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仙
太原市文聯(lián)副主席
臘日粥香攜暖意,大寒無賴凍難消。
疫魔肆虐全民抗,期待春光綠柳條。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jié)如期而至。俗話說:小寒大寒,凍成一團。今年的臘八節(jié)巧遇大寒,北方的氣溫零下十幾度,好在今天無風,老人們說:天寒日短,不刮風就暖。但是,今年的冬天無論有風無風,都感覺賊冷。
前些日子,今冬是“60 年來最冷冬天”的信息刷屏,真真假假,自有相關科技人員研究。反正我的感覺確實比以往冬天寒冷許多。上周在街頭騎公用自行車,平路騎不動,下坡也騎不動,起初以為自己選車不當,換了一輛又一輛,都不湊效,特別納悶。后來還是自己琢磨明白了。那幾日氣溫零下十七八度,手被凍僵,手套也沒有用,眉毛與口罩都結了霜,自行車軸承里的黃油化不開了,輪子當然轉(zhuǎn)動起來太費力了。
想到車子軸承黃油的問題,自然聯(lián)想起從前的事情。在我十八九歲時,天天騎著自行車跑家,車子太舊不好騎,總是考慮軸承黃油臟了阻力大。每半年自己動手拆洗一次自行車。去工廠要來汽油與黃油,卸下前后輪,拆開軸承,用小木棍挑出陳舊的黑乎乎的黃油與珠子,用汽油清洗軸承盤與珠子,再將新的金黃色的黃油抹進軸承盤里,然后將清洗干凈的明晃晃的珠子一顆顆排列整齊地按進軸承盤的黃油里。如此這般一番,自行車騎起來輕便多了?,F(xiàn)在的公用自行車太多了,不可能也讓工人清洗一遍,再說了,我的想法還不知對不對。
前兩天剛好路過街邊修自行車的攤位,與師傅攀談起來,他居然也說:“今年冬天太冷了,車子黃油睡著了,騎不動正常啊。”想起來了,黃油逐漸固化就叫“睡著了”。這下可以確定了,果然是天氣寒冷惹的禍。記憶中梁實秋先生寫的一篇文章《北平的冬天》,開門見山,“說起冬天,不寒而栗?!毕胂肟矗瓦B自行車這種鐵家伙也畏寒了,人更是膽顫悚然。
這樣寒冷的冬季,平日里會多食用驅(qū)寒的食物,如姜、蒜、大棗、紅糖等。今日臘八節(jié),才想起“臘八粥”便是很好的驅(qū)寒美食。昨天夜里,立馬行動。將紅豆、青豆、黃豆、糯米、黑豆、黑芝麻、蕎麥、大麥片、紅棗、枸杞等清洗干凈。所有材料混合放入鍋內(nèi),直接泡到電飯鍋里,紅、青、黃、白、黑五色食物,被中醫(yī)認為是分別對應心、肝、脾、肺、腎。即紅色養(yǎng)心,青色養(yǎng)肝,黃色養(yǎng)脾,白色養(yǎng)肺,黑色養(yǎng)腎。鬧鐘定到6 點,放心睡大覺。
早晨,鬧鐘一響,我便起床,鍋里加足量水,燒開再轉(zhuǎn)文火熬制,到早上7 點許,一鍋香噴噴、熱騰騰、軟綿綿、黏乎乎的臘八粥大功告成。嚴冬里沒有什么能比一碗暖洋洋的臘八粥更能溫暖肚腸了。這個在我國延續(xù)了一千多年的臘八節(jié),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tǒng)、也是最講究的習俗。在臘八這一天做臘八粥、喝臘八粥,是我輩不能遺忘的中國傳統(tǒng),滿懷愛心地制作,滿懷喜悅地喝下,才不辜負年華、不辜負新時代給予我們的豐衣足食、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