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洛瑜 魏路明
19 世紀末,法國美術畫壇呈現(xiàn)出一種百花齊放的場面,各個美術流派開始紛紛崛起。納比派也在此時期產(chǎn)生,1891 年出現(xiàn)于巴黎,法國的藝術社團,主要成員是巴黎朱利安美術學院的學生,其中有維亞爾、博納爾、丹尼斯、朗松等。這是西方美術史上一個為期很短的藝術運動,主要參與者是法國的畫家與雕塑家。它雖不同于之前畫派那么大名氣,卻也對傳統(tǒng)藝術產(chǎn)生了很大的沖擊,給后面現(xiàn)當代藝術提供了經(jīng)驗。反對印象派真實的描繪自然,認為印象派的色彩表現(xiàn)只是盲目地把自然中的色彩真實地再現(xiàn)出來,而納比派更主張把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反映在畫面中。作為納比派的代表人物維亞爾,其藝術技法吸取了多方面的藝術風格,納比派的主要理論家德尼,將納比派的特色歸納為兩種變形的理論:“客觀的變形,它基于純美學,裝飾概念,以及色彩和構圖的技術要素;再就是主觀的變形,它使畫家個人的靈感得以發(fā)揮?!奔{比派標榜革新繪畫藝術,廣泛接受了高更的藝術影響和東方藝術。主張表達自身的主觀心靈感受,認為繪畫最重要的應是把內(nèi)心感想轉變成繪畫的表現(xiàn)語言,摒棄那些對自然進行簡單的描摹寫實。裝飾性語言的發(fā)展主要基于日本浮世繪傳入,為納比派畫家們帶來了一種新的繪畫風格。但納比派并非完全吸收,而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裝飾性理念。
維亞爾生于法國的一個中產(chǎn)家庭,父親是稅務員,但在他15歲去世。此后靠著母親從事裁縫維持生計。也正因為這種氛圍的影響,耳濡目染的維亞爾對壁毯紋樣及色彩有著異于常人的喜愛。維亞爾是19 世紀末,巴黎最活躍的藝術團體“納比派”的代表畫家之一。維亞爾受印象派的影響很大,但不照搬印象派的傳統(tǒng),又吸收日本浮世繪的特點,又加以自身獨特的觀察視角,對色彩的理解,抒情的觀念,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油畫語言。在他的畫面中,各種表現(xiàn)理念相互碰撞,利用構圖、塊面、色彩的主觀處理,在整體上相互呼應,使得他的油畫作品有著獨特的表現(xiàn)力。
自然景物的美更為重要并不是還原,而是通過所觀所感來表達自身的情感。德尼曾提出“藝術家應該從主觀上重新安排自然”。維亞爾不重復老套技法去照搬物像的真實感,而是看到真實物象后,用自己主觀的意識去處理,得出的屬于他自己的畫面效果。維亞爾眼中的物象是他經(jīng)過一定觀察后,排列組合后他所認為的世界的和諧之美。
油畫作品《梳妝臺》,畫的內(nèi)容就是簡單的室內(nèi)一角,盆景花束裝扮空間不大,兩位優(yōu)雅的女士一正一反的姿勢正在聊天。看似普通的一個小場景,畫家卻把瓶花裝飾與墻壁的壁紙紋樣利用花的肌理有序地結合起來,使得兩名女士仿佛置身于花叢中,似乎“女人即花,花如女人”。維亞爾很自然地將墻面壁紙圖案、地毯紋樣以及人物身上的花衣服等融為一體,運用巧妙含蓄的筆觸,形成了由各種彩色組成的平面圖案,并獨具特色地將畫面人物和物體的外輪廓用來限定色彩的面積及形狀,巧妙的避免形式語言過多而造成的畫面松散和零亂。我們看到的是花團錦簇之色爛漫的表現(xiàn)效果,紛繁的花團也是有條不紊地布置著但并不死板,雖然瑣碎可都服從于一定的色塊與整體的界限,女士的面孔未詳盡刻畫,僅僅是能夠看得見一個模糊面孔而已。但正是這樣的畫面表現(xiàn)確有了朦朧的抒情性韻律。
不難發(fā)現(xiàn),維亞爾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壁屏、壁毯和紡織女工的身影,且表現(xiàn)手法具有平面化的裝飾性趣味。例如,上面所談到的作品《梳妝臺》,另外,如作品《屋內(nèi)》 《藝術家的母親和妹妹》 《室內(nèi)與紅床》和《畫家凱爾·澤維爾·羅塞爾和他的女兒》等。這和維亞爾從小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高更和后期東方藝術的傳播有著密切的關系。維亞爾從一開始用平涂顏色去組織畫面,到后來吸收浮世繪中衣飾紋樣的繪制方法,經(jīng)過自己的總結思考,用點線面結合色彩去整理壁毯的紋理,加以平涂的手法,慢慢摸索出了屬于自己的繪畫語言。
在作品《音樂》這幅畫中,維亞爾就很自然地將壁紙圖案、地毯花紋以及人物的花衣服等融為一體,把原本置于三個不同空間的繁瑣的紋樣串聯(lián)在一起,形成一個大花色塊削,從而弱了畫面的空間感。在紋樣的處理上,畫家用弱對比的色彩,使畫面呈現(xiàn)統(tǒng)一色調,忽略強烈的光影低調又不失高級。用畫面中人物和物體的外輪廓,來限定色彩的面積及形狀,忽略本身的體積感。用不同的筆觸將相似色彩塊面用不同手法排列組合在一起,增添厚重感。不難發(fā)現(xiàn)作品中的節(jié)奏繁簡有序,往往在繁瑣的紋樣周圍,用平涂的色彩肌理塊面去擠壓,形成鮮明的對比,極具裝飾色彩。在維亞爾的眼中,對壁毯的紋樣進行了粉飾,使其融入畫面時,顯得更加富有裝飾性特色。維亞爾的油畫作品《睡眠》,七塊大色塊輔以一些小色塊點綴,用色濃郁,變化微妙。非常簡略而又概括的表現(xiàn)出了一位酣睡的人物形象,樸實的色彩構成一種整體的用色情調,一點不多一點不少,令人覺得適宜且優(yōu)雅。色彩相互鄰近而又區(qū)別微小,畫家維亞爾把色階削弱到最小的地步,再用平涂的方法表現(xiàn)。正是這種對色彩塊面的研究,使畫面跳脫出固有三維空間,明暗變化的框架,讓色彩本身流露出強烈平面化效果。
維亞爾的作品追求簡約的表現(xiàn)風格,卻又不是簡單的省去細節(jié)削弱物象的體積,而是用這一種簡化造型的方式來提煉出簡單明了的形象,跳出寫實描繪的框架。他在畫面的色彩處理上,不過多的考慮空間層次感和物象的體積,用大塊地色彩去平涂,去概括。省略了小細節(jié)和明暗過渡,從而達到更好平面化的裝飾性。
維亞爾的許多畫作都以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情景為創(chuàng)作源泉,平凡中見不平凡,他把家庭的溫馨感搬入作品中,把細微的家庭瑣事牽入在作品中,描繪了充滿真情和詩意生活場景。
作品《有屏風的臥室》,描繪了一位身著青色衣服的母親,坐在躺椅上懷抱小孩。維亞爾的色彩是引路燈,我們可以跟著色彩的引導,慢慢進入畫面。首先映入眼簾的必然是右下角一塊相對明亮的黃色,與青衣形成色彩對比,把母親的形象從畫面中擠了出來,順著才會看見懷中的孩子。除了主題人物外,后面的墻壁和屏風整體色彩都非常溫和,不沖撞,在一個弱對比的黃色調中,有變化又非常協(xié)調。這便是他了不起的一點,將內(nèi)容與色彩處理到了和諧的狀態(tài)。在用筆與色彩結合的同時,概括又不缺細節(jié)的微妙變化處理,樸實的追求詩意的畫面和語言美感。刻畫中心人物時,不拘泥于刻畫細微的神情,色彩結合概括性的塊面使得朦朧間的母子形象更為生動。作品《縫紉的維亞爾夫人》,描繪了一位慈善的婦人,在灑滿陽光的屋子里縫紉衣物。整幅作品呈現(xiàn)一個暖調子,婦人低著頭神情專注的擺動著手中的針線,她的溫柔仿佛能融化一切的不美好,在溫暖的房間里顯得尤為亮眼。普普通通的婦人縫紉工作,在他的畫面中卻透著濃郁的幸福之感,越是平凡情感便越是厚重。畫家維亞爾的用色質樸,雅致含蓄,使觀者能進入他所描繪的世界中,平時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的筆下卻能感受到美好向上的力量,仿佛是匆忙的工作忽視了享受詩一般的生活。
愛德華·維亞爾雖然深受印象主義及后印象主義繪畫影響,卻能以他獨特的色彩感知力與敏銳的色彩觀察力,形成了微妙雅致、別具一格的色彩風格。維亞爾善于借助光線、氣氛的反復變化賦予日常生活的人、物、景含蓄微妙的色彩意境,使得畫面柔雅寧淡,清新自然,給人帶來視覺、心理上的舒適與愉悅感。他的油畫作品沒有停留在對客觀事物的如實描繪上,對自然的形象有所夸張、有所省略、有所變化、有所創(chuàng)造。吸取浮世繪中常見的平涂手法,削弱明暗、空間透視的關系。用色上擅長用單純明快的色彩,簡潔的塊面,優(yōu)美質樸的線條來體現(xiàn)平面化的組合,看似簡單卻又耐人尋味,畫面精致細密,極富裝飾趣味。他的作品從生活情景出發(fā),內(nèi)容情感飽滿、畫面用色繁復有序,注重詩意性抒情性的表現(xiàn),使得畫面具有暖人心的共鳴。他灰、透、雅、靜的色彩風格以及對色彩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值得后來者的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