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楠 (江蘇宿遷市宿城區(qū)蔡集初級中學)
目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秉承“持經(jīng)達變,立德立言”的思想理念進行教學,持經(jīng)達變的思想就是指“持不變之經(jīng),達萬變之易”,將其運用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是指只有弄懂不變的,才能掌握變化著的,使語文學習簡單化。立德立言本質(zhì)上講就是樹立正確的德行,樹立正確的言行。因此,在新形勢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加強立德樹人理念,重視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在“持經(jīng)達變,立德立言”的新形勢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要進行革新,教師要有一雙雪亮的眼睛,可以依據(jù)語文教材,找尋學生發(fā)展、學習的可能性。一般而言,教師往往容易陷入死循環(huán),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時往往從重點、難點、學生興趣點、學生困惑點出發(fā),通常會容易忽視具有蘊藏價值的教學點。教學點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如:體驗探究的張力。但在生成教學點的同時,教師要學會加以梳理,如果不注重梳理,則會出現(xiàn)“處處都是教學點”的狀況,這樣的弊端就是將教學重點進行分化,無法突出核心教學目標。
在進行教讀課的課堂教學時,教師應進行教學點的確立,同時進行主問題設(shè)計,在這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利用教材中的思考探索、單元導語、預習提示等,這樣做首先可以抓住表達奧秘,突出每一課時;其次,可以建立文體意識,使其風格鮮明;最后,讀寫與方法共融,加強策略指導。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教讀課時,從教材所學文章出發(fā),找到教學點,設(shè)計主問題,更深層次理解文章意蘊。例如:在教學《老王》這篇課文時,一定要找到教學點,設(shè)計主問題。結(jié)合課后習題,可以使學生學會表達閱讀感受,在進行文章教學后,學生的具體感受是什么,可以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同時,文章中多次提到錢,錢在“我”和老王之間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通過抓住主要教學點,進行主問題設(shè)計,可以對文章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時,要更深層次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節(jié)奏與作者心理。
在“持經(jīng)達變,立德立言”的新形勢下,關(guān)于初中語文自讀課的教學時,教師要學會借力助讀,確定閱讀方向通過查看單元導語,在自讀過程中要學會關(guān)注旁批提示,根據(jù)閱讀提示進行更深層次的閱讀。
例如:在進行《燈籠》一課的自讀時,可以進行以下設(shè)計:一是查看單元導語進行文章閱讀;二是參照旁批提示完成生字詞理解;三是仔細閱讀文章,梳理概述作者與“燈籠”結(jié)緣的具體事項。通過這一流程的自讀學習,學生可以對文章有一個基本了解,然后再進行教師講解,可以更深層次理解文章內(nèi)涵。
在“持經(jīng)達變,立德立言”的新形勢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不能再拘泥于過去的教學策略,要進行課堂教學革新。對于初中語文而言,學習語文的一把利器就是比較,“由篇到本、由本到群”的閱讀方式屬于自覺性拓展閱讀,通過群文閱讀,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找尋異同點以及任務鏈。群文閱讀比較可以是多樣性的,例如:異類比較、同類比較、增刪比較等。
例如:在教學《賣油翁》這篇課文時,課本教材屬于修改作,主要經(jīng)過歐陽修將原作進行刪改后為皇帝提供的,在進行選編時編者又對其做過一些修改。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比較,從增加、減少、改變等方面去比較,查看文章,深入挖掘文章異同點,形成任務鏈。
在“持經(jīng)達變,立德立言”的新形勢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綜合實踐課中應注意兩點,情景化、多元化教學。在進行課文閱讀時要注意兩點技巧,一方面是閱讀方法的掌握,另一方面是人格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實踐課主要是指作文教學,其教學方法主要注重作文技巧、興趣、意志、人格等,在初中語文階段,主要集中于基礎(chǔ)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寫作訓練。
在進行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時,要將語文核心素養(yǎng)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設(shè)計中,將語文經(jīng)典課文中的語文知識進行參悟、靈活運用。例如:在進行語文作文寫作訓練時,可以將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其中包含句式運用,名言警句引用等,培育“立言者”。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掌握語文課堂教學的精髓,抓住語文中的不變因素,才能掌握變化著的,最終掌握語文教學的精髓,不至于在語文學習中暈頭轉(zhuǎn)向。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導語屬于重要的一步,教師恰當?shù)慕虒W開場方式,可以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動之以情”的方式,抓住學生心理,將文章基調(diào)與學生相一致,可以迅速深入文章,產(chǎn)生情感共鳴。
例如:在進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學時,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可以進行學習導語,可以通過與學生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如:“同學們,人都有五感,如果一個人失去一種或者兩種感覺,會怎樣?”,學生會對此產(chǎn)生同情或者痛苦的感受,這時,教師可以將海倫凱勒的事跡進行簡單的介紹,通過以疑問的形式引導學生,利用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對海倫凱勒產(chǎn)生興趣,同時深入文章使學生樹立正確德行,加強素質(zhì)教育。
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他們的學習心理主要源于內(nèi)部動機,內(nèi)在的學習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步驟,因此,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學習中不應該屬于消極的聽眾,而應該成為語文學習的探索者與求職者。在新形勢下,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時,應該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加強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致力于發(fā)展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學習《背影》這一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先進行自主預習,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課文自讀,然后進行提問抽查,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基本概述,通過學生概述情況,觀察學生的自主預習情況,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對文章的細致講解,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如:“同學們,在生活中會有哪些熟悉的背影?”學生可以通過短文的形式進行描述,在進行課本知識學習的同時,加強學生寫作能力。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將知識進行傳授,同時也要盡量講好每一篇文章。僅僅進行表面講解還不夠,還需進行深度講解,將課本知識生動形象地傳授與學生。
例如:在教學《故鄉(xiāng)》時,教師要充分了解中國的歷史背景,了解當時中國所處經(jīng)濟狀況特別是農(nóng)村經(jīng)濟,對作者內(nèi)心做一個深入了解。首先,教師要熟練掌握課文背景知識,因此教師首先要將自身文學素養(yǎng)拓展,增加課外知識閱讀,才能更深一層對語文課文進行講解。從多層次講解使文章講解更加立體,更顯生動、真實。
總而言之,學好語文是人一生中的重要課題,同樣也是進行交際的重要工具,在“持經(jīng)達變,立德立言”的新形勢下,教師要抓住語文教學的精髓,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同時,加強自身學習與文學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除此之外,教師要將課堂教學進行細致的劃分,根據(jù)不同課堂教學,抓住其主要關(guān)鍵點,從關(guān)鍵點出發(fā),掌握其教學精髓,本著“持經(jīng)達變,立德立言”的理念,實現(xiàn)語文工具與人文的結(jié)合,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時要順應新形勢的發(fā)展,從樹立正確德行,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等方面全面發(fā)展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