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雁彬 拜艷玲
(1.烏魯木齊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2.烏魯木齊市米東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種子管理站),新疆 烏魯木齊 831400)
作為提高農產品產量的最基本也是最廣泛應用的技術,施肥在人類還不能大規(guī)??刂茪夂?、環(huán)境條件的情況下發(fā)揮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積極有效方法。施肥在促進農產品產量提高的同時也存在不利的一面,特別是肥料使用不當很容易導致農產品質量出現不良問題,如有害物質含量超標,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同時土壤肥料施用還容易造成土壤老化、土質破壞等,容易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受破壞。因此做好土壤肥料施用工作,解決土壤肥料應用中農產品質量問題,提高農產品的優(yōu)質、安全生產,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是相關部門和從業(yè)者必須重視和努力的課題。
農產品質量包括外在品質、內在品質、安全性品質等3個方面,其中農產品的色澤、形狀、氣味、味道是外在品質,內在品質主要為營養(yǎng)成分含量,安全性品質主要指農產品中農藥殘留、亞硝酸鹽、重金屬含量等,以上質量內容都影響著農產品的商業(yè)價值和農業(yè)生產者的經濟利益,也影響著人民的健康安全。
氮是植物體內許多重要有機化合物如蛋白質、維生素、核酸、酶、生物堿等的組成成分,氮素的供應關系到植物體內各種物質及能量的轉化過程。正確施用氮肥可以使一些農產品如稻米、油料作物的蛋白質、芥酸含量提高,降低油酸、烯酸、亞麻酸、亞油酸的含量,這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但過量氮肥施用會導致農產品亞硝酸鹽含量超標、耐貯性能降低和食味變差,也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污染。如氮肥施用過多,蘋果著色指數下降,果實糖度降低,風味變淡,從而導致蘋果品質變差。而在蔬菜種植中過量施用氮肥會導致蔬菜體內亞硝態(tài)氮和硝態(tài)氮的含量過高,導致病蟲害如紋枯病、軟腐病等增加,影響產品口味和耐貯性。
磷肥可以有效促進植物的新陳代謝,促進農作物生長,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如充足的磷可以使綠色作物的粗蛋白、氨基酸含量增加,對人體有利。磷還可以促進薯類作物、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里淀粉、脂肪和蔗糖的合成,提高此類農產品的質量。在果蔬類產品的質量影響上,磷可以提高果實的大小均勻、味道、顏色等外觀條件,還促進營養(yǎng)價值和耐貯性的提高。但過量的磷施用,特別是大量磷酸二銨和有機肥料的連續(xù)多年施用,會導致土壤中磷素積累過多,從而抑制農作物對鎂、鈣、鉀和其他微量元素如鐵、錳、鋅的吸收,從而導致農作物正常生理代謝發(fā)生紊亂,出現多種生理病害,導致產品質量下降。
鉀肥對作物生長發(fā)育和品質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一方面它直接提高作物蛋白質的數量和質量,比如在小麥、稻米、大豆等籽粒中可明顯提高蛋白質含量,使它們顆粒飽滿,口感變佳。在油料作物中鉀肥可提高油料種子的含油率,在煙葉種植中可降低煙葉中蛋白質濃度,煙葉蛋白質對香煙中尼古丁、氰化氫、顆粒物的含量有影響,較低的蛋白質就意味這烤煙的質量較好,色澤、易燃性和燃燒性的品質都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土壤鉀素含量多,果實肉質和硬脆度、抗病能力和耐貯性都能得到提高。但過量的使用鉀肥,容易降低籽粒蛋白質含量,而缺鉀又容易導致植物體內單糖相對增加而多糖減少,這對于農作物口感、風味品質會有不良影響。
中、微量元素肥料對農作物品質的影響差異性較大,一方面可促進氮、磷、鉀等主要肥料的吸收,促進作物生理代謝。另一方面,中、微量元素對作物內營養(yǎng)元素的提高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如維生素、葉綠素、胡蘿卜素、鈣量等人體健康所需營養(yǎng)物質都有著重要影響。而作為一種完全肥料的有機肥料,不僅可以提供全面營養(yǎng),促進作物生長,而且肥效長,促進土壤有機質更新,對于保持土壤質量和促進作物品質起著其他肥料不可替代的作用。
肥料施用存在超量使用現象,不根據作物、土地承載能力等實際情況,超標使用氮、磷、鉀肥,從而導致肥料利用率低、流失嚴重,設施栽培土壤次生鹽漬化,江河湖泊和地下水容易污染、富營養(yǎng)化,病蟲害加劇。特別是農藥使用過量,容易造成生態(tài)污染,農產品安全質量不過關。
有機廢棄物如農作物秸稈、禽畜糞便等無害化、資源化開發(fā)利用力度不足,管理粗放,對有機肥料開發(fā)普遍沒有進行嚴格的生物發(fā)酵和無公害化處理。加上工業(yè)“三廢”、生活垃圾污水排放等導致土壤土質被污染。
肥料科技開發(fā)推廣力量較為薄弱,大量偽劣肥料產品被投入使用,缺乏有效監(jiān)督管理,導致農產品質量和土壤土質安全受到嚴重不良影響。
就現階段來看,國內在監(jiān)管肥料上還存在不到位的情況,從而導致諸多劣質肥料出現在肥料市場上。該類肥料不僅不會對土壤起到優(yōu)化的效果,并且還會對農作物的生長起到抑制的作用,嚴重的還會導致農作物死亡,給農民以及農業(yè)帶來巨大損失。
根據土壤的不同特質或者相同土壤不同地塊在養(yǎng)分含量上的差異、不同作物的生長特點等實際情況因素,特別是農作物種植中的數量、生長所需的養(yǎng)肥種類等,要嚴格按照實際情況、相關比例制定肥料施用方案,特別是作物的營養(yǎng)特性、預期產量、土壤的農化分析結果等數據必須真實、科學,從而確保肥料施用合理、適當。除此之外,種植戶還應當要綜合農作物類型、土壤情況、氣候條件以及施肥技術等因素,并采取最佳方法來開展施肥作用,防止其對農作物產生不利影響。
我國土壤豐富,不過因為南方與北方環(huán)境存在較大差別,地方不同,其溫度特點、氣候情況還有土壤環(huán)境均有較大差距。所以在種植農作物時,相關人員應當要根據具體環(huán)境特點還有農作物的生長特征來科學選擇土壤,并予以有效管理。第一,需要仔細分析土壤性質,了解其中所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成分與比例,并針對性的種植相應農作物,確保農產品質量優(yōu)良。第二,檢測土壤的酸堿度以及微量元素,并結合地方的病蟲害情況來確定出具有良好抗藥性與抗蟲能力的品種,避免因為濫用農藥而影響到農產品的質量。第三,提高土壤的利用率??茖W合理的利用土壤不僅能夠讓土地面積使用率得到大幅提升,并且還可以減少由于土壤問題而引發(fā)病蟲害的發(fā)生幾率。同時還可結合具體種植農作物的類型來采用相應的種植方式,實現農產品生產數量與質量的提高。例如采取高低位、輪作等方式不但能夠有效利用肥料資源,而且還能實現土壤利用率的提高,對農產品質量起到有力保障。
根據土壤實際情況和作物養(yǎng)分管理方案,結合我國肥源國情,充分利用有機肥肥料豐富齊全,能有效提高土壤養(yǎng)分含量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狀的特點,做到有機和無機相結合。通過推廣糧草輪作、秸稈還田,擴大綠肥種植面積、創(chuàng)新發(fā)展基因工程技術、發(fā)展有機肥、專用肥商品生產等多種措施,使土壤物理性狀得到有效改變,增加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養(yǎng)分含量,促進有機物分解,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從而確保土地使用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根據當前我國土壤養(yǎng)分狀況、作物對養(yǎng)分的吸收狀況不協調、氮、磷、鉀比例不協調等實際情況,特別是鉀肥虧缺大、氮磷比例失衡、化肥品種結構單一等問題嚴重,應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調整肥料結構、合理配施,如充分利用農家肥中的鉀,將有限的鉀肥資源用到嚴重缺鉀的土壤和需鉀量高的作物上,以緩解鉀素供應不足的矛盾。又如重視發(fā)展高含量復合肥料,增加高含量磷肥和氮磷復混肥研究力度,改變我國化肥品種結構單一局面。
通過使用脲酶抑制劑、硝化抑制劑等緩效氮肥施用方法來緩解因過度施用氮肥引起的NO3土壤含量超標困境。對于施肥造成的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可通過翻耕、換土或者客土等方法去除或稀釋土壤中重金屬和其他有毒元素,也可以通過增施有機肥料、使用石灰、調節(jié)土壤PH等方法來降低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積累。同時,為減少施肥次數和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可采用液面噴施和開溝深施等方式,提高肥料使用效率。
肥料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了土壤的質量,并對農作物的生長產生干擾。所以相應監(jiān)管部門需要科學制定有效的監(jiān)管制度,嚴厲懲處售賣假冒偽劣肥料人員的工作力度。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大相關宣傳工作力度,提高人們辨別真假肥料的能力,提升其安全意識,在源頭上實現對肥料的有效監(jiān)管,繼而將對農作物質量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綜上所述,土壤肥料施用方式方法等當對于提高農產品質量有著深厚的影響,因此,為提高農產品質量,改善土壤土質,促進農業(yè)生產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相關部門在做好肥料施用工作同時,還應繼續(xù)提高肥料產品研發(fā)創(chuàng)新、提高肥料產品質量和做好肥料監(jiān)測管理工作,杜絕有害肥料產品生產使用,減少土壤和環(huán)境污染,達到綠色環(huán)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