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牡丹江市江濱公園,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草坪在城市園林綠化和國土綠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草坪植物是現(xiàn)代城市綠化建設的重要綠化材料,在人類棲身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園林植物配置中通常草坪與喬、灌木構(gòu)成垂直層次組合,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風、滯塵、降塵和減噪效果,而草坪處于最底層,形成綠色致密草毯,均勻覆蓋地面上。草坪的建植、修剪、施肥、灌水及其的輔助養(yǎng)護對于草坪的建設與管理非常重要。
由于草坪質(zhì)量要求、草種、利用強度、所處環(huán)境條件和生長發(fā)育階段的不同,修剪高度也是完全相等的。降低草坪單位面積上的密度,增加單株草坪草的光和面積,使草坪草更能適應遮陰的環(huán)境條件。確定草坪的修剪高度,是實施草坪修剪作業(yè)的依據(jù)。在每次修剪時,剪掉的應少于葉片自然高度的1/3,即必須遵守“1/3原則”,按照草坪長勢、種類和季節(jié)等予以適當調(diào)節(jié)。一般長勢旺,留茬短一些;長勢弱,留茬高一些;夏季冷季型草坪必須提高修剪高度以彌補高溫、干旱脅迫的影響;而暖季型草坪則在生長的前期和后期應該提高修剪的高度以增強其抗凍性和提高光合能力。在具體施工中,一般剪草時草高為留茬高度的1.5倍,修剪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草坪有著不良影響,如果草坪留茬過高會給人一種蓬亂、粗糙、柔軟、倒伏的感覺,表現(xiàn)出不整齊的外觀,還會引起枯草層過厚而影響草坪草正常生長。草坪草生長得過高,會造成植株下層葉片因不能長期獲取足夠的光照而枯黃,同時草葉因過長而下垂彎曲,也使草坪密度下降,葉片寬度增加使草坪質(zhì)地變得粗糙,由于葉面積的大量損失,使得僅存有的光合產(chǎn)物主要被用于新的嫩枝組織生長,消耗了大部分貯存的養(yǎng)分,使大量根系無足夠養(yǎng)分維持而退化變淺甚至大量死亡。另外,不按“1/3原則”操作,一次剪掉過多的綠色葉片,下層枯黃的葉片就會顯現(xiàn)出來,可能會產(chǎn)生黃斑,影響整體美觀,也會使根系的作用下降到最低限度[1]。
修剪的高度及頻率直接影響草坪施肥、灌溉的頻率和強度,在特定的范圍內(nèi)控制草坪草頂端生長,促進分枝,維持適于觀賞、游憩和運動的草坪表面“1/3原則”是確定修剪時間及頻率的重要依據(jù)。因為生長過于旺盛會造成根部壞死,所以要想獲得優(yōu)質(zhì)草坪,在生長旺盛時期連續(xù)修剪是必要的。冷季型草坪草修剪時間集中在生長旺盛的春季(4-6月)、秋季(8-10月)兩季,暖季型草坪草修剪時間集中在夏季(6-9月),由坪草生育狀態(tài)、草坪用途、草坪質(zhì)量及草坪草種類決定。
草坪每次修剪或滾壓時,由于機械行走方向不一致,使得草坪草莖葉倒伏的方向不同,葉片反射光產(chǎn)生差異,會形成深淺相間的花紋。同一塊草坪,每次修剪要防止永遠在同一地點、方向的多次重復修剪,草坪的修剪要根據(jù)一定的模式來操作,以保證不漏剪,并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坪用外觀。另外,草坪修剪的質(zhì)量取決于剪草機的類型及草坪的生長狀況。
剪草方式主要有機械修剪、化學修剪以及生物修剪3大類。(1)機械修剪是指利用修剪機械對草坪修剪的方法,草坪修剪以機械修剪為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草坪機械修剪也在不斷地更新和改進,目前已有幾十種適應不同場合的先進的、有效的、方便操作的修剪機械。大面積的修剪,特別是高水平養(yǎng)護的草坪,以機動滾刀式修剪機修剪為好,修剪出的草坪低矮、平整、美觀;而小面積的修剪則可以用旋刀式修剪機修剪,但修剪出的草坪平整性、均一性較差。機械修剪要避免同一塊草坪,在同一地點、同一方向多次修剪,因為如果每次修剪總朝一個方向,容易促使草坪草向剪草方向傾斜的定向生長。(2)化學修剪也稱藥劑修剪,主要是指通過噴施植物生長抑制劑烯效唑等來延緩草坪枝條的生長,降低養(yǎng)護管理成本。一般用于低保養(yǎng)的草坪,如路邊草坪等。隨著草坪面積的擴大,草坪化學修剪也得到了重視,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研究表明,藥劑修剪會使草坪草的抵抗能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蟲害,對雜草的競爭力降低,最終使草坪的品質(zhì)下降。(3)生物修剪即利用草食動物的放牧啃食,以實現(xiàn)草坪修剪的目的,該修剪主要適宜森林公園、護坡草坪等。還有草屑處理問題,通過剪草機剪下的坪草枝條組織稱為草屑或修剪物。當剪下的草過多時應及時清除出去,否則形成草堆引起下面草坪的死亡或害蟲在此產(chǎn)卵,易導致病害的滋生。修剪時一般是把草葉收集到附帶在剪草機上的收集器或袋內(nèi)。由于草屑內(nèi)含有植物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是重要的氮源之一,氮素占其干重的3%~5%,磷素約占1%,鉀素大體占1%~3%。如果綠地草坪剪下的葉片較短,又沒有發(fā)生病害,就可直接將其留在草坪內(nèi)進行分解,既可增加有機質(zhì),又能將大量營養(yǎng)元素歸還到土壤中循環(huán)利用。如果剪下的草葉太長時或草坪發(fā)生病害,剪下的草屑要收集帶出草坪或進行焚燒處理[1]。
施肥是草坪養(yǎng)護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占用時間、用工最少,耗資較少的措施之一。通過施肥可以為草坪植物提供自身所需要的營養(yǎng)元素、可以改善草坪質(zhì)量和保證草坪持久性。在草坪生長過程中要注意科學施肥,施用安全衛(wèi)生的肥料,盡可能不要單一施用氮肥,而要施用氮、磷、鉀配比合理的復混肥,在有條件時可以進行配方施肥,可以結(jié)合表施土壤,增加有機肥料的施用,保持肥料養(yǎng)分全面均衡,可減少草坪病害的發(fā)生[2]。
了解草坪營養(yǎng)特性、合理施肥是維持草坪正常顏色、密度與活力的重要措施。草坪草對養(yǎng)分的要求量與農(nóng)作物、果樹、牧草不同,栽培作物主要收獲籽實籽粒,果樹以果品、牧草為全部的生物產(chǎn)草量,而養(yǎng)分有利于草坪較長期地維持良好的覆蓋和一定綠度。正常草坪草中,所含氮素占干物質(zhì)總重的3%~5%,氮能促使草坪草莖葉繁茂,缺氮草葉失綠黃化,生長不良,但過量的氮會使植物細胞壁變薄、養(yǎng)分貯備下降,導致抗性降低。同時還刺激地上部分徒長而增加剪草工作量,影響到根系發(fā)育。由于氮素容易因揮發(fā)、淋失和反硝化造成損失,坪草對其需要量又大,所以,比磷鉀等元素更缺乏。草坪施肥要以氮鉀為主,氮、鉀、磷三要素配合,注意補充其他元素,以維持草坪營養(yǎng)平衡,提高草坪質(zhì)量,保持草姿優(yōu)美并可延長其使用壽命。磷鉀在提高環(huán)境適應能力,增強草坪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性等對逆境的抗逆能力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所以,為了提高草坪越冬、越夏的抗逆性,可加大磷鉀用量。
施肥量應按照草坪草的生長情況、土壤的肥力狀態(tài)、生長季節(jié)的時間、根據(jù)當?shù)貧鉁厍闆r和踐踏程度調(diào)節(jié)確定。選擇和施用肥料時,必須充分分析各種肥料的養(yǎng)分含量和燒傷草葉的可能性以及肥料特性,并按草坪土壤狀況確定適宜的化肥種類及施用量,制訂的施肥計劃必須以土壤養(yǎng)分測定的結(jié)果和經(jīng)驗為依據(jù)。土壤質(zhì)地一般偏砂性土、砂壤土一次的施肥量以4~5 kg/畝(1畝=66.67 m2,下同),一年兩次的施肥量以 6~10 kg/畝為準。合理施用氮肥是十分重要的。憑經(jīng)驗,常根據(jù)草坪密度、生長速度等來估算或估測氮肥的需要量,可通過試驗方法或通過測定土壤有效氮含量來確定草坪對氮的需求量。草坪在推薦施肥時,氮肥施用量最大,并且磷鉀肥施用量通常以氮的用量為基礎(chǔ)。一般施磷量為氮的1/10~1/5、施鉀量為氮的1/3~1/2。草坪營養(yǎng)與施肥中,強調(diào)氮、磷、鉀營養(yǎng)平衡,三者的比例一般為10:6:4或10:5:5為宜,還要按照實際要求配合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
一是顆粒撒施,把肥料直接撒在草皮表層,撒肥要均勻,否則未撒上的區(qū)域就不會得到肥料的營養(yǎng)。二是葉面噴施,把肥料加水稀釋成溶液,利用噴灌或其他設備工具噴灑在草皮表面。要求肥料溶解性能要好,不能過酸過堿,以免灼傷草葉,如速溶復合肥采用水溶法按0.5%濃度溶解后,用高壓噴藥機均勻噴灑,施肥量為80 m2/kg,尿素按0.5%的濃度,用水稀釋后,用高壓噴霧槍噴施。三是灌溉施肥,控制養(yǎng)分溶液濃度。如尿素的濃度一般為2%~3%,KH2PO4的濃度應在0.2%~0.3%的范圍內(nèi),濃度過高也容易灼燒莖葉。肥料分布不均勻,易導致草坪草生長不一,甚至受害,尤其高濃度肥料或大劑量施用時,對其影響更為明顯[2]。
草坪的施肥要按需施肥,均勻施肥。單株草坪植物的根系所占面積很小,若肥料分布不均勻,會導致草坪草生長不均勻、不整齊,甚至受害,尤其高濃度肥料或大劑量施用時,對其影響更為明顯,所以,施肥要均勻地施在草坪上,并注意少施、勤施。施肥前草坪應干燥無露水,草坪施肥后需及時澆水,以促進養(yǎng)分的分解和草坪草的吸收,防止肥料“燒苗”。冷季型草坪草在高溫熱脅迫、雜草發(fā)生等逆境條件下,一般不施肥,特別是氮肥。若春季追肥,應根據(jù)草坪生長狀況,以氮肥為主,要少施或不施,過多使用氮肥會導致草坪草旺而不壯,使得草坪草抗性降低,容易發(fā)病,還要增加修剪頻率,加大管理成本。秋季施肥,應以磷鉀肥或基肥為主,最好施用緩控釋肥料等,增施磷鉀肥,可減輕凍害,使草坪安全越冬。
草坪何時需要灌水,是草坪管理中一個復雜但又必須解決的問題。由于冷季型草坪不耐熱,夏季氣溫較高,草坪蒸發(fā)量較大,必須及時噴水或澆水。要避免傍晚澆水,以減少發(fā)病概率。
3.1.1 灌水時間確定
觀察植株,當葉片色澤由亮變暗,進而萎蔫、卷曲,葉色灰綠,終至枯黃時,需要立即灌水。其次,觀察土壤干濕度,當10~15 cm土層呈現(xiàn)淺白色,無濕潤感時需要灌水。另外,利用張力計法測量土壤含水量和草坪的耗水量。把蒸發(fā)皿放在開闊區(qū)域,粗略判斷土壤中損失的水分(草坪的實際耗水量一般相當于蒸發(fā)皿內(nèi)損失水深的75%~85%時需要灌水)。這種方法可在封閉的草坪內(nèi)應用。一天中草坪澆水的最佳時間是太陽出來之前,夏季應盡可能安排在早上,一般不在有太陽的中午和晚上澆水。前者容易使細胞壁破裂,引起草坪草的灼傷,而且蒸發(fā)損失大,降低水分的利用效率;而對于運動場草坪,多在傍晚灌水,但要注意,應立即噴施殺菌劑,可有效預防因高濕引起的草坪病害[3]。
3.1.2 灌溉原則
草坪灌溉由于草種、質(zhì)量、季節(jié)和土壤質(zhì)地的不同,應遵循不同的灌水原則,同時灌溉還應與其他養(yǎng)護管理措施相配合。草坪灌水遵循以噴灌為主,防止地面大水漫灌,這樣既省水效率又高且不破壞土壤結(jié)構(gòu),利于草坪草的生長。噴灌時應遵循大量、少次的原則,以有利于草坪草的根系生長并向土壤深層擴展。單位時間澆水量應小于土壤的滲透速度,防止徑流和土壤板結(jié)??刂瓶倽菜坎粦笥谕寥捞镩g持水量,防止坪床內(nèi)積水,一般使土壤濕潤深度達到10~15 cm即可。澆水因土壤質(zhì)地而宜,沙土保水性能差,少量水量多次勤澆,黏土與壤土要多量少次,每次澆透,干透再澆。
3.2.1 草坪水源
灌溉通常采用地表水(河流、湖泊、池塘等)或地下水進行灌溉。在利用地表水進行草坪灌水時,水中往往會攜帶一定的雜草種子,若不加以處理和控制,常常會導致雜草的入侵。
3.2.2 灌水量的確定及影響的因素
草坪草種或品種、草坪養(yǎng)護水平、土壤質(zhì)地以及氣候條件是影響灌水量的因素。每周的灌溉量應使水層深度達到30~40 mm,濕潤土層達到10~15 cm,以保持草坪鮮綠;在炎熱而干旱的地區(qū),每周灌溉量在6 mm以上為宜,最好是每周大灌水一兩次。北方冬灌濕潤土層深度則應增加到20~25 cm,適宜在剛剛要結(jié)冰時進行。灌冬水提高了土壤熱容量和導熱性,延長綠期,確保草坪越冬安全[4]。
3.2.3 灌水方法
草坪的灌水方法主要有人工管灌、地面漫灌、噴灌、微噴灌和滴灌。微噴與噴灌并無嚴格意義上的區(qū)別,但其水滴細小,霧化程度高。
灌水還應與施肥作業(yè)相配合,防止灼傷草葉,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在北方冬季干旱少雪、春季雨水稀少、土壤墑情差的地區(qū),入冬前必須灌好“封凍水”,以充分濕潤20~25 cm土壤深度,在地表剛凍結(jié)時進行,以使草坪草根部貯存充足的水分,提高土壤熱容量和導熱性,增強抗旱越冬能力。對于土質(zhì)偏砂性的土壤,由于蓄水保水能力較差,應在冬季晴朗天氣,選擇白天氣溫較高時灌冬水,灌至土壤表層濕潤為適宜,不可多灌形成積水,防止夜間由于低溫結(jié)冰形成冰蓋,以至于對草坪草產(chǎn)生危害。最后在早春土壤開始融化之前草坪開始萌動時灌好“返青水”,促進提早返青和生長,防止草坪草在萌芽期因春旱而使生長受到影響,還可以有效地抑制雜草[5]。如果草坪踐踏嚴重,土壤板結(jié)干硬,澆水時難以滲透,要先進行打孔疏松土壤,而后澆水,這樣不影響高處草坪土壤水分的滲透,低洼地方也不致積水,有利于草坪生長均勻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