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景蓮小學 許彥達
自由閱讀是指把學生放在閱讀環(huán)境里,讀什么書、怎么讀,完全由他們自己選擇決定,其他不作具體要求。這種閱讀不要寫讀書筆記,不必回答書后的問題,不認識的字也可以不查字典,讀著讀著不喜歡可以隨時更換書籍。這種做法似乎完全顛覆了我們對促進學生閱讀的看法和做法,真的可以這樣做嗎?
美國語言教育家克拉申把自由閱讀稱之為“自由自主閱讀”,并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在美國、新加坡、南非等地都進行了實驗,得出的共同結(jié)論是:“只要鼓勵學生為樂趣而閱讀,這些學生在閱讀測驗及其他各種語文能力測驗中的表現(xiàn),都能比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學習的孩子更好?!倍?,“這種優(yōu)勢會因為閱讀時間的增加而持續(xù)擴大”。
如果我們細想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自由閱讀的閱讀方式具有獨特的價值:一是學生喜歡。喜歡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學生為樂趣而讀,是真正的無壓力閱讀。在閱讀過程中,他們不需要完成通常閱讀要做的讀書筆記,也不需要填寫閱讀單……這樣的閱讀他們能不喜歡嗎?二是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閱讀興趣點。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讀物,如果讀了幾頁發(fā)現(xiàn)“沒意思”,完全可以換。在換的過程中,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喜歡文學還是喜歡歷史,抑或是對科學世界更著迷一些。筆者以為,這是自由閱讀最重要的價值所在。不要小看學生閱讀興趣點的發(fā)現(xiàn)。在我們帶領(lǐng)學生共讀一本書、每天對著一本教材的情況下,學生的閱讀興趣點是很難被發(fā)現(xiàn)的,甚至興趣都會被消磨掉。以下事例可以作證:
筆者在兒子讀小學的時候,經(jīng)常帶他到新華書店去看書。有一次,他外公偶然講到岳飛的故事,兒子居然跟外公爭辯起來,說外公講錯了,并拿出《上下五千年》來翻給外公看。以后他就經(jīng)常跟外公聊歷史故事,韓信將兵、劉邦鴻門宴、二王書法等都是他們聊的話題,祖孫倆聊得很開心。筆者還曾淘到一本舊書《世界各國概況》,兒子也總愛翻看,筆者問他書上一些國家的情況,他還基本上都能回答上來。孩子的這些事,引起了筆者的思考:一是我們總是自認為學生應該讀什么書,可是學生到底喜歡讀什么書,或者說他們的興趣點在哪兒,我們不知道,我們通常會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們,這也許是很多學生過早失去讀書興趣的原因;二是每個學生讀書的偏好不盡相同,比如筆者的兒子喜歡閱讀歷史方面的書籍,即使現(xiàn)在已經(jīng)參加工作了,他仍然喜歡;三是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有人與他一起聊書中的內(nèi)容,一定會起到促進他讀書和思考的作用;四是如何發(fā)現(xiàn)學生們讀書的喜好?方法就是把他們帶到書海里,讓他們自己去找尋。
如果學生不能為興趣而閱讀,那他們就很難真正喜歡上閱讀并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如今很多小學一至六年級每周都開設(shè)一節(jié)自由閱讀課。自由閱讀需要有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應該有種類不同的書籍供學生選擇閱讀。
下面是一位教師第一次帶學生自由閱讀的場景:
在第一次上自由閱讀課之前,教師公布這一消息時,學生們都很高興,也很企盼。家長們也大多表示支持。
開始上課了,學生們拿出自己的書。大部分學生都投入了閱讀活動,但也有幾個學生在猶豫不決,左顧右盼,還有幾個學生在小聲說笑。在提醒學生讀書要靜下心來后,教師也開始讀自己的書。
一會兒,有幾個學生不耐煩了,開始交頭接耳。有一兩個學生邊讀邊笑。
學生們讀的書有:《昆蟲記》《阿凡提的故事》《夏洛的網(wǎng)》 《十萬個為什么》等。大概是剛上完《蜜蜂》的原因,讀《昆蟲記》的學生最多。
有三個學生沒有帶書來讀,教師給了他們備用書,并告訴他們可以讀完再還。
第一次上自由閱讀課,課堂上主要出現(xiàn)了以下問題:
(1)部分學生讀書不專心,甚至根本沒有讀進去。
(2)有的學生顯然對自己帶來的書不太感興趣,這涉及如何幫他們選書的問題。
(3)有些學生遇到生字就查字典,整節(jié)課沒有讀幾頁書。
(4)有些學生喜歡幾個人一起讀一本書,這種情況怎樣管理?
上述問題應該是大多數(shù)教師第一次帶學生自由閱讀都會遇到的。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如下改進措施:
(1)讓學生到專門的閱讀教室里讀書。那里書籍多且選取方便。
(2)在每學期開學第一節(jié)閱讀課,教師教給學生選書、讀書的相關(guān)策略。如二年級學生通過細看封面等辦法選注音版的圖書,對五、六年級學生則可以教授一些版本學知識。
(3)要求學生讀書要有始有終,選定讀一本或一套書后,一定要讀完。
(4)在輕松的氛圍下,教師或家長要與學生聊一聊讀過的書。
(5)讓不愿閱讀的學生整理書籍。實踐證明,這些學生在整理書籍的過程中,偶爾也會翻書,有時還會發(fā)現(xiàn)感興趣的書??梢?,在書海里,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想讀的書。學生讀書的興趣點在哪里,需要給予他們發(fā)現(xiàn)的機會和平臺。
(6)讓學生自由選擇看書姿態(tài)。有些學生喜歡坐在地上看書,有些學生喜歡倚著墻看書,還有些學生喜歡半躺著看書。只要不影響健康,應該允許學生自由選擇。
(7)開展一些讀書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如定期開展“向你推薦我讀的好書”分享活動,把學生閱讀的書創(chuàng)編成劇本來演出等。還可以利用學校廣播站推薦好書,這樣全校學生都能聽到,影響面大,而且能引起學生重視,增強學生榮譽感。
這些改變,會讓更多的學生主動閱讀感興趣的書。
如何評價學生自由閱讀的效果呢?這可是個難題,每個學生讀的書不一樣,不便統(tǒng)一檢測。我們在實踐中探索了一些評價方式,具體如下:
(1)課堂觀察每個學生的閱讀情況,給“表現(xiàn)好”的學生加分或貼小紅花等予以獎勵?!氨憩F(xiàn)好”主要包括能在課堂安靜讀書、能堅持把一本或一個系列的若干本書讀完、能圍繞自己探究的問題讀書等。
(2)鼓勵學生主動檢測自己的閱讀效果。做法是:教師根據(jù)學生閱讀的書籍內(nèi)容出檢測題,并放在題庫里,然后,鼓勵學生申請閱讀闖關(guān)。滿分一般設(shè)定為120分,得到80分就可以過關(guān)了。有些需要思考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主觀題,則根據(jù)學生答題的精彩程度獎勵適當?shù)姆种?,得?00分以上就可以獲得各種獎勵。闖關(guān)題分為一個分冊一套題和一個系列一套題。學生們的潛力非常大,如《不一樣的卡梅拉》一個系列有幾十個分冊,有些學生全部讀完了,申請了整個系列闖關(guān)。讀書測評闖關(guān)游戲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讀書興趣和自信心,也為那些讀書情況不太好的學生樹立了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