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安全有效和中老年人防病保健的角度,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最理想的健身運動是步行。慢跑也是很有效的運動,但在中老年人中可造成多達40%的骨關節(jié)、軟組織損傷。一些球類或劇烈運動,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都有潛在的危險。因此,中老年人最好是多步行。
其實,早在上世紀20 年代,美國心臟病學家懷特博士就首先提出,從進化論和生物力學的角度看,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對健康有著特殊益處。他創(chuàng)造性地將步行作為心臟病人和心肌梗死康復治療的方法,并取得了良效。
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對步行也有精辟論述,清代名醫(yī)曹廷棟在《老老恒言》中說:“步則舒筋而體健,從容展步,則精神足,力倍加爽健。”
步行對于中老年人來說,主要有以下好處:
1.有利于防治心腦血管病。長距離散步能增加心率,加速血液循環(huán),使全身骨骼肌肉有節(jié)律地收縮和伸長,擠壓全身血管,增加其活性,擴張全身微循環(huán)包括心肌和腦的微循環(huán),減少外周血管的阻力,降低血壓,減輕心臟的負擔,增加心肌和腦細胞的營養(yǎng),從而防治心絞痛和降低腦中風的發(fā)病率。散步還能加速脂肪、蛋白質和糖的分解,降低血壓和血脂,減輕體重,防治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病癥。
2.可提高血氧飽和度,有利于心、腦、肺、腎等臟器的功能改善。
3.步行可緩解緊張的精神狀態(tài),治療神經衰弱。相關的科學研究證明,長距離散步可以促進腦分泌內啡肽,能夠使人產生欣快感,鎮(zhèn)靜神經系統(tǒng),使人心情舒暢,促進食欲、營養(yǎng)吸收和睡眠。
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每周分別步行鍛煉3 次、4 次、5 次的人,糖尿病發(fā)病率分別下降25%、33%、42%;與每周步行小于1 小時者相比,每周步行4 小時以上者,其心血管病住院率減少69%,死亡率減少73%。醫(yī)學專家還指出,步行鍛煉可以使動脈硬化斑塊呈現(xiàn)穩(wěn)定和逆轉,能夠大大減輕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并可使血壓下降,體形健美。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研究報告指出,中老年女性只要每天快走30 分鐘,中風的概率可以降低30%,效果與慢跑、打網(wǎng)球、騎自行車等較激烈的運動是相同的。從1968 年起,哈佛大學的專家們對72488名40~65歲的女性進行了運動與生理關系的長期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每分鐘80米)30分鐘,對預防糖尿病、心臟病、骨質疏松癥、中風以及某些癌癥,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如果每天快走45~60 分鐘,患中風的概率可以進一步降低40%。
丹麥學者曾對4658 名無心肌梗死病史的男性,作分組對照慢跑運動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堅持慢跑運動者與不慢跑者相比,在8 年隨訪期內死亡危險性有顯著差異,前者的相對危險僅為0.39,即死亡危險較對照組下降60%,堅持慢跑運動并不增加猝死的危險。
專家們?yōu)橹欣夏耆碎_出的運動處方是:每天步行3 公里,30 分鐘以上;每周運動5 次;運動的強度以運動后心率加年齡等于170 左右為宜。不過,具體還要因人而異來調整。
同時,專家提醒,中老年人步行時間應安排在每天上午10點半和下午3 點半。因為,此時段太陽光照射綠色植物發(fā)生光合作用已放出更多的氧氣,此時步行可提高人體的血氧飽和度,有益于人體健康。在散步時應自然呼吸或深呼吸,可吸入更多的氧氣,以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