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華
(河北省威縣教育局教研室,河北 威縣 054700)
文體意識指的是人們在文本寫作和欣賞中,對不同文體模式的自覺理解、熟練把握和獨特感受,是對讀寫實踐的一種能動的再認識。這意味著要想將文體意識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應該將其與文本閱讀實踐聯系到一起,借助文體鮮明的閱讀文本,來培養(yǎng)學生的文體意識,并在這一過程中促進學生閱讀技能和寫作能力的雙向提升。為了達到這一文體意識滲透目標,教師應該重視對日常教學精準程度的提高,以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以下便是對此的一些看法與實踐。
文體的多樣性意味著閱讀的方法會產生一定的差異性。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他們的文體意識較弱,很難對不同的文體進行自覺的理解,更無法根據某種問題模式來實現自身作品的構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準確的定位,讓學生明確文體意識的基本要求,并從這一基礎出發(fā)進行滲透教學,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文體意識。文體意識與文本閱讀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教師要借助文體鮮明的教材來進行文體意識的滲透。同時,為了加強學生對各個文體的了解,教師還應該對文體進行準確的定位,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學文體的基本要求,使學生在明確而具體的閱讀中去提高自身的文體意識,從而幫助學生在寫作中更好地實現特定的寫作意圖和審美理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文體意識的滲透,主要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與之相應的解讀方式和基本取向,并在寫作中能夠從諸多文體中抽象出適合表達主題思想的文體形式?;谝陨蟽热?,教師在教學中務必要將重點放在對問題基本特征的關注上,要讓學生明白不同文體所特有的表現方式,使學生了解不同文體所具有的精妙之處,從而使學生在閱讀中深化這一基本認識,形成正確的文體意識觀念。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在補足自身課程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與特征,并與學生一起探討文體的相關知識,從而掌握閱讀方法。由此可見,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將重點放在內容與知識的理解上,還應該細化文體研究,促進文體意識的有效滲透。
文體是一種鮮活的存在方式,不同文體有著不同的特點,所以在對其進行滲透的過程中也應該進行適當的分類,讓學生有區(qū)別性地對文體進行感知、領悟、實踐,從而實現一針見血,滲透人心。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面對諸多文章,應該第一時間對其文體進行分類,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的過程中學會關注文章本身,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在循序漸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體意識。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不同文體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將文體意識滲透到教學中。
不同的文體自然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適當地對其進行分類有助于在教學中滲透文體意識。在教授《明天要遠足》和《端午粽》兩篇文章時,由于第一篇為詩歌,第二篇為記敘文,考慮到二者在文體特點上有著很大的差異性,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講《明天要遠足》時,要主要以范讀的形式要求學生注意句子的語氣變化,使學生體驗到去遠足之前的那種興奮、期待、急切與向往的心情,并在課堂后半階段開展了一場演講比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在講《端午粽》時,應主要將重點放在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主觀感受上,讓學生在初讀和細讀中對端午這一節(jié)日有了深刻的認識,并了解到了節(jié)日的由來以及該記敘文的含義。顯然,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文體本身的特點有著很大的關系,而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會直接作用于學生,給予學生不同的學習感觸,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體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文體意識,就不能忽視學生對文體規(guī)律的掌握。只有掌握了文體的規(guī)律,學生才能輕松閱讀不同的文體。因此,教師首先要對各文體的規(guī)律有一定的認識,并根據文體特征、學生心理特征、學生知識儲備等基本情況提前制定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并將文體意識滲透其中。考慮到文體規(guī)律的抽象性,教師可以對文體展開應用研究,帶學生從實踐應用中去發(fā)現不同文體的規(guī)律性,并在相互合作和討論中進行簡單的總結。如此一來,學生在遇到相同的文體時便能夠進行自主代入,這對于學生文體意識的培養(yǎng)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文體意識并不是單純的文體知識,它是讀者對不同文體模式的自覺理解、熟練把握和獨特感受。所以要想滲透文體意識滋養(yǎng),實現學生文體意識的內化,教師在教學中就不能忽視對文體知識的拓展和鞏固。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文本知識,還應該拓寬視野,為學生選擇更多閱讀材料,實現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感悟,有效滋養(yǎng)學生的文體意識。在拓展知識視野的同時,教師還應在這一基礎上對其進行鞏固??紤]到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可以在鞏固的過程中選擇一些趣味性的游戲或者活動,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體驗,進而有效促進學生文體意識的鞏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進步。
綜上所述,文體意識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和思維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作為當代教師,理應在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基礎上重視對小學生文體意識的培養(yǎng),以全面提高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效率和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進步。