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源
(北京外國語大學 亞洲學院,北京 100080)
LOFTER(樂乎)是網易公司2011年8月下旬推出的一款輕博客產品,其原型是美國的Tumblr。LOFTER一詞來源于LOFT,是后者的引申,LOFT是指寬廣自由的創(chuàng)作空間,LOFTER則為寬廣自由空間中具有無限可能的創(chuàng)作者。LOFTER(樂乎)應用主要面向年輕人群體,也就是說,其用戶主要是年輕人,他們經常在LOFTER上傳輸圖片、文章(主要是游記)等,而做的更多的事情是通過標簽搜索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認識同好,交流感受。LOFTER為那些擁有不同興趣愛好的使用者提供了一個更為便捷舒適的交流空間。目前,學術界對LOFTER傳播以及由此產生的文化現(xiàn)象的研究相對較少。網絡時代,青年群體所廣泛使用的網絡產品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探討。本文擬以輕博客應用LOFTER(樂乎)為例,分析研究網絡媒介環(huán)境下亞文化群體的生存狀況,希望為其健康發(fā)展提供助力。
LOFTER(樂乎)作為以年輕人群體為主要用戶群的一款輕博客應用,在產品設計上具有時尚化特點,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要求。首先,頁面整潔。綠白相間的頁面簡約明快。時尚的頁面設計給年輕用戶以新鮮感,能夠滿足其個性化需求。其次,根據用戶的興趣愛好方向進行精準搜索和投放。該網站功能設計具有針對性,網站里的主要內容均由用戶自我產出,網站僅提供平臺,不進行話題引導與內容選擇。第三,商業(yè)性并不突出,廣告植入較少。LOFTER(樂乎)主要的盈利模式有四種:一是通過福利市集銷售商品;二是開發(fā)樂乎印品功能,進行個性化定制;三是收取品牌商的廣告費用;四是通過廣告引導用戶至網易其他應用[1]。但這些盈利手段和功能并未妨礙用戶免費瀏覽使用者正常發(fā)布的信息內容,就是說,在同人交流創(chuàng)作方面并無門檻。第四,操作便利,功能多樣。LOFTER對創(chuàng)作者來說是一個極為便利的平臺,編輯、修改、投放、評論等功能都在該空間得到了很好的應用。第五,具備獨特的“標簽”功能。該網站的 “標簽”功能催生了平臺上的多個亞文化群體。帶有特定標簽的內容會出現(xiàn)在該標簽的空間之內,并可按照“最新”“最熱”等篩選指令進行排序。該功能的設計和廣泛應用使得LOFTER成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興趣社群之一。LOFTER(樂乎)在年輕人群體中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其正版APP的安裝量和使用量不斷提高。這一點,從華為手機應用市場近幾年的數(shù)據中可以看到。
1.趣緣群體的雙向傳播
隨著LOFTER(樂乎)應用的不斷改進,其使用者群體的規(guī)模不斷擴充,人數(shù)持續(xù)增長。如今,LOFTER更多地作為一個以二次創(chuàng)作為主要方向的博客式平臺而廣為人知。在LOFTER(樂乎)的官方宣傳語中,列舉出以下群體:攝影與旅行愛好者、繪畫愛好者、追星女孩、二次元熱愛者、游戲愛好者、電影發(fā)燒友、追劇愛好者等。而根據使用經驗,LOFTER(樂乎)上還有一個較大的應用群體,即網絡小說愛好者,甚至不乏作者本人。從APP上顯示的數(shù)據來看,盡管平臺官方將攝影等生活類分享作為其主打內容之一,但受眾與使用者更為喜愛的是衍生與二次創(chuàng)作。LOFTER(樂乎)這一應用為各個亞文化圈的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有著不同興趣的使用者自然而然歸入不同的圈層,某個或某些圈層中作品與話題的火爆能夠帶來應用本身活躍度的提高。圈層化趣緣群體的各個成員在接收信息及傳遞信息上具有平等的權利,即信息傳播過程中,傳受雙方具有平等的權利。通過群體內部互動,使實體傳播虛擬化[2]。這些趣緣群體在LOFTER平臺上的互動帶來作品熱度、平臺活躍度的提高與用戶自身體驗的增強,給用戶帶來多重滿足。從APP實時數(shù)據上,更能看出該應用依賴各圈層作品獲得熱度與活躍度這一特性。可以說,平臺與圈層互利共榮。
2.平臺秩序的自我構建和維護
LOFTER(樂乎)用戶的優(yōu)秀作品自然而然會吸引來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閱讀者、欣賞者,而進入這個空間的人在利用網絡資源、享受閱讀生活的同時,也會進行推薦,甚至投入創(chuàng)作??梢哉f,如今LOFTER(樂乎)取代了早年間為同人創(chuàng)作者們提供平臺的貼吧,成為文化群體新的更大的交流園地。在這里,人們提出的一個口號是“圈地自萌”,即每個人都尊重別人的愛好與分享空間,不會輕易去打擾與自己有著不同觀點的人,每個標簽下都是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好。譬如,一部作品中可能有不同的CP(人物配對,多為戀愛關系),喜歡不同CP的人之間不會相互打擾;同人創(chuàng)作者會表明作品的屬性與類型,以免引起無謂的罵戰(zhàn)與爭端。研究結果顯示,超過半數(shù)的平臺使用者最常接近的趣緣群體十分小眾,標簽訂閱人數(shù)往往少于1000人[3]。愛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尊重他人的選擇,有著不同選擇的人互不干擾、友好相處。這是LOFTER(樂乎)廣受用戶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體現(xiàn)了當代年輕人的處事風格。萬物皆有不同,差異客觀存在,不必強行改變。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是LOFTER的一大特點,也是LOFTER的“使用須知”。
盡管如今LOFTER依然廣受年輕人喜愛,但是它也出現(xiàn)了不少值得擔憂的情況。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和問題的產生,與時代風潮、技術的快速迭代更新等因素有著直接關系。
2020年,手機版LOFTER(樂乎)的APP最新改版。它一改之前的主色調“墨綠”,代之以所謂的熱門顏色“糖果綠”,但用戶反饋一般,市場反應平平。而這并非引發(fā)不滿的唯一改變。如今的手機版LOFTER增加了問答區(qū)、視頻區(qū)、平臺推薦區(qū)與熱門榜,還增加了直播功能(按鍵位于頁面左上角)。功能的驟然增多使得頁面操作變得復雜,使用難度與適應難度增加。LOFTER最初推出的也是人們廣泛使用的創(chuàng)作方式是文字和圖片,如今交流區(qū)、視頻區(qū)等平臺的出現(xiàn),加劇了網站內容的碎片化。在數(shù)次更新后,原本以圖片與文字為主要傳播方式的創(chuàng)作平臺,變?yōu)榕c其他社交軟件相似的混合平臺,失去了特色。在視頻區(qū),用戶無法自主搜索,在相當大程度上依賴平臺根據用戶瀏覽足跡進行推薦。誠然,內容的豐富能夠吸引新用戶,但其原有功能的削弱也會影響固有用戶群體使用。從APP本身的運營效果來看,該平臺頻繁的更新與功能擴展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原有的獨特性。
當前,創(chuàng)作者面臨頻繁限流、鎖帖等現(xiàn)實困境。一些作者的作品原本擁有破萬閱讀量,但是突然間無人問津,原因就是限流,限流導致讀者無法在主頁或者標簽下看到作者新發(fā)布的作品,于是作者的新作可能只有不到1000人次的閱讀量。LOFTER是一個以興趣為基礎而非以用戶為基礎的創(chuàng)作平臺,沒有閱讀量和讀者反饋,創(chuàng)作者也就失去了最大的工作動力。另外,隨著近年來互聯(lián)網整治行動的不斷推進、力度的持續(xù)加大,LOFTER的審核機制愈發(fā)嚴格,大量作品被退回或遭到刪除。在LOFTER上進行關鍵詞搜索,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作品上都打出了“發(fā)不出去,微博見”等語句。引起用戶不滿的地方還有頁面閃退、網頁打開慢、外鏈被屏蔽、圖片上傳時清晰度受損等,這些都屬于技術問題。這些原因導致創(chuàng)作者對該APP的熱情減退,其使用頻率降低。
快速變化的網絡狀態(tài)使得亞文化群體行為規(guī)范的制定、社群細分及其身份流變愈發(fā)復雜,網絡秩序的維護變得愈發(fā)困難。抄襲等不良行為嚴重影響用戶使用頻率的提高,不規(guī)范的行為擾亂群體秩序、破壞活動規(guī)則,引起群體不滿,甚至導致一些用戶遷徙。LOFTER(樂乎)是一個主要由用戶及作品支撐起來的興趣類網站,因此用戶的積極使用和社群規(guī)范的完善起著格外重要的作用。目前,LOFTER上并未明確設置抄襲行為檢查和判定功能,對抄襲行為的處罰往往依靠使用者的發(fā)現(xiàn)與舉報,這樣一種機制存在明顯不足。一種行為是否屬于抄襲、抄襲者應負什么樣的責任等問題,目前平臺都無法明確回答??傊?,對這些問題,平臺缺乏一個統(tǒng)一清晰的解決方案。因此網上經常出現(xiàn)一些爭端,雙方互不相讓,令人無法判定。一個標簽代表一個圈子,用戶自己選擇進入哪個圈子。不同的標簽互不干擾,但相似的話題難以完全脫鉤。每一個標簽都包羅萬象,只要不違背網絡管理條例與基本的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不管在標簽下發(fā)表什么樣的文章、選擇什么樣的題材,都不會遭到攻擊。但是現(xiàn)實中依然存在破壞原有規(guī)范的使用者,存在標簽爭端,話語組織與社群規(guī)范難以統(tǒng)一。亞文化群體自我認同分化,群體邊界不斷消失又不斷重建,這大大增加了整體平臺規(guī)范管理的難度,使平臺秩序顯得有些混亂。
近年來,在主流文化日益靠近的情況下,亞文化群體的邊界意識不斷增強,圈層隔閡愈發(fā)明顯,導致以亞文化為主要傳播內容的LOFTER平臺的生態(tài)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改變?,F(xiàn)在,越來越多原本不為人所知的亞文化圈層慢慢走入大眾視野,原有的文化生態(tài)面臨變革?!队X醒年代》《山海情》等傳播主流價值觀的影視作品在年輕人群體中產生熱烈反響,在市場火爆。當前,主流文化與亞文化并存,還存在亞文化作品的主流化改造現(xiàn)象。近年來,不同圈層間的摩擦時有發(fā)生。改編自知名網絡小說的電視劇就常常引發(fā)電視劇愛好者與原著喜愛者之間的紛爭。譬如,由晉江作者priest創(chuàng)作的小說《鎮(zhèn)魂》后來被拍攝成網劇,2018年同名網劇要播出,這時LOFTER平臺就遇到了難題:在標簽#鎮(zhèn)魂#下,劇版的相關內容是否可以發(fā)布?在劇版情節(jié)與原著大相徑庭的情況下,是否還可以將兩者看做同一部作品?面臨這種困境的還有《魔道祖師》(原著)與《陳情令》(電視?。ⅰ队蟹恕罚ㄔ?與 《有翡》(電視?。?、《盜墓筆記》(原著)與各種翻拍作品……“偏安一隅”的亞文化群體遭遇大眾審美,面對尖銳沖突,不得不進入戰(zhàn)場。2018年8月17日,《盜墓筆記·重啟》公布選角,宣布由知名青年演員朱一龍飾演男主角吳邪,這引起原著粉絲“稻米”們的一片抗議聲,在LOFTER平臺上,一度出現(xiàn)相關標簽使用正誤之爭。主流文化形式的靠近,使亞文化群體產生某種程度的排斥情緒,有些時候,這種情緒還很強烈。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以興趣為主打招牌的LOFTER上?,F(xiàn)在,亞文化儼然成為提高大眾流量的突破口,但是這些小眾文化群體的未來依然是未知數(shù)。如何在傳播主流價值觀的同時,保留自己的個性與獨立性,是所有亞文化圈層與創(chuàng)作平臺需要思考的問題。
網絡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自由、便利的生活空間。LOFTER(樂乎)是一款輕博客產品,是為亞文化群體服務的一個平臺,這里聚集了一群有著不同愛好的年輕人。盡管如今信息爆炸,新鮮事物應接不暇,但是他們依然有著對自己喜好的清醒認知與樂觀心態(tài)。在這里,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同伴,看到自己想看的文章和圖片,大家互不干擾、互相理解。舒適的生活、放松的狀態(tài)是許多年輕人的追求。在這里,年輕人能夠享受到網絡時代難得的平靜。
但是,這樣的狀態(tài)能夠持續(xù)多久是未知數(shù),亞文化群體要走的路還很長。大數(shù)據時代,技術與產品不斷更新?lián)Q代,對某類事物的長久熱愛變得越發(fā)困難。沖突與碰撞在所難免。面對困境,正確對待并積極尋找破局之路,是一個人實現(xiàn)更好發(fā)展的關鍵?,F(xiàn)在,LOFTER需要做的是,在追趕技術潮流與堅守原有空間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包容與求同存異是LOFTER(樂乎)成功的關鍵,兼容并蓄才能促進大眾與小眾和諧共生。另外,亞文化群體也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不必充滿敵意,應該理智看待大眾審美的介入。只有雙向理解,兩者才能共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