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艷艷
(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蘇 鹽城 224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此次會議為課程思政的建設,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構筑指明了方向。教育工作者基于時代背景,紛紛展開對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的分析,并探究如何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專業(yè)學習的全過程之中,進而開創(chuàng)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xié)同前行、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商務英語是以適應職場生活的語言要求為目的,以商務活動為基礎的語言類課程,例如商務英語口語、外貿英語、商務英語合同、商務英語考試、商務英語談判、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詞匯及商務禮儀等均屬于商務英語課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國際貿易日益頻繁,這自然對高素質的商務英語人才提出了要求。但是,從目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實際效果來看,課程內容主要集中在語言學習層面,對于學生的思想價值引導明顯不足,而這必然會影響學生在未來商務溝通中的表現。針對此,在高校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中,教育工作者應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與判斷中西方文化差異和意識形態(tài)差別,讓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商務英語知識,更能夠運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并在商務溝通中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
課程思政視野下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的推進需要理論與實踐的全面融合,因此,教師應結合課題項目,深入進行理論研究,理順課程思政與商務英語之間的關系,以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1]。結合理論研究,課程思政視野下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的改革需要理順以下四方面關系。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教育教學實踐應該結合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將德育貫穿始終。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回答的問題,因此,在高校商務英語教學實踐中,思政元素應與語言課程內容實現和諧統(tǒng)一。當然,課程思政的建設并不是對商務英語課程“另起爐灶”,而是在當前課程內容基礎上,深入挖掘,整合思政元素,這樣才能找到商務英語課程在實現立德樹人培養(yǎng)目標中的價值。
課堂是落實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優(yōu)化課堂設計則是實現教學熏陶,促使學生實現思想政治素養(yǎng)構建的重要途徑。在商務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強調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課程中的延伸,并通過專業(yè)研究,構建商務英語課程基礎;結合教材、教案、講義、講壇等載體,在課堂上為學生呈現生動案例,促使學生將社會生活與課堂教學相融合,強化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的思想政治理念的發(fā)展提供豐富的資料與良好的載體。
教材是教書育人的載體,也是在商務英語專業(yè)構建課程思政的依托。在高校商務英語教學實踐中,商務英語口語、外貿英語、商務英語合同、商務英語考試、商務英語談判、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詞匯及商務禮儀等教材內容既包含專業(yè)知識,也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而教育工作者應深入挖掘、探析教材理論內容,拓展商務英語教學范圍,將教材作為實現課程思政的重要載體,并探索完善教材內容,優(yōu)化課程思政結構的方法,奠定商務英語思政教學基礎。
古語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币恢币詠?,教師在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中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新時代,教師不應僅僅是一名“教書匠”,更應該成為塑造靈魂、塑造生命的人?;诖?,在課程思政視野下,高校商務英語教師應理順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與學生發(fā)展的關系,一方面加強自身建設,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另一方面也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在教學相長中構建學術共同體,并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支持。
大學階段是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課程思政視野下,教育工作者應立足商務英語課程內容,將思政教育融入到課程目標構建中來,倡導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國主義精神,強調基于內省與反思基礎上的篤信和理論自覺基礎上的實踐自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增強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2]。鼓勵學生在專業(yè)知識學習之余,養(yǎng)成勤鍛煉、有情趣、愛勞動的生活取向,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活力,將學生培養(yǎng)成品德高尚、專業(yè)過硬、體魄強健、審美高雅、熱愛勞動的新時代青年。例如,在Doing Business in China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結合商務對話情境,針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優(yōu)化目標體系,要求學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也能夠理解賞析中國文化精粹,并在分組討論中對比中西文化,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實現語言學習與品德陶冶的和諧統(tǒng)一。
在商務英語課程中融入德育教育,需要從新的視角對英語課程中的德育元素進行挖掘,以豐富課程內容,推動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诖耍處熢诮虒W實踐中應加強對課程體系的細分,例如通過商務英語中誠信、金錢、時間、合作等主題的討論,促使學生在聽、說、讀、寫訓練中對經濟生活形成更加深入的思考,進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貼合實際,基于學生的當前與未來發(fā)展挖掘德育元素,例如針對大學生畢業(yè)、就業(yè)、擇業(yè)、深造等話題,對商務英語課程進行構建,結合實際案例指明學生在未來發(fā)展中的方向,避免機械的灌輸與說教,讓學生在思考當下、展望未來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
為了將思想政治教育“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商務英語課程的教學中來,教師應在課程思政理念指導下加強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設計,以調動學生的課程參與積極性。常見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涉外函電”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在課前五分鐘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境中學生根據實際案例闡發(fā)自己的觀點,教師引導其他學生發(fā)表看法,訓練學生有條理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根據導學提綱和函電中的關鍵詞,引導學生復述課程內容,并結合key words在實際中的運用促使學生實現知識的吸收內化;根據學生的學習過程啟發(fā)學生探究涉外函電的主要報答結構,通過函電內容對商務合作中的交流語言進行介紹,并分析西方文化背景,增強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設計相關話題,組織相關小組進行項目驅動學習,并在課堂上分享成果,幫助所有學生進行商務英語積累,并思考不同語言表達背后的文化信息;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發(fā)表對函電語言表達方式的看法,訓練批判性思維,結合對外商務案例引導學生的規(guī)整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在文化差異中提升思想政治素養(yǎng)。
采用線上教學方法,滲透思政教育理念。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現代教育技術為教師個人人格、國家人文情懷、優(yōu)秀傳統(tǒng)思想文化在課程中的滲透與融合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平臺。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實現知識的與情感的滲透,而學生也能夠利用項目驅動、產出驅動、興趣驅動實現對知識的內化與創(chuàng)新,實現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構建[3]。例如,在商務談判教學中,教師設計教學目標,即學生分組演練復習鞏固商務會議、電話聯(lián)系、商務考察、復印機使用等技能;在實踐演練中,則以修建室內體育館為背景,組織學生模擬主方與客方進行談判,即12 名學生分為四組,兩組為主,兩組為對方會晤內容進行談判,最后結合實踐分角色撰寫電子郵件和商務報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線上指導,滲透商務談判中的禮儀,滲透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差異,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完成對情感價值的塑造。
采用體驗認知法,促使學生在體驗中提升思想政治素養(yǎng)。在對外商務工作中,強大的利益誘惑會讓一些人突破底線,做出違背道德、違背法律的事情。因此,在商務英語的課程思政構建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驗商務溝通過程,以滲透傳播愛國情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抵御外界侵蝕的能力。例如,在跨境電商情境下,教師結合商務英語課程要求,為學生設計體驗任務,在講解關鍵詞匯、重要句型的同時,做好對跨境商務背景的補充,同時通過自身經驗,在意象圖式的引導下,啟動、激活和鞏固商務英語討論主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體驗氛圍中建構知識體系,理解跨境商務談判的過程。同時,在誠信經營、依法經營以及跨文化交流等角度滲透思政理念,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直以來,結合課程內容構建量化標準,并利用調查問卷、統(tǒng)計分析等方法對學生的專業(yè)學習情況進行量化分析,是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在課程思政視野下,這種量化導向的評價方式自然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針對此,在商務英語專業(yè)構建中,教育工作者應加強課程體系建設,為學生的思政發(fā)展設計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具體來講,在商務英語思政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應將學生的認知、情感、價值觀等內容融入到評價體系中來,堅持人文性、多元性的評價原則,將量化評價與主觀效度檢驗結合起來,針對學生的商務英語學習效果、學習過程構建動態(tài)評價體系,形成更加精細的、更能夠反應學生成長過程的指標,以推動立德樹人在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中的融合。
在課程思政視野下,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作為立德樹人的實踐者需要在知識層面與思想價值層面實現對學生的綜合性培養(yǎng),進而提升課程思政的實踐效果[4]。高校對商務英語教師的培養(yǎng)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學校在教師入職后,應組織集體學習,內容包括商務英語知識、職業(yè)道德,以及當前的教育教學方針、政策等。結合商務英語課程內容構建“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并提供課程資源,促使教師自主學習,挖掘商務英語課程中的德育元素,探究協(xié)同育人方式。加強專項培訓,利用集中報告、青年沙龍、專題調研、現場教學等環(huán)節(jié)增加教師的實踐鍛煉機會,促進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
尤其是針對青年教師,應結合商務英語課程試講、備課等環(huán)節(jié)檢驗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確保課程思政的有效落實。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到校講學。通過線上交流拓寬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把握當前課程思政構建情況,促進教師的自我轉型。結合當前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背景,圍繞課程思政確定教師素質培養(yǎng)策略,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目前,課程思政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的構建依然處于起步階段,教學實踐需要理論的全方面支持。針對此,學校應結合課題項目,組織教師展開科研工作,利用學科平臺引導教師組建科研團隊,在濃厚的科研氛圍中積累課程思政實踐經驗,并探索理論依據。積極申報國家級科研課題,借助更高的項目平臺實現自身成長。推動校企合作,利用與外貿企業(yè)合作,促使教師更加深入全面地感受商務英語運用環(huán)境,進而調整課程思政的理論研究方向。
總之,基于“大思政”育人格局,高校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應針對課程思政進行構建與完善,即深入理論分析,理順課程思政與專業(yè)課程之間的關系;完善課程體系,圍繞課程思政構建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加強教師隊伍培養(yǎng),提升落實課程思政的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加強思想道德、情感價值、政治素養(yǎng)、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中得到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