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宕昌縣南陽中學 常彥虎
社會各行各業(yè)的競爭壓力正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而變化,家長過高的期望以及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和升學的壓力等,導致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產生了不良的心理問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處于緊張并且敏感的狀態(tài),因此影響了他們的健康身心發(fā)展,導致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成為普遍現象。
現在的學生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不太能夠理解以及關心別人,自私成了他們的人生標簽,加上較強的自我意識,始終將自己作為中心,不太能夠接受團隊作戰(zhàn),這樣一來,他們就無法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他人的感受。當然,還有一部分學生會出現自信心不足的問題,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教師以及家長過高的期望,另一部分原因就是生活給了他們過多的挫折以及失敗,從而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
在心理健康這個問題上,即使身體健康的人也會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國際衛(wèi)生組織曾明確說明,健康包含了身體以及心理,還包括了人們對于社會的適應能力。在身體的健康與否中,側重點在于身體各個部位的器官,通過儀器對人體進行檢查就能顯現出來。心理健康主要在于內心的想法以及行為等,當前還沒有任何儀器可以檢查出心理方面的問題。所以,就算身體健康的人也會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問題。
很多人對于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誤區(qū),他們認為心理有問題的人就是心理變態(tài),甚至還會認為,有心理問題的人就是神經病,一旦出現這些想法,就會認為接受心理咨詢或者是心理治療是非常丟人的事情。等到出現困擾時,他們不會主動去尋求心理醫(yī)生來幫助自己,而是會選擇逃避或者是壓抑自己的內心。對于心理健康而言,并不是通過心理變態(tài)或者是神經病來確認的,其實是某種心理變化的過程,不健康的心理種類成千上萬,呈現出來的形式、范圍以及程度等都是不同的,心理變態(tài)是一種比較極端的形式。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心理的健康程度可以從0到10進行區(qū)分,以此表示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通常高于1但小于8這個范圍內的人才會被認定為心理不健康,超過8 的人屬于心理變態(tài)。不僅如此,心理健康的程度被劃分為白色區(qū)域、灰色區(qū)域以及黑色區(qū)域,白色區(qū)域屬于心理健康一類,灰色區(qū)域就屬于心理不健康的一類,黑色區(qū)域最嚴重,基本上都是一些心理變態(tài)。白色區(qū)域以及灰色區(qū)域的人數占比比較高,當然,社會上還是會存在黑色區(qū)域的人,這三個區(qū)域內的人員可以互換,也就是說,當灰色區(qū)域的人經過治療后可以恢復到白色區(qū)域,若不重視治療,這個區(qū)域中的人員就會發(fā)展到黑色區(qū)域。因此,一般的心理問題不能說明這個人是否存在精神方面的問題,如果在學習以及生活中遇到一些困惑,應該盡快咨詢心理醫(yī)生,只有接受了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心理咨詢的過程不存在任何痛苦,甚至還會是一種享受,選擇心理咨詢是明智的,因此,接受心理咨詢的指導與教育,才能更好地愛護自己以及照顧自己。
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成績,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也要充分注意。因此,學校需要充分利用板報以及宣傳欄或者廣播等資源,通過這些途徑去加大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如此一來,學校的每一處角落都會被濃郁的心理健康氛圍包圍。當然,學校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給學生播放一些真實的案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且強大的心理健康保護系統(tǒng),這樣才能抵抗外界帶來的影響,以此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當學校開展心理健康課程的時候,另外的學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應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文中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或者是課文中某一位人物的精神等引導學生學會對美的追求以及崇拜這些英勇人物。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認知,探索自然界中的奧秘,從而理解課本內容中的知識要點,同時還能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教育,對于初中生而言,家庭教育影響著他們的學習習慣,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家庭教育占據著主導地位,學校教育無法取代家庭教育。所以,家長在家里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以及言行舉止,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良好形象。打造溫馨并且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在關心孩子學習成績的時候也要時時刻觀察他們心理上的變化。通過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不斷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事物,同時還要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學會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并且尊重孩子以及認可孩子,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建立完善的人格以及擁有健康的心理。
初中學生對很多新鮮的事物都比較好奇,他們喜歡去挖掘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東西,同時也喜歡挑戰(zhàn)一些平時很少做的事情,這些挑戰(zhàn)讓學生感受到了刺激。隨著教育的改革,當前的教育教學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很多學生因為長期使用手機以及電腦,有了網癮,教師以及家長要密切關注學生使用網絡的情況,改掉學生網癮的惡習,給他們的電腦以及手機設置安全防護網,對于長時間迷戀網絡的學生需要加強教育,帶領他們正確使用網絡,以此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將學生的注意力轉向學習,政府部門應該協(xié)助學校整治校區(qū)周邊不良的情況,降低外界因素帶來的影響,減少對學生的誘惑,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并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以此打造出一個健康、純潔以及安全的教育環(huán)境。
由于國家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才市場的需求量變得越來越大,只有提高人才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打造出一個更美好、更優(yōu)秀的國家。在競爭激烈的時代背景下,只有具備健康心理的人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同時也能看出,高素質的人才是促進社會發(fā)展的主要需求。學校在開展教學的時候,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初中這個階段的學生,他們在心理上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因此,學校要不斷地加大心理健康方面的宣傳,在各個學科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如此,學校以及家長之間需要配合,盡可能地為學生打造一個舒適、輕松的學習氛圍及環(huán)境,從而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高度重視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方面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以及質量,另一方面是為了推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長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