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城關小學 林文麗
過去的寫字教學主要側(cè)重于知識的講解,而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讓學生了解漢字的基本結構以及筆畫的順序等。根據(jù)最新發(fā)布的《語文課程標準》,其中側(cè)重于讓學生掌握寫字的基本能力,要求學生按照筆畫要求工整地寫出漢字,降低一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嚴格按照新課標對于寫字教學的要求,正確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寫作習慣以及學習正確的寫作姿勢。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養(yǎng)成正確的寫作習慣,一定要堅持練習,經(jīng)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寫出來的字就會更加老練。教師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大綱,不得提升或者降低要求,否則結果會適得其反,從而嚴重影響學生的寫作能力。
1.引導觀察,定位字形。觀察力是每個人都與生俱來的,但是通過后天的練習可以顯著提升觀察力。學生的基本能力就是觀察力,并且要通過不斷鍛煉來提升自己的觀察力。在平時的寫字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在遇到一個漢字的時候,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多觀察漢字的特點、結構、形體并且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簡單的寫字筆跡。除了上述這些內(nèi)容之外,還要大體確定漢字的位置,做到落筆胸有成竹。
2.引導聯(lián)想,活化字形。聯(lián)想能力也是一個人需要培養(yǎng)才能提升的。在寫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讓漢字更加形象化,這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還可以鍛煉他們的聯(lián)想能力。在具體的寫作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出學生對于漢字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通過童話故事的方式來表達。比如說可以通過兒歌的形式讓學生在音樂的環(huán)境下盡情遨游,感受到漢字的美;還可以利用比喻的方法讓漢字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可以對枯燥的方塊字產(chǎn)生興趣。舉例來說,在教學“傘”這個漢字的時候,要給他們充分的時間來想象,可以參考實際的傘的形狀。而不同的學生的想象力也大相徑庭,有的人可能會想到蘑菇,想到大樹等。通過想象在結合教師的PPT中的動畫效果,從而讓漢字“活”過來了。
從哲學角度來看,視覺審美明顯優(yōu)于行動審美,而落實在寫作教學上就是觀察能力明顯優(yōu)于書寫能力。所謂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書寫美指的是將觀察審美轉(zhuǎn)變成書寫審美的過程。
1.示范指導。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心智不成熟,學習的主要方式也都是模仿。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方法是示范,大到一個漢字,小到一道筆畫,教師都要認真示范指導,不求速度,但求質(zhì)量。最基本的筆畫包括點、橫、豎、撇、捺等,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師一定要細心;然后是筆順規(guī)則,不得出現(xiàn)一丁點的錯誤。示范是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天生就有模仿的本領,說一說從某種程度來說示范比指導更加有效。所以,教師不僅要善于示范,更要精于示范、樂于示范。這三個示范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分別是方法、水平以及態(tài)度。從時間來看,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完字形后,要使用教學工具向?qū)W生展示完整的寫字過程;從方法來看,教師要在田字格上規(guī)模地寫出漢字,不僅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寫作過程,更是看到筆畫的具體位置。并且,在書寫的過程中切記要慢,尤其要將每一次的具體動作表現(xiàn)出來。
2.比較感知。因為一年級的學生普遍歲數(shù)比較小,心智還比較不成熟,所以說簡單的示范也是遠遠不夠的,模仿也不夠到位。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來教學,然后讓學生反復練習。首先,教師要重點讓學生觀察自己的運筆方法以及寫字動作,然后使用臨摹法讓學生反復練習。舉例來說,在教“橫”這個筆畫的時候,教師要多次慢慢示范每個動作,讓學生模仿寫作的規(guī)律以及寫作的重點,再然后考查學生誰的“橫”寫得最好,評出寫字最好的學生;其次。比較字體結構,所謂字體結構就是書寫的間架結構,教師在書寫之后讓學生體會到字體的間架結構,然后學生開始模仿,隨后在教師的不斷指導下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讓他們在不斷練習中完善自己,及時改正,直到達到教師的標準,重要的不是結構,而是過程,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練習。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書寫能力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個性化的培養(yǎng),每個學生均屬于一個單獨的個體,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養(yǎng)成屬于自己的個性化字體,從而讓學生在練習書寫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個性美。
1.在正確習慣培養(yǎng)中展示個性美。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能夠起到增強學習效果的作用。從小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習慣,能夠給孩子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也是學習語文的根本需求。在新課標準中也有提及“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書寫姿勢以及書寫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如此,在對孩子進行書寫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書寫的規(guī)范性。
2.在學生的自主評價中展示個性美。一方面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肌肉還并未發(fā)育完好,若是長時間進行寫字練習,可能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維持的時間較短,若是在課堂中過多用于練習寫字,也可能會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造成影響。所以,在學習書寫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并不是練習次數(shù)多,而是注重練習的效果,每次最好控制在2~3字。但必須注意,量少并不代表可以松懈,而是要帶領孩子在書寫之后,對自己的字進行評價,待自己覺得合格之后才算完成。在學生進行自主評價的經(jīng)過中,必須給予學生一定的表揚,要從學生的個性化層面去欣賞學生的字,避免以教師的角度去欣賞。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自主評價,從而在評價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改正。
1.把筆畫想象成人。在學習書寫在“捺”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最后的頓筆部分,可以讓學生把捺幻想成人的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把自己的一只腳伸出去,讓學生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書寫捺的過程中,試著伸出一只腳來感受。在學習“大”字的過程中,可以將“大”字幻想成一個四肢伸展的人。
2.把筆畫比喻成物。在學習書寫“氣”字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將其比作成物進行教學,比如說,可以在橫折彎鉤的部位,畫上一張弓與將要發(fā)射的箭,從而更加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依靠畫圖,能夠讓學生對該字的“內(nèi)涵”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在書寫的過程中,必須控制書寫的速度,做到蓄勢待發(fā)。出鉤的速度要快,好像即將發(fā)射的箭。在學習“心”字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把臥鉤連成圓圈,讓學生認識到臥鉤屬于圓的一部分,從而使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確保臥鉤的圓潤性。
大部分的小學生都具有非常強的表現(xiàn)欲,教師必須盡可能讓學生把自己的優(yōu)點表現(xiàn)出來,不斷給孩子提供表現(xiàn)自身的機會。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依靠各種多媒體設備,把孩子們的優(yōu)秀習作呈現(xiàn)出來;在課堂結束后,我們可以把優(yōu)秀學生的作品,掛在優(yōu)秀作品專欄中;如此,不僅能夠讓學生自身對近期自己的進步情況充分了解,還能發(fā)展自身存在的不足。如此形式,盡管沒有物質(zhì)獎勵,但是依舊能夠起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有的學生還會由于榜上無名而失落,如此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所有的孩子都有上進心,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盡可能表現(xiàn)自己,增強自信心。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寫字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寫好字是學語文的根本基礎。身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采取具有多樣性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進一步增強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寫字水平,給之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