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梅
(沈陽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遼寧 沈陽 110000)
磷元素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構成物質。人體分泌的乳汁、肌肉組織中,磷都是必須物質,同時人體的DNA、RNA的組成成分也包含磷元素,磷元素有助于保持機體酸堿平衡,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如果人體缺磷,可能會出現(xiàn)肌肉無力、骨骼疼痛、缺乏食欲等癥狀,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xiàn)佝僂病以及軟骨病。所以平時要多食用含磷較高的食物來補充磷,例如牛奶、蝦、魚、雞肉、雞蛋、豆腐、麥片等。磷作為人體的營養(yǎng)元素其檢測尤為必要。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磷的測定試樣前處理方法有濕法消解和干法灰化兩種,那么我們在實驗過程中到底要選擇哪種方法就比較重要了。怎么能快速、及時地進行實驗,選擇好實驗方法,在實驗過程中該注意什么,是實驗準確與否的關鍵。
稱取0.5~5克試樣于凱氏燒瓶中,加入10毫升硝酸、1毫升高氯酸、2毫升硫酸,在電熱爐上消化。
在濕法消解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實驗溫度的控制。其實在實驗過程中,往往由于實驗員經(jīng)驗不足,過于急躁,電熱爐溫度過高,或者稱樣量大,很可能硝酸還沒來得及消化樣品就揮發(fā)掉了,這樣很容易消解不完全,所以在消化分解過程中,溫度不宜過高,一般溫度150℃左右,慢慢小火加熱煮沸至黃煙殆盡。另外,有的樣品根本不能在短時間內用濕法消解完全,比如脂肪含量過高的膨化食品,濕法消解很困難,這對實驗結果影響很大,往往結果偏低。
在濕法消解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硝酸的用量,消解溫度過高,或者樣品難于消解可適當增加硝酸含量,在實驗過程中用的硝酸有可能大于10毫升。
為了保證實驗準確性,在濕法消解的過程中還要設置實驗空白,空白也要加同試樣等量酸。
在濕法消解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在揮發(fā)高氯酸時,溶液如果蒸干,有可能發(fā)生爆炸,最好在黃色硝酸煙揮發(fā)干凈、溶液冷卻后再加入高氯酸,繼續(xù)低溫加熱至高氯酸冒白煙,此時溶液基本無色,冷卻,試樣處理完畢。
干法灰化在電爐上灼燒成碳,溫度不能過高,在碳化過程中避免試樣激烈燃燒是實驗的關鍵,一定不要使試樣在坩堝內燃燒,以防試樣飛濺出坩堝使實驗結果偏低,只要慢慢灼燒成碳即可。
干法灰化在灼燒碳化不完全的情況下,碳化后試樣一定要放涼,再加入幾滴濃硝酸,可以使試樣灰化更加徹底,樣品呈灰白色。但一定要充分蒸干再灰化,以免硝酸在550℃迅速揮發(fā)出硝酸煙,對人造成傷害,也容易試樣飛濺出坩堝,對馬弗爐造成污染,而后再用1+1鹽酸溶解。
除了標準中規(guī)定的方法,現(xiàn)在目前公認最好的前處理方法就是微波消解法,稱取適量試樣0.2~0.5克放入消解罐中,加入適量的混酸(2.5毫升硝酸+2.5毫升硫酸),根據(jù)不同的試樣設定消解溫度和時間,消解完畢取下,冷卻、定容。微波消解法的優(yōu)勢就是安全、高效、準確,不挑試樣,幾乎所有的試樣都可以用微波消解法。而且在消解過程中不用時時監(jiān)督,檢驗員可以去做其他工作。微波消解不完全的試樣再采用濕法消解進行前處理。
我們在前處理食品時怎樣選擇方法呢?根據(jù)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總結如下:濕法消解適用于無機物或液體樣品,比如蔬菜、水果、魚類、肉類、液體乳液、酒、醋、醬油等。干法灰化適用于有機物或水分含量低的樣品,比如糧食、豆類、面包、餅干、乳粉、膨化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