動。系列化活動可以聚焦目標,凸顯主題,有的放矢,增強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例如,新安小學是“新安旅行團”的母校,學校以“新旅精神”為核心,以“黨史+校史”為內容,以“追尋新旅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系列活動主題,在全校掀起少年兒童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參觀新旅歷史紀念館,爭做“紅色小講解員”;尋訪新旅老團員,暢談新旅感悟;踐行革命前輩“一群小好漢,風云五萬里”的革命精神,排演音樂情景劇……系列活動中,學生對新旅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與思考,紛紛立志做一個“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新時代好少年。在“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新安小學的少先隊員回信,勉勵他們結合自身成長實際學好黨史,以英雄模范人物為榜樣,從小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
二是走進“紅色實境課堂”。首先要基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與規(guī)律,以“培養(yǎng)兒童、發(fā)展兒童”為指向,慎重選擇適合開展兒童黨史學習教育的實境課堂場所;其次要充分考慮地域特色和基地內容,慎重確定每次的活動主題;最后要提前做好前期策劃,充分準備,用好“紅色實境課堂”,將現(xiàn)場變?yōu)檎n堂、素材變成教材、講解變成教學,讓學生“印象深”“觸動深”“領悟深”,從而發(fā)揮最大育人價值。例如,我們依托周恩來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探索了“課前自主了解—現(xiàn)場聆聽感悟—積極社會實踐”三步實境課堂教學方式,學生身臨其境,浸染其中,取得了多重效果。首先,學生利用假期進行“讀書知史?童心向黨”的主題讀書活動,深入學習偉人周恩來事跡,懷揣著對周恩來總理的崇敬,參觀周恩來紀念館;接著,在紀念館現(xiàn)場,學生以“總理在法國”為主題,重溫周總理在法國留學的故事,感受建黨百年艱辛歷程,并通過“云尋訪”的方式追尋革命先輩足跡,堅定理想信念;最后,借助觀看紅色電影,體會偉人崇高的人格,就“我可以為社區(qū)做什么”進行現(xiàn)場討論,并落實后續(xù)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
三是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吧罴唇逃鐣磳W校?!睂W校應以“學習黨史”為主題,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廣泛開展系列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在“獻禮百年?童心向黨”活動中,淮安學生走上街頭,用繪畫和歌聲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在“了解黨史、熱愛家鄉(xiāng)、踐行文明”活動中,淮安學生走進社區(qū),用實際行動向善而行;在“學習百年黨史?傳承紅色精神”活動中,淮安師生精心選擇紅色經典書籍進行義賣,將善款捐助給有需要的人……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常態(tài)化、序列化,要讓“從小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的信念根植在少年兒童心中,讓“紅色基因”在他們的血液里流淌,讓革命薪火代代傳承,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