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 (江蘇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2006 年,我校提出“責任”校訓。學校通過“責任教育”和“責任管理”的“責任文化”浸潤,培養(yǎng)師生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辦有靈魂的學校,育有責任的公民。學校實施“‘責任德育’:育人范式校本實踐品格提升工程”,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努力培養(yǎng)“強體魄、樂學習、有創(chuàng)新、會感恩、能擔當,具有家國責任情懷”的新時代少年。通過以“責任文化”為統(tǒng)領,“學校責任行政團隊”“年級責任教師團隊”“班級責任小組團隊”的多元責任育人團隊建設為基礎,探索育人路徑改革新方向,構建適合學生發(fā)展、發(fā)展適合學生的育人新模式。
“責任德育”:育人范式校本實踐,指以學生品格提升為目標,打造具有凝聚力、學習力、執(zhí)行力、創(chuàng)新力特質的學校責任行政管理團隊,磨煉一支具備發(fā)展型、學習型、研究型特質的年級責任學科教師團隊,培育有堅定理想信念、有愛國主義情懷、有品德修養(yǎng)、有知識見識、有奮斗精神特質的班級責任小組團隊。
總體上,為適應課改,學校采取扁平化組織結構體系,將權利和責任最大限度地集中在年級組這一實體上,讓班主任真正成為學生成長共同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將教師發(fā)展處發(fā)展成為師訓處,使之成為青年教師成長的孵化器;突破用人體制,每年進行中層改選,增設候補中層,每次競聘留有崗位給35 歲以下青年教師,更快更好地讓更多優(yōu)秀青年教師進入管理層。
行政要嚴工作態(tài)度、嚴工作過程、嚴制度執(zhí)行。對學生要嚴管理,嚴行為習慣、嚴學習態(tài)度。
行政工作目標要“實”,執(zhí)行要落到“實”處,工作檢查、評價不要流于形式,出成績,負責任。
學校行政要善于學習、善于思考,注重再學習再教育,更好地服務于學校的教學與管理工作。只有具備學習力的學校行政才可以把整個學校的管理工作做到人性化和合理化。積極調動學校行政學習熱情,創(chuàng)造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是提高學校行政管理干部素質的關鍵。
學校行政面對的是教師和可塑性強的學生,是心靈的工作。執(zhí)行時需要在保證正確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性地開展工作,把復雜的事情做簡單,認真的事做徹底,平凡的事做經(jīng)典,把人的工作做到靈魂深處。
學校行政管理方法要求“新”,課堂教學要更“新”,課外活動要創(chuàng)“新”?!靶隆弊殖鑫磥恚靶隆笔菍ξ磥碡撠熑?。
二中教育集團全面推進“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以“師德師風典范、教書育人示范、教研科研模范”為目標,分梯隊建設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四有”好教師團隊。
教師層面按年齡分成三個責任文化團隊。以資深教師隊伍為基礎,組建責任文化督導組,對青年教師責任踐行開展幫扶和督導;在中青年團隊里發(fā)現(xiàn)骨干型教師,突出骨干示范;35 歲以下這一團隊為“新青研”,通過“搭臺子、壓擔子、留位子”,為他們的快速成長鋪路架橋。
“新青研”活動每兩周舉行一次。在青年教師成長營中,我們制定了明確的成長進階目標。比如,對于新入職的教師,我們提出“快入格”“一年站穩(wěn)講臺”的要求。一方面,我們利用校內外名師資源,從家國情懷、道德素養(yǎng)、學生理解、教學技能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化、系列化分享;另一方面,開展“師徒結對”活動,為每位新入職教師配備相應的導師,進行細致、規(guī)范的基于日常崗位的教學分享。學校將進一步規(guī)劃骨干教師、名優(yōu)教師種子計劃,每月開展教育分享交流活動。
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每個學科都要發(fā)揮獨特的學科育人價值。一堂好課是一場教學思維的盛宴。學校持續(xù)推進責任課堂建設,常態(tài)舉行學科組、備課組教學公開課,安排專門時間議課,不斷提升學科育人能力。
“班級管理責任小組化”是指班主任基于學生現(xiàn)狀,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基礎上,在全班師生的共同參與下,把班級分成若干責任小組,學生通過小組形式參加學習、活動和班級管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二中教育集團全面推行班級“責任小組”管理模式,各班根據(jù)基本范式組建責任團隊,確定隊名和奮斗誓言。學校統(tǒng)一在教室制作了責任團隊角,并為每個學生頒發(fā)了一本積分入團守則,各班制定了比較完備的考核細則。
班級責任小組具體構建方法:
第一步:更新責任小組團隊文化。初一年級下發(fā)組建責任小組的基本范式,初步建立班級責任小組團隊。初二初三年級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更新和優(yōu)化。
第二步:完善責任小組團隊考核評價制度。班主任對本班其他學科進行跨學科聽課,根據(jù)班內責任小組情況,優(yōu)化考核評價制度。落實班級責任小組團隊管理,進行“五級”評價(即日評、周評、月評、期中評、期末評)。
第三步:開展責任小組團隊指導培訓工作。定期召開責任小組團隊建設培訓會,推廣實踐經(jīng)驗,形成特色。學生成長處對責任小組團隊建設不到位的班級進行指導。
第四步:舉行評比表彰活動。開展最佳責任小組團隊名及詮釋、責任小組團隊風采攝影大賽、“我與責任小組共成長”征文比賽,評選最佳責任小組、最佳展評個人、最佳責任隊長,并進行表彰。
我校提出的班級責任小組建設既強調責任課堂的小組學習效果,也強化小組德育育人的作用,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能力。操作上具體強化:
學校建立班級責任小組網(wǎng)格化管理機制。學生成長處統(tǒng)籌全校班級責任小組的計劃、方案、總結反饋,年級組負責督促落實。班主任、副班主任負責具體指導、考核、整改。
擬定“責任小組”建設相配套的評優(yōu)評先條例,確定校級層面的個人榮譽有:最佳組長、最佳展評個人、最佳合作成員,校級集體榮譽有最佳小組。學生評價重視過程評價,關注學生點點滴滴品質進步。
學校每周組織一次責任小組經(jīng)驗展評會;每天10分鐘責任小組點評會;定期編印德育校本刊物,一份刊物面向教師辟專欄討論“責任小組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一份面向學生也辟專欄交流“我的責任小組生活”。
學校在教師、學生、家長中開展“責任小組”建設標語征集活動,所征集的標語為原創(chuàng)性、勵志性標語。每學期開展優(yōu)秀組名及詮釋征集、責任小組風采大賽,經(jīng)常開展“我在責任小組中成長”演講比賽,定期開展“我為責任小組管理獻一計”征集活動,學期結束前組織“班級責任小組”建設成果展示。學校還常態(tài)開展小組結對共建活動、家庭教育經(jīng)驗交流會、家長開放日、責任小組文化展評等活動。
學校積極倡導班級開展責任小組文化建設。學生在組長帶領下,組員們動腦筋給小組取名,定誓言,擬口號,選組歌等。責任小組還積極編撰手抄報、出黑板班、布置班級文化墻等。
召集行政解讀“責任小組”建設手冊,各班按要求組建“責任小組”。各班“責任小組”成立后,要經(jīng)常召集全校組長進行集中培訓,掌握“責任小組”操作要領。
學校制定了《張家港市第二中學學生品質提升發(fā)展評價》方案,評價記錄內容分為道德素養(yǎng)、審美表現(xiàn)、身心健康、學習能力、實踐創(chuàng)新五個維度,使得評價更科學、操作更簡便、用途更多元。突出學生生命共同成長的德育功能。評價應遵守的原則:全體性:全員參與,每個學生都有實踐體驗的機會。實踐性:學生有參與實踐的機會和能力,并有實踐成果。體驗性:重視體驗情境的創(chuàng)設,重視學習活動的過程經(jīng)歷。發(fā)展性:著眼于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并以發(fā)展的眼光評價學生。
“‘責任德育’:育人范式校本實踐”項目的提出,就是希望用優(yōu)秀的團隊去影響優(yōu)秀的團隊,學校打造一個團隊,一個團隊帶動一個團隊,一個個團隊影響整個學校,進而形成全校育人范式轉變的學校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