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安
(濟寧市兗州區(qū)農業(yè)農村局,山東 濟寧 272100)
溫室大棚作為一種高效保護栽培作物的設施,可有效避免自然災害對種植蔬菜和水果造成嚴重影響。近年來,隨著大棚面積的迅速擴大,棚室種植方法被廣泛應用,目前已成為甜瓜和辣椒的主要種植模式。而且大棚建造并不復雜,使用起來較為方便,一定程度上可為作物的高產提供保障。
要選擇質量優(yōu)、產量高、抗逆性強、有較強商品性且市場占有量大的品種。
首先,將種子放于盆中,向其中倒入55~65℃的熱水,均勻攪拌15 min,將水倒掉,再使用30℃的溫水加入適量苗菌敵和愛多收浸泡種子2 h,將藥水倒出清洗后,用濕毛巾將種子包好進行催芽。催芽溫度要保持在30℃左右,不可高于35℃,每天用清水將種子清洗一兩次,當甜瓜種子80%露出白芽后,即可進行播種。其次,將催好芽的甜瓜種子均勻散落在苗床表面,上覆0.5~1 cm的藥土(選用3份未種過蔬菜的田土,加上1份豬糞,篩選后放入蔬菜育苗藥劑進行攪拌)。播種完成后,要在苗床上覆蓋1層地膜,夜間需加紙被,應確保小拱棚白天地面溫度維持在18~20℃,夜晚溫度維持在13~15℃,當大部分甜瓜出苗時,要及時去掉地膜,待苗出齊后進行補水,可結合實際情況,選天氣晴朗的上午補充水分[1]。
當植株長出第1片葉子時,要把甜瓜苗轉移至營養(yǎng)液中,以確保水分充足,為預防苗期出現(xiàn)病蟲害,可適當噴灑苗菌敵。此外,為保證秧苗長勢均等,可按照秧苗生長狀態(tài),調節(jié)營養(yǎng)缽位置。定植前5~7 d,應低溫進行煉苗,白天室內溫度應保持在17~20℃,晚上溫度應保持在10~13℃,白天應擴大通風量,確保秧苗處于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中。
定值時間由大棚中的溫度決定,當?shù)叵?0 cm處溫度達到12℃,秧苗長出3片真葉時最適合定植。此時,每667 m2可施農家肥3 000~4 000 kg,磷酸二銨、甜瓜肥、餅肥、復合肥各25 kg,多菌靈1 kg,將其均勻撒施入溝中,形成行距70~80 cm的溝壑。植株間距應為40 cm,每667 m2種苗控制在2 500~3 000株。定植完成后,可澆灌充足的敵克松,覆蓋地膜,并將苗引出。
棚內溫度應維持在15℃以上,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早晨大棚內溫度達到15℃時,應摘下小拱膜,當棚內溫度下降時再將小拱棚覆上。定值3 d后揭開拱棚膜,使用1 000倍液敵克松澆灌根部,切記甜瓜花期不能澆水,待甜瓜長至雞蛋黃大小時,滴灌的同時要進行施肥。當植株長出三四片真葉時,應進行摘心;大概7 d后長出子蔓,待子蔓長出四五片真葉時摘心;孫蔓長出一兩片時摘心,每株留3~5個瓜即可,確保每個瓜有8片葉供應養(yǎng)分。甜瓜開花期08:00—10:00,可將5 mL的1%防落素與1.5 kg的水進行混合,使用微型噴霧器對花進行噴灑。植株缺肥時,可使用瓜類專用沖施肥補充養(yǎng)分,可在甜瓜生長的各個關鍵期的前幾天噴灑1次富爾655甜瓜專用葉面肥。此外,為避免感染甜瓜炭疽病,可使用25 g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和15 g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與15 g水混合噴灑,每隔5~7 d噴灑1次,發(fā)病較為嚴重噴灑3次,發(fā)病較輕噴灑2次。
春季大棚內早晚溫差大,夜晚溫度較低,因此選擇的辣椒品種要具備抵御低、成熟快、抗病性強等特點。
播種前,要先將種子晾曬1 d,以提高種子活性,然后將晾曬后的種子在25℃的水中浸泡4 d,將其撈出后清洗干凈,再將其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10 min,用清水將種子表面的藥液清洗干凈,裹上干凈的濕布,放在變溫環(huán)境中促使其盡快發(fā)芽。通常情況下,5~7 d后出芽率在70%以上。
通常在11月末至12月初進行播種,在溫室內搭建小拱棚,在小拱棚上覆蓋草苫,可在穴盤中實行護根育苗,不用進行分苗和移栽。為避免感染病害,播種前應向苗床噴灑一定濃度的普力克水劑,然后再進行播種。每個穴盤放置一兩粒種子,播撒完成后要及時覆蓋薄膜,對小拱棚實施保護,夜晚可覆蓋草苫,以保持濕潤,利于幼苗生長發(fā)育。
出苗前,要確保苗床白天溫度在30℃左右,夜晚溫度18~20℃。待種子長成幼苗時可撤除地膜,出苗后白天溫度要保持在25~30℃,晚間溫度維持在15℃。此外,要注重增溫保濕,避免晚間苗床氣溫過低。定植前5~7 d可進行煉苗工作,定植后進行緩苗。壯苗要求是:苗高達18~22 cm,莖稈壯實,每株有9~13片葉片,葉片敦厚,葉片顏色呈深綠色,表面有光澤,根系呈現(xiàn)乳白色,沒有病蟲害,植株大部分進入大蕾時期。
定植前,需對棚內的土壤和棚架進行整體消毒。要提前大約10 d把棚膜搭建好,密閉大棚要使用高溫炙烤的方法進行消毒,或點燃百菌清煙劑煙熏1夜,至次日打開風口排風。定植時,南北方向起壟窄行定植,小行距為40~45 m,大行距為65~70 m,壟高25 cm。此外,可在壟上放置滴灌管道,且要時刻注意滴灌管道是否正常通水,然后將地膜蓋好。當幼苗長出9~13片真葉時,3月上旬,可在已做好的壟兩旁按照穴距30~35 cm的距離進行雙向定植。定植穴挖好后,可把幼苗從穴盤中轉移至定植穴中,用土將穴封1/2,加入穩(wěn)苗水,待定植5~7 d緩苗完成后再進行封窩處理。從定植到緩苗的這段時間,要保證較高的溫度和濕度,保證每天溫度控制在28~30℃,夜間溫度不能低于15℃,以利于緩苗。待開花時,果實進入膨大期,可適當調低溫度,最好保持在26~28℃。
辣椒對于肥料的需求量較大,據(jù)實踐數(shù)據(jù)可知,生產1 t辣椒需吸收氮元素5.19~5.8 kg、磷元素0.58~1.1 kg、鉀元素6.46~7.4 kg。試驗表明,辣椒對氮元素的需求量更大,多施加氮肥可比氮磷鉀等比的肥料多產出24.9%[2]。定植后切記不要過量補充水分,定植后四五天,第1次施加緩苗水,持續(xù)進行2次中耕,深度約7 cm,接近根部區(qū)域則淺些。中耕后要進行蹲苗,以便根系朝著縱深方向生長,此時若水分過量,則極易導致植株生長過長,后期出現(xiàn)落花落果的現(xiàn)象。需要注意的是,盛果期進行1次采收要追肥兩三次。
當辣椒植株長至25 cm左右時,要清除側芽,除掉殘枝病葉,后期可使用繩索將植株吊起,避免發(fā)生倒伏,以提高辣椒產量。
春季,小地老虎盛行,可使用90%敵百蟲進行噴灑,或48%樂斯本噴霧進行防治;40%氧化樂果噴霧可對蚜蟲起到消殺作用;25%多菌靈可濕粉劑可有效防治猝倒??;葉枯病可通過使用一定濃度的甲霜靈進行預防。
采用大棚方式進行種植可有效避免作物受自然災害影響,若想保證其種植效果,則要選好棚址,完善灌水系統(tǒng);要平衡施肥,保障蔬菜、瓜果健康生長;要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藥劑,以預防病蟲害,保證農產品安全;要適當進行輪作換茬,改善栽培環(huán)境,以促進作物高產優(yōu)質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